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复猫/博物馆的猫馆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观复猫/博物馆的猫馆长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1.8 4.8折 45 全新

库存1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未都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57653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1201226904

上书时间2024-11-2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马未都先生,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先后出版了《马说陶瓷》《明清笔筒》《中国古代门窗》《马未都说收藏》《马未都说》《坐具的文明》《茶当酒集》《醉文明》《瓷之色》《瓷之纹》《玉之器》等著作。1997年1月18日,他创立了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并在杭州、厦门、上海、深圳等地开设地方馆。2008年,马未都先生登陆央视《百家讲坛》,讲授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2010年至今,广西卫视为他量身定做了独具个性的节目《收藏马未都》。2014年11月,马氏个人脱口秀节目《都嘟》于优酷上线。

目录
序 猫的小史
第一爪 花肥肥
第二爪 黑包包
第三爪 黄枪枪
第四爪 蓝毛毛
第五爪 麻条条
第六爪 云朵朵
第七爪 我们在一起
附 猫馆长们的星座


内容摘要
史上最有文化的猫长什么样?他们睡的是黄花梨双龙戏珠罗汉床,坐的是清乾隆紫檀屏风小宝座,穿的是飒爽英姿八旗服,练的是雌雄龙凤鸳鸯剑;平时没事儿就读读《醉文明》,上上杂志封面,或者在明晚期紫檀小凳上秀秀瑜伽――这就是观复猫,博物馆六只独特的猫馆长,他们都有着诗意的名字:花肥肥、黑包包、黄枪枪、蓝条条、麻条条、云朵朵;他们都是流浪猫,先后被马未都先生捡来,并一步步成长为文化喵;他们性格各不相同,有的温婉,有的刚烈,有的高贵,有的传奇;他们上过电视、拍过封面,并且以“八旗猫”的形象,担负起弘扬民族文化之大任这些观复猫们在博物馆中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奇闻趣事?给观复博物馆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又从中教会我们什么?《观复猫(博物馆的猫馆长)》,听马未都细数猫的前世今生、猫的历史、猫的情感,讲述各具特色的猫馆长们带给我们的暖心、欢乐和感动。

主编推荐
"马未都先生最新最萌作品《观复猫》,
“猫+文化”的完美结合
轻松幽默的猫文趣事,感动暖心的人猫故事
搭配200余张精美图片,让猫带你穿越历史,感受文化"

精彩内容
    "序 猫的小史
猫和人亲密的历史过去一直认为自古埃及始。的确,古埃及的文物中各类猫像神灵一样无处不在。那些猫身体修长,神情自若,有一种说不出的高贵。以致很久以来人类一直固执地认为,尼罗河两岸肥沃的土地创造了农业文明,粮食的囤积导致鼠害发生,遂古埃及人驯化了猫作为帮手,这就是今天风靡世界的宠物猫的前世。
谁知仅在十年前,考古学者在塞浦路斯发掘墓葬时,发现人类骨骸旁边竟然有猫的骨骸,这些骨骸与人类相伴并不是孤例,这样,猫被驯养的历史就从5 500年前提到将近10 000年前,符合人类早期行为的一般推断。
这个推断是,人类驯化狗最前,它能帮助人类狩猎,远古时期的人类以狩猎采集为生,考古证明狗的驯化历史约16 000年;人类驯化猫的历史约10 000年;人类驯化牛的历史再后,农业革命后人类需要帮手,吃苦耐劳的牛随即驯化,帮人类干活,偶尔还献身成为食物,这有6 000年了;再后来人类才开始驯化马,主要让它帮人类打仗,和平时期也干活,考古证明马的驯化史只有4 000年;至于猪羊鸡鸭等畜禽,人类圈养它们仅用来果腹,算是食物,不用去干活。
猫可能是人类最早的宠物,埃及有关猫的文物及记载留下很多。在古埃及的神话中,猫是守护女神巴斯彻特的化身,最初她的形象是猫首女身,修长神秘,代表丰收与康复。这种顶礼膜拜的造物今天在世界各大博物馆都可以见到。
因此埃及人渐渐将猫驯化成宠物。古埃及的神庙壁画到处可见猫的形象。当猫去世后,古埃及人还会将其制成木乃伊,甚至将小老鼠和毛绒球作为它的陪葬。考古学者曾经在一座埃及神庙中发现了30万个猫木乃伊,足见埃及人爱猫的程度及当时猫的数量。

