•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谈修身养性)(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谈修身养性)(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2.77 4.0折 32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重庆

ISBN9787229067083

出版时间2013-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2元

货号1200776669

上书时间2024-05-25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谈修身养性)(精)》是一部季羡林先生关于修身养性、培养心智的著作,由季羡林研究所精心选编,季羡林得意弟子蔡德贵教授、钱文忠教授联袂推荐。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和谆谆教诲,饱含长者的生活智慧。
市面唯一关于季羡林谈道德品质、人格修养的文集;分别以修养、品质、心态和爱国为主题,纲领分明,风格统一,可谓当代中国人最需要的素质教育读本;“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从季老的修身经验中获取指导个人生活的智慧,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高素质的人、好心态的人。

目录
编者的话
第一辑 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关于修养
老少之间/003 
容忍/006 
三思而行/009 
漫谈消费/011 
牵就与适应/016 
一寸光阴不可轻/019 
做人与处世/022 
修养与实践/024 
希望21世纪家庭更美好/029 
老年十忌/032 
谈礼貌/049 
反躬自省/051 
满招损,谦受益/060 
老年四“得”/063 
难得糊涂/066 
从小康谈起/069 
同胞们说话声音放低一点/072
第二辑 有所为,有所不为——关于品质 
尊师重道/077 
漫谈撒谎/079 
趋炎附势/083 
谦虚与虚伪/085 
我们为什么有时候应当说谎/088 
道德问题/090 
谈孝/093 
坏人/095 
论说假话/097 
有为有不为/099 
漫谈伦理道德/102 
慈善是道德的积累/112 
公德(一)/115 
公德(二)/119 
公德(三)/121 
公德(四)/124 
寅恪先生二三事/126 
漫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134

第三辑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关于心态 
赞“代沟”/139 
忘/143 
傻瓜/148 
世态炎凉/150 
毁誉/153 
长寿之道/156 
缘分与命运/159
论压力/162 
不完满才是人生/164 
走运与倒霉/167 
长生不老/169 
我的座右铭/171 
知足知不足/173 
隔膜/177 
论“据理力争”/180 
糊涂一点,潇洒一点/184 
死的浮想/187 
辞国学大师、辞学界(术)泰斗、辞“国宝”/190 
三进宫/194 
笑着走/204

第四辑 原生生世世为中国人——关于爱国 
寻根漫谈/209 
陈寅恪先生的爱国主义/211 
谈中国精神/220 
我和北大/224 
中国的民族性/230 
漫谈出国/233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236 
爱国与奉献/246 
再谈爱国主义/249

内容摘要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谈修身养性》是季羡林先生关于修养与道德的杂文或随笔选编,全书共分四辑,分别以修养、品质、心态和爱国为主题。
第一辑以“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为题,辑录了季先生关于个人修养、人文素质、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文章;第二辑以“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集中谈道德与品质的文章,表达季先生对于伦理道德,意志品质和未来教育的看法;第三辑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为题,展现了季老对人间的世态炎凉、人生的毁誉祸福、个人的生死穷通的豁达心态;第四辑“愿生生世世为中国人”,季老稽古论今,援引时贤,漫谈中国精神,传统文化与国人民族性,对何谓真正的爱国,怎样才能称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真正的知识分子应持有何种“爱国主义”。
终其一生,季羡林先生勤于修身养性,保持内在平和,为人处事、工作生活无不豁达得体。提起季老
的品德修行,常常让人想起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读罢《中流自在心》,读者会有真切的感受:季羡林先生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不只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人品与道德。
读者能够从《中流自在心(季羡林谈修身养性)(精)》所选文章中,领会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和谆谆教诲,获得指导个人生活的智慧,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高素质的人、好心态的人,受尊敬的人。

精彩内容
 我已经在本栏写过谈老年的文章,意犹未尽,再写“十忌”。
忌,就是禁忌,指不应该做的事情。人的一生,都有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共性。老年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有一些独特的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是特性,老年禁忌不一定有十个。
我因受传统的“十全大补”、“某某十景”之类的“十”字迷的影响,姑先定为十个。将来或多或少,现在还说不准。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一忌:说话太多。说话,除了哑巴以外,是每人每天必有的行动。有的人喜欢说话,有的人不喜欢,这决定于一个人的秉性,不能强求一律。我在这里讲忌说话太多,并没有“祸从口出”或“金人三缄其口”的涵义。说话惹祸,不在话多话少,有时候,一句话就能惹大祸。口舌惹祸,也不限于老年人,中年和青年都可能由此致祸。
我先举几个例子。
某大学有一位老教授,道德文章,有口皆碑。虽年逾耄耋,而思维敏锐,说话极有条理。不足之处是:一旦开口,就如悬河泄水,滔滔不绝;又如开了闸,再也关不住,水不断涌出。在那个大学里流传着一个传说:在学校召开的会上,某老一开
口发言,有的人就退席回家吃饭,饭后再回到会场,某老谈兴正浓。据说有一次博士生答辩会,规定开会时间为两个半小时,某老参
加,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这个会会是什么结果,答辩委员会的主席会有什么想法和措施,他会怎样抓耳挠腮,坐立不安,概可想见
了。
另一个例子是一位著名的敦煌画家。他年轻的时候,头脑清楚,并不喜欢说话。一进人老境,脾气大变,也许还有点老年痴呆症的原因,说话既多又不清楚。有一年,在北京国家图书馆新建的大礼堂中召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的年会,开幕式必须请此老讲话。我们都知道他有这个毛病,预先请他夫人准备了一个发言稿,简捷而扼要,塞入他的外衣口袋里,再三叮嘱他,念完就退席。
然而,他一登上主席台就把此事忘得一干二净,摆开
架子,开口讲话,听口气是想从开天辟地讲起,如果讲到那一天的会议,中间至少有3000年的距离,主席有点沉不住气了。我们连忙采取紧急措施,把他夫人请上台,从他口袋里掏出发言稿,让他照念,然后下台如仪,会议才得以顺利进行。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来,我不再举了。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不是每一个老人都有这个小毛病,有的人就没有。我说它是“小毛病”,其实并不小。试问,我上面举出的开会的例子,难道那还不会制造极为尴尬的局面吗?当然,话又说了回来,爱说长话的人并不限于老年,中青年都有,不过以老年为多而已。因此,我编了四句话,奉献给老人:年老之人,血气已衰;煞车失灵,戒之在说。
二忌:倚老卖老。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中国政治生活还比较(我只说是“比较”)正常的时候,周恩来招待外宾后,有时候会把参加招待的中国同志在外宾走后留下来,谈一谈招待中有什么问题或纰漏,有点总结经验的意味。这时候刚才外宾在时严肃的场面一变而为轻松活泼,大家都争着发言,谈笑风生,有时候一直谈到深夜。
有一次,总理发言时使用了中国常见的“倚老卖老”这个词儿。翻译一时有点迟疑,不知道怎样恰如其分地译成英文。总理注意到了,于是在客人走后就留下中国同志,议论如
何翻译好这个词儿。大家七嘴八舌,最终也没能得出满意的结论。我现在查了两部《汉英词典》,都把这个词儿译为:Totakeadvantageofone’sseniorityoroldage.意思是利用自己的年老,得到某一些好处,比如脱落形迹之类。我认为基本能令人满意的;但是“达到脱落形迹的目的”,似乎还太狭隘了一点,应该是“达到对自己有利的目的”。P32-3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