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耐久性载荷分析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71.42
5.6折
¥
128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李旭东,田程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726494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1202903553
上书时间2024-12-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李旭东,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中汽中心学科带头人(汽车可靠性试验评价技术方向),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兼职研究生导师。
田程,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学科带头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可靠性分委会委员。长期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机构耐久性仿真、测试及评价工作,对于车辆耐久性载荷谱采集方法、整车轴耦合和轮耦合道路模拟台架验证原理及实践方法有较深研究。多年来组织团队为国内外众多企业开展了耐久性研发验证服务工作。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车辆耐久性道路载荷数据分析的统计学基础1
1.1事件的概率1
1.1.1事件1
1.1.2事件的蕴含及相等2
1.1.3事件的互斥和对立2
1.1.4事件的和2
1.1.5事件的积3
1.1.6条件概率3
1.1.7事件的独立性,概率乘法定理3
1.1.8 全概率公式3
1.2随机变量的概念4
1.2.1伪损伤及一些与之相关的等效量5
1.2.2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及重要例子7
1.3多维随机变量(随机向量)10
1.3.1边缘分布10
1.3.2条件概率分布11
1.3.3随机变量的独立性12
1.4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13
1.4.1数学期望(均值)13
1.4.2方差和标准差16
1.4.3协方差与相关系数16
1.4.4总方差公式17
1.5参数估计18
1.5.1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18
1.5.2一种重要的点估计——极大似然估计19
1.5.3区间估计21
1.6假设检验问题概述23
1.6.1拟合优度检验23
1.6.2重要参数检验27
1.7回归分析39
1.7.1一元线性回归40
1.7.2多元线性回归48
1.8相关分析55
1.8.1相关系数56
1.8.2偏相关系数65
1.9方差分析67
1.9.1单因素接近随机化试验的方差分析67
1.9.2多因素接近随机化试验的方差分析70
第2章用双干涉模型进行车辆耐久性工程中诸多不确定度的分析和量化73
2.1双干涉模型73
2.1.1载荷分布73
2.1.2强度分布——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水平的考验74
2.2车辆耐久性工程的核心“距离”Φ75
2.3双干涉模型对于设计工作的指导78
2.3.1设计载荷Ldl的确定78
2.3.2设计工作的任务78
2.4双干涉模型对于试验工作的指导78
2.5更复杂的情况79
第3章基本载荷分析与编辑方法82
3.1基本载荷分析方法82
3.1.1幅值域载荷分析方法82
3.1.2频域载荷分析方法101
3.2载荷编辑方法102
3.2.1时域信号编辑102
3.2.2幅值域信号编辑113
第4章基于名义应力法对结构的疲劳损伤进行分析119
4.1疲劳损伤的过程和背景119
4.2一些基本定义以及S-N曲线119
4.3名义应力法的基本思路122
4.3.1光滑试样影响S-N曲线的若干因素122
4.3.2缺口对于S-N曲线的影响130
4.4工程中实际运用名义应力法的不同策略132
4.5多轴疲劳问题概述133
4.5.1比例加载多轴疲劳问题134
4.5.2非比例加载多轴疲劳问题134
4.5.3多轴疲劳问题中如何处理缺口136
4.6从名义应力法归纳制定台架加速试验方案时所应关注的要点138
第5章台架及强化路面试验规范的制定141
5.1需要统筹考虑载荷分布与强度分布两个方面的情形141
5.1.1排气系统冷端后挂钩及消声筒焊缝台架试验规范的制定141
5.1.2旋转试验台架加速试验案例146
5.1.3单轴电磁振动台加速试验案例150
5.1.4车轮双轴疲劳损伤模型及试验加速158
5.2主要考虑载荷分布的情况175
5.2.1四立柱台架加速试验案例175
5.2.2试验场强化路面试验规范的制定179
参考文献187
内容摘要
车辆耐久性是关乎车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质量属性。由于车辆在客户端的真实使用工况非常复杂,因此,密切贴合用户实际使用工况进行耐久性载荷分析成为提高车辆耐久性的重要方法。本书介绍了车辆耐久性载荷分析中经常使用的、经典统计学中的一些重要结论和方法,道路载荷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并介绍了金属材料与结构高周疲劳损伤和寿命评估的基础理论,以明确构建金属结构疲劳损伤相似性时载荷方面所应注意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案例对车辆耐久性台架试验载荷谱的编制和整车耐久性试验场强化路面规范的编制进行了说明。本书适用于汽车行业从事道路载荷数据分析、车辆耐久性台架试验、整车耐久性强化路面试验和车辆耐久性仿真的相关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汽车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主编推荐
1.车辆耐久性工程的研发是否贴合和关联于目标客户群体的实际使用工况,以及车辆耐久性工程的各个环节之间是否协调、统一,影响车辆的可靠性,关乎车辆的使用安全性。2.对于这一挑战的应对,需要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金属材料和结构的疲劳损伤理论+统计学理论与方法+载荷数据处理能力,本书正是围绕这三方面的内容综合展开的。3. 希望本书的这些内容能够对于车辆耐久性载荷分析工作的合理和有效开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