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米拉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5.38
4.2折
¥
59.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法)保罗·韦纳 著 闫素伟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76751
出版时间2022-07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9.8元
货号1202686050
上书时间2024-12-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保罗·韦纳(Paul Veyne, 1930—),巴黎高师毕业,法兰西公学院荣誉教授,法国当代最出色的希腊—罗马史研究专家之一。主要著作有《古希腊人是否相信他们的神话》、《古罗马的性与权力》、《我们如何书写历史》等,并主编《私人生活史》第一卷《从罗马到拜占庭》。
目录
推荐序 通往罗马世界的入口夏洞奇1
前言15
第一章 沙漠中的财富19
第二章 一座巨大的古代城邦27
第三章 “资本主义者”在当时意味着什么47
第四章 古代的古代65
第五章 臣服于恺撒的巴尔米拉73
第六章 叙利亚的部落,希腊化的城邦79
第七章 挽救帝国87
第八章 巴尔米拉史诗97
第九章 混合的身份121
第十章 与神共进晚餐137
第十一章 巴尔米拉人的宗教145
第十二章 巴尔米拉人像161
结论171
内容摘要
《巴尔米拉:无可替代的珍宝》是第一本对巴尔米拉文化和遗存进行详尽而通俗的介绍的著作。巴尔米拉古城位于叙利亚大马士革东北,是罗马帝国时期中东地区的商贸中心,1980年被列为世界遗产,2015年被极端组织占领并破坏。
当遗迹不再,唯有文字可以重现它往日的辉煌。作为著名的当世古典学家和权威的巴尔米拉研究专家,保罗·韦纳用流畅动人的笔触描绘了这座失落之城的历史与文化,并反思了当前世界所面临的困难与危险。
精彩内容
在这里,我将再次成为历史教授,充当读者时间旅行中的导游。
今天,如果想去巴尔米拉,需要从巴黎乘四个小时的飞机到大马士革(Damas),然后驱车200公里,沿着一条显然完全遵循古代驿道重修的柏油马路行驶。沙漠之旅长达四个小时,一路上,大地干涸且布满碎石,贴地生长的小草稀疏、枯黄而细弱;突然,高大的绿色棕榈树林和雪白的列柱廊群映入眼帘,一个失落世界的伟大遗迹,这是从未让人厌倦的惊喜。到达之后,游客们找不到波德莱尔(Baudelaire)梦想的“古代巴尔米拉遗失的瑰宝”(几乎没有人在这里捡到过宝石或珍宝),而是会看到一座现代化的小镇,有各种旅馆和餐馆供游客选择,丰俭由人。
当游客转过身来背对小镇,目之所及是一系列令人讶异的建筑,很多已经倒塌了(见图2)。方形和圆柱形的白色
石灰石随处可见(整个叙利亚都没有大理石),似乎曾有过一个巨人的孩子以沙漠和棕榈林为背景搭积木玩。1.5公里长的高墙和列柱廊像接受检阅一般鱼贯而立,四处散落着从建筑物上掉落下来的碎石残片。那看起来不像一片遗址,而像正在拆迁的城市。这里没有用罗马混凝土堆砌起来的轮廓不定的建筑造型(在罗马常常是这样),没有穹顶,没有弧线,只有水平和垂直的线条。巨大石块构筑的建筑物,线条与结构逻辑清楚明了,让人从精神上感到舒适满意。参观者会认为,眼前看到的这些建筑结构,足以让人在脑海里以此为依据,复原出本来的建筑物;其结构和可见的形制是一样的,内部和外部也是统一的。
在考古学家整理过的发掘现场,我们看不到任何现代建筑的痕迹。在这里,时间停了下来,不再向前。最让当代参
观者感到吃惊的事物,对古代旅行者而言也很震撼:一座巨大的神庙(今天已被炸毁),以及一条长长的列柱廊,“这些平坦沙漠上的巴尔米拉街道,这些如森林一般的石柱”,已经是荷尔德林(H?lderlin)儿时的梦中之物。与广大的世界通商改变了这个阿拉米的沙漠绿洲,正如贸易让亚得里亚海(Adriatique)上原本污泥遍布、浊水横流的小岛成了威尼斯。列柱廊代表了先锋派的城市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贝尔神庙就是这个沙漠口岸的圣马可(Saint-Marc)。
这座神庙不是一个圣物盒,不是一个神龛,像希腊和罗马的神庙那样。这座神庙有窗户,是贝尔神的住所,而它的
雕像端居于宝座之上,以彰显其万神之首的地位。神庙的四周是一圈长方形的围墙,边长两百多米。从内部看,四边的围墙与一圈柱廊相连(我们可以称之为列柱回廊)。从外部看,那就是一堵死墙,将神庙与外界隔离开来。(和伊斯坦布尔令人称奇的清真寺一样,虽然院子十分宽阔,但还是与城市分隔开来。)围墙和围墙的尺寸都并不罕见:只要空间允许,不管在哪里,人们都喜欢用这样的围墙将神庙围护起来。
列柱回廊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或者是遮阳的设施,它还可以给朝圣的人提供必不可少的宿营之所。商人们在这里售
卖宗教物品,人们买了作为还愿物,供奉给神明。而且据我想象,这里也售卖家禽一类的活物,家境不是太富裕的人可以买来作为供品祭神。在后方的墙上,来朝圣的人们可以在石膏墙面上刻字,证明他们曾到此敬神,或者因为神满足了他们的心愿,他们来表达感激之情。特别是在一年一度的神的节日期间,宽阔的院子里一定挤满人群,摩肩接踵。
是谁投资建设了这一系列的建筑呢?我们不知道。有三个可能的答案: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所取得的利润,众多虔诚的朝圣者的敬神之心,以及罗马的皇室。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资金的来源。比如说,根据当时的习惯做法,某些富有的信徒有可能每人捐了一根柱子。某个皇帝或者贵族也有可能为纪念这个地方归属帝国,以投资的形式向神庙赠送了礼物。又或者,神庙的金库本身也有可能拿出部分财宝用作建设。庙里的神明接受捐赠和遗赠,祭司们可以分到部分牺牲,然后他们再把分给自己的那份供品卖掉,神庙和肉铺是有竞争关系的。也许贝尔神庙还是地区性朝圣的目的地,能够吸引很多从远方来的信徒。如果神庙在周边地区享有盛誉,那它就可以收到人们捐赠或者遗赠的很多不动产,从而获得收益。也有可能神迹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么大。
P29-3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