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法战争:德意志帝国建立
  • 普法战争:德意志帝国建立
  • 普法战争:德意志帝国建立
  • 普法战争:德意志帝国建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普法战争:德意志帝国建立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60.98 3.4折 17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昆廷·巴里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

ISBN9787513939751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79.8元

货号31730324

上书时间2024-04-23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昆廷·巴里,生活于苏塞克斯郡。他在自己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着对于军事及海军史的浓厚兴趣,对于1848—1871年间的历史(尤其是三场德意志统一战争史)有着相当程度的研究,迄今已出版十余部著作。
译者:王骏恺,上海人,军事史爱好者,主攻方向为15—19世纪世界史,已出版译作《俾斯麦战争中的普鲁士军队:1860—1867》《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
汪枫,安徽人,历史学硕士,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周边国家对华关系档案收集及历史研究”,著有《北欧雄狮:古斯塔夫二世传》《南美大陆的战火:三国同盟战争》等,译有《决胜波罗的海:瑞典帝国百年战史:1611—1721》。

目录
第一章  通往巴黎之路
第二章  围攻
第三章  战至最后
第四章  “我们房子的钥匙”
第五章  舍维伊
第六章  奥尔良沦陷
第七章  梅斯
第八章  库尔米耶
第九章  分遣军的行进
第十章  施托施
第十一章  死亡或胜利
第十二章  韦尔德
第十三章  博讷拉罗朗德
第十四章  卢瓦尼—普普里
第十五章  第二次奥尔良战役
第十六章  亚眠
第十七章  博让西
第十八章  第戎和贝尔福
第十九章  阿吕埃河战役
第二十章  老毛奇在凡尔赛
第二十一章  勒布尔歇和阿夫隆山
第二十二章  勒芒大作战
第二十三章  利萨因河
第二十四章  巴波姆与佩罗讷
第二十五章  轰炸巴黎
第二十六章  圣康坦
第二十七章  停战
第二十八章  一个集团军的悲剧
第二十九章  和平
第三十章  作为军事指挥官的老毛奇

附录一  法第13军战斗序列(1870年9月中旬)
附录二  法第14军战斗序列(1870年8月31日)
附录三  普第3集团军及马斯河集团军的兵力(1870年10月31日)
附录四  法第15军战斗序列(1870年10月12日)
附录五  普第14军战斗序列(1870年10月初)
附录六  普第4预备师战斗序列(1870年10月初)
附录七  法第16军战斗序列(时间约为1870年11月中旬)
附录八  普第2集团军战斗序列(1870年11月15日)
附录九  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所指挥分遣军的战斗序列(1870年11月15日)
附录十  法第17军战斗序列(1870年11月末)
附录十一   法第18军战斗序列(1870年12月初)
附录十二  法第20军战斗序列(1870年11月末)
附录十三  普第3集团军战斗序列(1870年11月30日)
附录十四  普马斯河集团军战斗序列(1870年11月30日)
附录十五  法第2巴黎集团军战斗序列(1870年11月8日)
附录十六  普第1集团军战斗序列(1870年11月15日)
附录十七  法第21军战斗序列
附录十八  法北方集团军战斗序列(1870年12月23日)
附录十九  法第25军战斗序列(1871年1月末)
附录二十  法第19军战斗序列(1871年1月末)
附录二十一  法东方集团军战斗序列(1871年1月伊始)
附录二十二  普军进攻巴黎的炮兵及工程兵人事表
附录二十三  普南方集团军战斗序列

内容摘要
内容简介本卷主要讲述的是普法战争第二阶段,即老毛奇率领军队与法兰西国防政府继续作战。德军包围巴黎后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逐步夺取斯特拉斯堡、梅斯等关键城市,并在不同地区对抗敌卢瓦尔河集团军、北方集团军、东方集团军,以及分布各地的法兰西自由射手(由此发生了一系列战役)。
到战争末尾阶段,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镜厅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统一的德意志国家宣告建立。随后不久,德意志一方击败法兰西国防政府,取得战争胜利,普法战争结束。

