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轻话平生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7.8
5.8折
¥
4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张友伦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81686
出版时间2020-03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2078276
上书时间2024-11-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张友伦,1931年生,四川成都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1959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留学,归国后执教于南开大学,曾任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兼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1986—1996),现为该研究会顾问。曾先后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堪萨斯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从事访问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共运史和美国史。著有《美国西进运动探要》《当代美国社会运动和美国工人阶级》《美国农业革命》等书。
目录
自序
一 早年生活
当年的成都
祖宅和家世
三个姐姐
幼年和上学
成都会计专科学校
西南文教部
二 留学苏联
选拔与培训
赴苏联途中
列宁格勒大学
艰难的开头
顺利毕业
留学生会
课余生活
艾迪克一家
苏联姑娘
苏联印象
三 南开岁月
等候分配
初到南开
婚姻与家庭
下乡整社
半工半读
参加“四清”
60年代中后期
帮部队写书
美国史研究室
所长任上
郑天挺先生
杨生茂先生
四 赴美访学
接待美国学者
初次赴美
明尼阿波利斯
学术活动
回国
第二次访美
《美国历史杂志》
堪萨斯大学
与美方的合作
五 学术生涯
“外国历史小丛书”
美国史研究
编写《美国历史词典》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治学感悟
为人与养生
附录
附录一 做两代学人之桥梁、立承前启后之功勋
学术经历
学术贡献
学术风格
附录二 张友伦教授著述存目
文章(不含书评、译文和序言)
著作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家张友伦教授的自传体回忆录,由张先生口述,李剑鸣和原祖杰两位教授整理,最后经张先生亲笔修改审定。全书分为“早年生活”“留学苏联”“南开岁月”“赴美访学”“学术生涯”等五部分,涵盖张先生近九十年的人生经历。张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留学苏联,80、90年代几度赴美国访问研究,在国际共运史和美国史两个领域都卓有建树。他的人生道路和学术生涯见证了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兴起和发展,折射出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全书内容丰富,娓娓道来,文风朴实,亲切耐读。
精彩内容
当年的成都
人上了年纪,就不大容易出远门。我已经有好多年没回过成都,不知道现在那里是什么样子,想来一定有日新月异的变化。成都是我的老家,我在那里出生,人生最初有近20年时间,也是在那里度过的。
四川很多人的祖先都是移民,我的祖先也不例外。至于祖先具体来自哪里,我却并不清楚。有一个说法是河北省清河县,还有一个说法是广东省新会县。但家谱里没有记载,也没有人去考证过。我觉得,我们祖先可能在这两个地方都待过,最后落脚在成都。他们来到四川以后,就定居在成都的西郊。在成都西郊,我们家曾有过很大一片地方。
过去的成都有个特点,它是一个由地主烘托起来的城市。城里的居民,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小地主,太大的地主也不住这里。这些中小地主生活很优裕,讲究享受。所以,成都的消费相当发达,商业也很不错,只是没有什么有规模的工业。我记得有一家裕华纱厂,可能是唯一的一家现代工厂。‘以前还有个兵工厂,规模也不小,后来好像倒闭了。在这个兵工厂的旧址上,建了一个学校,就是四川大学的工学院。我曾去过那里,房子修得挺坚固,还有当年兵工厂的模样。
成都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和消费相关的商业非常发达。四川有许多出名的小吃,其中不少就集中在成都。几乎每条大街上都布满了店铺,相当一部分都做餐饮。饭馆,面馆,小吃店,还有各种点心,应有尽有。一个人要是想吃东西,到成都的大街上走一走,就什么都能吃到。
成都的住家也很有特点。一般体面一点的人家,住的地方都叫公馆,而不是叫什么院,叫什么宅。走到那些比较窄的街上,街面不是很繁华热闹,看不见多少门店,几乎都是住家。整条街上,到处可见长长的墙壁,连着一个一个的大门和门洞。我们家住的那条街,叫作西二道街,其实就是从西大街数过来的第二条街。这条街相当安静,全是住户,从这头走到那头,一共有十几家公馆。我记得,这条街上最大的一家公馆,主人是一个姓冯的旅长。那家公馆,从外面看上去非常气派。在成都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他家居然还有一个挺大的林盘。“林盘”是我们成都人的一种叫法,其实就是建有住宅的林地,有树有竹,很大一片,房子隐藏在里面,林木簇拥,绿水环绕,有点园林的格局。我们走到冯公馆附近,从他家墙跟前经过,都会有一种阴凉清爽的感觉;尤其是在夏天,打那儿走过,就好像有一股清风吹过来。其他的公馆稍微小一点,也像是小园林,一个挨一个,走到里面,都感觉挺清幽。
我们家的公馆也是一个大院子,占地不小,在那条街上可以排到前几位。我们家对面也有几家店铺,一个是做鞋的皮匠铺,一个是做衣服的裁缝店。附近也有一些拉黄包车的,挑水的,他们没有店面,只靠给人干活挣点儿钱。有门店的也算是住户,不过房子是租来的。在成都,像我们家住的这种小街,过去到处都是。现在成都挺有名的宽窄巷子,据说就是原来西大街附近的几条老街,经过翻修和改造,变成了旅游观光的胜地。我们家住的西二道街28号院就在那一带,不知道有没有保留下来。
我小时候的活动范围,大体上就是家周围的一些地方。我知道成都有很多名胜古迹,但多数也只是听说过,真正去逛过、玩过的并不多。在现在的川大旁边,有座望江楼,就是个古迹。这座望江楼,是为了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修建的。这个地方我小时候就去过,只是没有进到楼里面。南门外有个华西坝,那个地方没有什么古迹,华西大学就建在那里。这是一所教会大学,它的建筑挺漂亮,东西方的建筑风格融合在一起,像是一大片宫殿,有点古旧的气象。那个坝子并不太大,周围都是农田,中间点缀着这样一些建筑,看上去挺美。大家都愿意去那里玩,特别是到了夏天,成群结队的人去那里乘凉。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