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点烟记/陈舜臣随笔
  • 九点烟记/陈舜臣随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九点烟记/陈舜臣随笔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06 4.0折 4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陈舜臣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14617160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1201876115

上书时间2024-11-2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舜臣,日本著名作家,日籍华人,1924年出生于神户。1961年以《枯草之根》荣获第七届江户川乱步奖,开始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四十多年来始终创作不辍,作品达一百七十多部,写作范围涉及推理小说、历史小说、现代小说、随笔游记等领域。

目录
目录
001  /  烟的行踪
014  /  朝衡小考
027  /  兰陵王
039  /  遗臣
053  /  特立独行之人
064  /  方士的故乡
074  /  五斗米道
086  /  敬神之日
097  /  回族小考
107  /  元号杂谈
119  /  中山王
130  /  水浒外号考
143  /  鉴真与桂林
157  /  到访西安
168  /  故城
179  /  谈对联
191  /  金田抄
201  /  李季氏
212  /  解说

内容摘要
陈舜臣因其《中国的历史》和很多与中国西域有关的著作,当之无愧为日本介绍中国文化的第一人。陈舜臣在执笔创作期间储蓄积累了大量详实的史实,使人们在阅读他的作品的同时还能从中知晓中国历史上的各类轶事和风俗习惯。本书以“中国史十八景”分篇,收录了陈舜臣在对中国历史研究中阐述的有关中日文化交流的十八篇随笔,是一部有着丰富内容和重大启发作用的中日文化论集。其中,第一篇《烟的行踪》中,唐朝李贺所作《梦天》诗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是本书名字的由来。

主编推荐
陈舜臣是日本的著名作家,其不少作品不仅有汉语版,还有英语版、朝鲜语版。因此,陈舜臣的文学不仅属于日本,也属于中国,更具有世界意义。可以相信其文化思想发出的震撼音符,不仅回荡在日本和中国的历史上空,还回荡在世界历史的广阔星空中。陈舜臣之所以钟情于历史小说创作,大概是因为借古人之智慧来阐述自己的历史观点;或是以史抒怀纵论天下;或是以史为鉴展望未来。他在学者式的平缓语调中,提醒现代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政治问题时,仍须有古人诸葛孔明式的战略眼光。