精彩内容
文摘老毛奇从战争伊始便对他的敌人进行持续不断的追击,这为他最终击败一个欧陆强权(法兰西第二帝国),实现欧洲军事史上最为迅速且最令人震惊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在色当战役的收尾阶段,老毛奇毫不犹豫地抓住机会——哪怕这几个机会在其他情形下都会是站不住脚的。投降后,迪克罗曾在与布卢门塔尔的一次会面过程中评论称,德意志人在9月1日之前一小段时间里的举动极其鲁莽。“鲁莽?不!”布卢门塔尔对此答复道,“应该说是大胆。但在战争期间,您也知道的,将军,一方就必须按照另一方的士气状态来采取相应行动。当时的我们知道您已经遭受重创,因此我们可以非常大胆地行事。”这场战争第二阶段(色当会战结束后)的持续时间、战争烈度,以及敌人组建新的集团军以威胁老毛奇那过度分散的兵力的能力,出乎了老毛奇的意料,就像出乎其他所有人的意料一样。老毛奇的军事声誉是凭借普军在先前两次德意志统一战争(第二次普丹战争与普奥战争),以及普法战争第一阶段中挫败了多个正统派对手的辉煌胜利稳步确立起来的。他对(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后突然诞生的)国防政府所造成的全新问题的回应,首先展现出的就是他在全面指挥进行一场非常现代化的战争上,堪称至高无上的管理能力。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及冷静的战略眼光而不是军事才华的时期,其他人也都未曾做到像他这么好。在这一时期,他手下几个集团军的一部分胜利完全是靠普鲁士军人的纪律与勇气而实现的——他们常常会从一些基本没有胜算的处境与位置上胜出。老毛奇知道,自己可以完全放心地仰仗他们;此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还可以依赖那些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人(普鲁士总参谋部参谋军官)所拥有的坚定如一且始终可靠的判断,并将处理战场上的几支法国集团军的责任托付给他们。
法国人在色当会战之后的恢复程度超出几乎所有人的意料。沙隆集团军投降后,梅斯及巴黎以外的整个法国境内仅剩下约4万人的常备部队;此外还有差不多相同数量的流动国民卫队及国民卫队成员。在这些常备军当中,骑兵不足6000人,炮兵拥有的火炮不超过100门。但就是在这之后的短短五个月时间里,国防政府竟成功召集并武装起一支规模超过60万人的生力军。当然,(仓促成军的)他们在训练上并不如人们期望的那般全面。可就算如此,许多新成立的部队在这一年秋冬季的战斗中,还是做出了英勇且出色的表现。通常情况下,他们能得到新成立的炮兵部队的有力支援:新的法军炮兵装备着总共超过1400门、口径不一的各型火炮,在个别情况下还能做出一些精彩表现。然而,组建并训练新的骑兵部队要困难得多,因为这一过程必然会耗费更长时间。因此,以费代尔布的北方集团军为例,(进入战争第二阶段的)法军几乎没有任何堪用的骑乘部队可供其调遣。但哪怕这样,法国人还是临时招募了3万余人的骑兵部队,并将其投入战斗中。
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法国人在战争第二阶段的绝大多数主要战役中享有明显的数量优势。然而,即便每一个幸运的机会都已经朝他们(法国人)的方向倾斜,国防政府的各个集团军也注定不可能战胜德意志人这几个集团军以及他们的领导者。尽管如此,法国人在战争第二阶段付出的战争努力所造就的力量,还是迫使老毛奇与他麾下各个集团军做出空前巨大的努力才最终战胜敌人。
在战争这一阶段,有一些人得到老毛奇的特别信任,如戈本、施托施、弗兰泽基、布卢门塔尔,以及绝大部分时间里的曼陀菲尔。他们都被老毛奇赋予了相当程度的自由裁量权,并且很少让后者失望。然而,另外一些被老毛奇下放重大责任的人,就并不是总能让他感到满意了。腓特烈·卡尔亲王、施蒂勒、(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克伦斯基、韦尔德等人都曾不时地让老毛奇感到极为失望——他们会定期收到来自凡尔赛方面的明确指示,而这些指示的内容常常是催促他们加快速度,继续从事他们当前正在实施的行动。对于老毛奇来说,在个别场合下,就连他一贯的冷静与分析判断也会被不耐烦所取代;有时,这种不耐烦的形成原因并不完全是正当的。比方说,总参谋长从未给予韦尔德充分的信任,因为后者需要以完全不足的兵力来处理过于广泛的责任,竭力对抗着一个自身力量在不断壮大的敌人。他(老毛奇)下达的指示又常常会背叛他本人做出的“第14军的管理过于缺乏信心”这一判断。而在另一方面,老毛奇对于第2集团军行动速度的不满是完全有道理的。他对于腓特烈·卡尔亲王的过度谨慎实在是太过熟悉;他试图通过与施蒂勒大量且详细地进行通信,来克服这一问题。施蒂勒负责在巴黎城外进行几场最为重要的战役,老毛奇则是通过两人之间的通信,定期告诉他战略全局的最新情况以及自己(总参谋长)打算采取的措施。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