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的性格(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亲密之道)
  • 爱的性格(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亲密之道)
  • 爱的性格(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亲密之道)
  • 爱的性格(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亲密之道)
  • 爱的性格(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亲密之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爱的性格(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亲密之道)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25.17 5.6折 45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马蒂·奥尔森·兰尼//迈克尔·兰尼|译者:陈谱顺//张宇

出版社机械工业

ISBN9787111575054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3914567

上书时间2024-05-19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亲密关系中,不仅内向加外向的组合需要这本书,只要两人存在性格冲突,你都需要这本书里的心理学建议和解决方案。马蒂·奥尔森·兰尼著的《爱的性格(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亲密之道)》中读者将了解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亲密障碍:应对压力时态度不同,带来决策冲突;应对社交时态度不同,带来行动冲突;应对信息时态度不同,带来沟通冲突;这些不同,造成了内向者和外向者在亲密关系中的困惑和矛盾,有时甚至相互制衡,影响各自的成长。

作者简介
迈克尔L.兰尼,工商管理硕士,注册会计师,持有MBTI测试(全球最著名的性格测试之一)资格证。现为企业顾问,为企业提供发展战略咨询、制定战略计划,并为董事会提供各种咨询服务。性格外向。

目录
引言  分内向、外向的不止肚脐眼儿
第1章  “异性”相吸时:你是外向性格还是内向性格
  “异性”可相吸
  适应性强的性格
  了解自己及伴侣
  互相扶持
  如何区分内外向性格
  最佳状态点
  新奇的步法
第2章  人人生而不同:外向型人格和内向型人格的硬接线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灰质
  大脑分层
  性格分类
  内向型人格和外向型人格的硬接线
  大脑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行为
  你的大脑紧张了吗
第3章  夫妻组合:随着音乐舞动
  差异至关重要
  传统的“华尔兹”组合:女方内向,男方外向
  探戈的游戏:外向的女性和内向的男性
  跳恰恰舞步的同性伴侣
  性格相同的夫妻
  练习:学习新舞步——探戈,行动起来吧
第4章  学习彼此的说话之道:了解内向者与外向者的语言
  关注代沟
  以他人之观看世界
  外向者和内向者的沟通优势
  良好沟通的障碍
  双语者
第5章  去还是留: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传言
  社会需求
  社交技能
  评估电池水平
  检查自身内部的社会指标
  合理安排社交活动
  付出真爱
第6章  枕边密谈:共创亲密关系
  亲密是什么
  清除障碍,走向亲密
  爱情催化剂
  不同的人,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
  用爱暖心
  爱的本质:性
  引发情绪的电影和书籍
第7章  重获平衡和充电:增加电池量
  压力对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影响
  大脑能量获取和流失
  在能量钢丝上保持平衡
第8章  不断改变自我:适应生活
  适应生命中的变化
  应对变化
  生活的三个秘密
  此刻的恩赐
  伸出援手,实现蜕变
  “变化-成长”循环模式
  转折点
  改变需要支持
  扫除心理障碍
  应对变化
  四条准则
第9章  艰难的抉择:因碰撞而产生火花
  冲突影响整个大脑
  建立合作关系
  感情升温的诀窍
第10章  发挥你的优势:团结起来共同面对
  朝九晚五
  育儿伴侣
  享受运动
  温暖大脑和心灵
  一起玩乐
  但愿你一切都好
参考文献
致谢 

内容摘要
 马蒂·奥尔森·兰尼著的《爱的性格(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亲密之道)》是关于性格和亲密关系的解惑书。作者根据其20年的研究成果,以及她和丈夫40余年的幸福婚姻心得,针对亲密关系的类主要问题,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角度提出了建议,并配有生动有趣的练习,还开出了一份多达44部的电影推荐列表。

精彩内容
 “异性”相吸时你是外向性格还是内向性格
如果我们现在不能解决彼此的差异,至少我们可以让世界对多样性多些包容。
——约翰·肯尼迪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内向性”(“introversion”)和“外向性”(“extroversion”)这两个术语(虽然他把后者拼成了“extraversion”),他认为了解这些性格对于我们理解人际关系至关重要(Liberty,2002)。荣格认为性格差异就像化学物质:混合之时,两者都改变了。当然,在混合的过程中,它们要么像牛奶和巧克力一样,能够轻松地融合在一起;要么就像油和水一样,看似在一起,实际上却是互相分离;更有甚者,有些物质在结合的过程中还会引发爆炸。性格相反的人可以学着欣赏彼此、改变彼此和提升彼此,当然,他们也可能会在愤怒、争斗和被拒时引发战争。在这一章中,我们会研究性格的进化过程、内外向性格
的起源以及不同性格之人互相吸引的原因。
“异性”可相吸为何性格截然相反的两者会互相吸引呢?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原因之一是因为性格差异之人相结合可以丰富我们的基因库,若一方拥有我们所不具备的基因优势,我们能用敏锐的嗅觉找到它,与之相结合便可以增加我们作为一个物种的生存机会。其实通过“嗅觉”寻找人生伴侣的说法并非全是玩笑话,实际上,我们真的能够“嗅”出对象的免疫系统(slater,2006),如果对方的免疫系统有异于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爱就开始萌生了。如果免疫系统不同的两方结合,孕育了孩子,那么其免疫系统的结合就会增加孩子存活的机会。性格迥异的两者之所以能够结合的另一原因是因为彼此能够学习来自不同背景或拥有不同能力的双方所带来的新技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
个原因是与“外人”相结合让我们得以去欣赏且学会与我们不相关的人相处,这对于我们而言是有益的,因为我们必须不断地成长,同时去扩展自我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世界。
近25个世纪以来,哲学家和科学家不断地将人及人类的行为分门别类。从最早的时候开始,试图描述人类行为的人就注意到了两个主要的模式。其一是善于洞察、长于思考,其二是善于行动、积极活跃。显然,他们很可能有所发现,因为内向、外向性格所能提供的数据与各个方面的性格研究都有最为有说服力的相关,例如思维和感觉(Johnson,WiebeandGold,1999)。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这些术语是由卡尔·荣格所提出并推广的。荣格对人的性格模式很感兴趣,并试着去理解他的两位同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观点和行事方式上的巨大差异,以此来了解那些与“外人”结合之人。他观察到弗洛伊德注重适应外面的世界,他称之为“外向者”,相反,阿德勒专注于内部世界,他称之为“内向者”。荣格认为造成他们观念差异的原因在于每个人的基本性格和取向,同时,他也认为这两种不同的性格都是有益且健康的。
后来,阿德勒和荣格因和弗洛伊德持有不同的理论观点而分道扬镳了(几乎每个和弗洛伊德一起工作过的人后来都和他产生了分歧)。弗洛伊德对荣格很失望,因为他本来希望荣格能当他的接班人,继续完善他的理论,但是,荣格却违背了他的意愿,发展了自己的理论。在得知阿德勒和荣格都属于内向型人格
之后,弗洛伊德倍感愤怒,从那之后,他就开始有意贬低内向型人格。他形容内向型人格是神经质和专注于自我的,宣称只有外向型人格才是健康的思想。不幸的是,因个人冲突而产生的对内向性格的负面看法及对外向性格的推崇至今仍广为流行。(P12-1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