精彩内容
解说
立间祥介

本书收录了关于中国史的18篇随笔,而唐朝李贺所作《梦天》诗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是本书名字的由来。
说起陈舜臣,其最近有大作《中国的历史》和很多与西域有关的著作,当之无愧被称为中国文化介绍第一人,我便是沿着陈氏一流的史观创作了历史小说。陈氏的大作《鸦片战争》于昭和四十二年(1967)10月发行,虽然到现在已经20年,但我依然难以忘怀第一次阅读到这篇作品时的震撼心情。那时,我虽然开始阅读并翻译中国演义体小说(后出),但一口气读完(可能陈氏会生气)那篇《鸦片战争》后,我想“这可能是演义体小说吧”。
“演义体小说”是元末明初根据罗贯中撰写的《三国演义》开端的长篇历史小说。这一类小说的作者大都参照司马迁写《史记》以来历代王朝所编撰的“正史”和众多资料,根据广大民众的技艺并与听众间进行交流、大胆取材创作而成,并借讲解师之口重述历史。陈氏的《鸦片战争》当然并不是这样的形式,他是将浩如烟海的资料作为自家药笼中物的基础,将鸦片战争前后时代的历史活灵活现地重新展现在读者面前。司马迁编撰《史记》时积极采用语言资料,捕捉历史人物某一瞬间的只言片语,从而生动刻画人物形象。陈氏《鸦片战争》所采取的手法与司马迁的写作手法并不相同。继《鸦片战争》后,据我所知,《江水不再流——小说甲午战争》《桃花流水》《青玉狮子香炉》《残系之曲》等作品均在描绘近现代的中国史及中日关系史,而且还有现代语版本。陈氏的工作不仅如此,他还撰写了一系列与中国古典文化有关的《史记》《十八史略》等历史书和依据《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改编而成的历史小说。陈氏这些历史小说的特点是记录下了经过严密考证和经过证实的渊博史实,使读者在阅读陈氏作品的同时学习到中国目前的情节故事和风俗习惯。若从这方面来看,像陈氏这样的随笔很难得。这是陈氏长期储蓄积累的结果,《九点烟记》就是这样一本书。
本书以“ 中国史十八景”分篇,从第一景《烟的行踪》的标题就能感触得到,该文章从“烟”字展开,中国的“烟”字从“因”字演变而来,到近代所说的“鸦片烟”中的“烟”,涉及中国吸食鸦片的历史。“经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步入了新时代,甩开鸦片的运动取得了接近的成功,推翻清王朝,这些都可以说是巨大的事业”,这一点不足为奇。这篇文章同以鸦片战争中重要角色林则徐的日记为主要素材叙述清朝文官在年初关于祭拜神庙的习惯和民间信仰的第八景《敬神之日》一起,是以《鸦片战争》后传的形式重新创作的作品。在《烟的行踪》中引用王维的《山水论》,“在绘画处于远处的人物时,眼睛和鼻子不须被绘于纸上,同样,远处的树木不必画树枝,远处的高山不必画岩石。即是说,画山水之时只需要其像眉毛一样若隐若现,即可达到优选的意境之所在。画远处的水时,其表面不需要有波涛,只需与天上的云彩相连。我们虽能理解这一作画的诀窍,然而我们却有时希望能观察到远景中人的相貌表情,或者是希望鉴赏生长在树木上的枝杈。此外,仔细认真地观察山中奇岩生怪石的风景的冲动,抑或是对长风卷波涛的画卷的期待,都是常有之事。能够满足人们这样的心情的不正是小说家——特别是历史小说家吗?我是如此认为的。而且,当我如此思考之时,我自身也很奇妙地变得兴奋起来”。这些论述,也流露出历史小说家一部分内心中的隐秘,令读者十分欣喜。
第二景《朝衡小考》以在中国取名为“朝衡”,并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的阿倍仲麻吕为主要人物,对于《大日本史》中“忘国之徒”的说法,以“选择取朝臣中‘朝’这一姓氏,是为了不忘身为日本朝廷的臣子”等为论据为阿倍仲麻吕展开辩护,同时也介绍了仲麻吕在中国的生活。小说《长安日记——贺望东事件录》中描绘了“从日本刚来的少年留学生阿倍仲麻吕”的形象,其中也有“日本的这部分的记述接近不同,夜以继日吸收大唐的文化,终于带着它们回归……”等记述,由此得知阿倍仲麻吕的形象绝对不是作者单方面的想象。
第五景《特立独行之人》是关于五代时为五朝八姓十一位君主效力而被人所诟病的冯道。作者一边介绍明末李卓吾的辩护论(依据是《孟子》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边对有“特立独行的思想家”之称的李卓吾进行了评价,“他的叙述洗却了流于事物表面的淤泥,从而发现问题的本质。尘世中那些将自身涂满淤泥之人面对李卓吾应当是感到非常的无地自容吧”,不论在什么时代,处事不拘一格的特立独行者都过着艰难的生活。但作为特立独行之人,身处世间不管怎样都要保持一颗赤诚的初心。作者以此为警句终结全文。
第六景《方士的故乡》由传说漂流到日本的秦国方士徐福开始,对秦汉的方士进行考察。指出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被坑杀的并非都是传闻中的那些儒生,实际上有很多是受徐福逃亡事件牵连的方士。
第七景《五斗米道》是叙述东汉末的两大道教团体“五斗米道”和“太平道”,说明受惠于地势环境的五斗米道是因与权力相妥协留存下来的。小说《秘本三国志》中担任狂言角色的五斗米道的教母小容,就是根据五斗米道的史实资料重新创作出来的。
第十景《元号杂谈》由关于中国元号的开始与变迁展开叙述,提及日本的元号,“世界中留存下元号的只有日本一个国家……是不是应该保留元号,要尊重日本国民的意思。但在这之前元号是什么,重新回顾和理解元号的概念是很有必要的”,由此提出了值得探讨的问题。
以上是关于本书中几篇文章的见解。为了更便于理解,本书主要以关于中日文化交流史的问题作为题目,能让读者对每一篇文章都更具浓厚兴趣,是一部有着丰富内容和重大启发作用的中日文化论集。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

媒体评论
能够让日本人真正了解中国历史的,只有陈舜臣。——司马辽太郎陈舜臣这个人,存在就是个奇迹。——司马辽太郎所谓中国题材小说,现在正成了路,这是那些高举灯火走过荒野的先人们的恩惠,而最明亮温馨的灯火健在,令人不禁从心里感谢。——田中芳树中国的历史最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最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最懵懂!不是我们忘本,而是史学家、文学家没有把艰涩的古文史书转化成现代语文,没有把所谓学院派刻板的叙述,转化成趣味盎然的大众言语。如今,陈舜臣先生、这位文化界的巨手,担起了这项责任!  ——柏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