猫的遭遇
可是猫的命运多舛,后来欧洲长达千年的中世纪黑暗把猫几乎逼入绝境。美丽优雅的猫不知为何与巫术结了缘,尤其黑猫,变成了恶魔,除非它胸前有一撮白毛,只有这个“天使的印记”才能使它躲过一劫。大约在13世纪,欧洲的基督教会明确地将猫与巫术联系在一起,14、15世纪教会迫害猫的密集程度达到了令人恐怖的地步。因此,被打破了平衡的自然界开始报复,黑死病及鼠疫在欧洲爆发流行,使欧洲人口减员三分之一。当时的欧洲人并没有意识到这可怕的传染病与老鼠有什么直接关系,更不知道这与猫有什么间接关系。当时英国的伦敦市长还曾愚蠢地下令屠杀所有的猫,以为是它带来的厄运。即便这样,仍有农民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家养猫,猫使鼠类远离了人类,好心的农民在上帝的安排下躲过了恐怖的黑死病和鼠疫。
猫的境地改观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有记载的欧洲第一次猫展在英国的曼彻斯特,那一年是1598年,正是欧洲结束了中世纪黑暗的日子。那之后的400年,猫在欧洲的地位不断提高,直至1871年7月13日,全世界第一次正式的猫展在英国伦敦的水晶宫举行,让猫登上了大雅之堂。
那一次参展的160只猫分为长短毛,不同颜色,让世人知道了同样为猫,还有许多千差万别的品种。随后,凡事附庸风雅的美国人也于1895年在纽约麦迪逊花园举办正式猫展。英美等各国的猫迷协会也陆续成立,至今不过一百多年的事情。

国人与猫
中国人养猫的历史偏短,起码比养狗的历史短多了,而且跟养狗比起来非常不普及,这从出土文物中很容易得到印证。商周的墓葬中常有殉狗现象,而且常常在棺椁之侧,可见狗为其主自古就是传统。汉代的墓葬出土的陶狗比比皆是,大小立坐动静随意,如此众多的陶狗出土却不见一只猫殉葬。所以说,文物支持中国人养猫大约出现在公元四世纪,传播途径很可能由埃及传到意大利,传遍欧洲后再传入中国;中国最早在南北朝时期由西亚引进了猫,至唐开始普及民间。
还有一个思路可以佐证这个历史。唐诗号称唐代的百科全书,无所不包,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在诗中写过狗,初唐的骆宾王,晚唐的李商隐也都写过涉及狗的诗句,但他们都没写过猫。理论上猫比狗更容易入诗,查遍唐诗,涉及猫的诗寥寥无几,元稹有一句:停潦鱼招獭,空仓鼠敌猫。(《江边四十韵》)对仗工整;另外还有两个和尚寒山拾得各有一句写得具体,寒山:骅骝将捕鼠,不及跛猫儿。拾得:若解捉老鼠,不在五白猫。和尚遁入空门,诗写得也大雅大俗,明白无误。可纵观唐诗近五万首,涉及猫的诗句就这几句,与狗的普及严重不对称,所以说养猫在唐朝比养狗一定少很多。
宋元以后,猫在文学作品中多了起来,宋秦观写过“雪猫戏扑风花影”之句,动感十足;元张国宾的“莫道出家便受戒,哪个猫儿不吃腥”流传甚广;到了明初,有个叫唐珙的文人做了一首很具体写猫的诗,诗名就叫《猫》:觅得狸儿太有情,乌蝉一点抱唇生。牡丹架暖眠春昼,薄荷香浓醉晓晴。分唾掌中频洗面,引儿窗下自呼名。溪鱼不惜朝朝买,赢得书斋夜太平。诗写得一般,还是套写前人的,但有情有义,完全是宠物猫的感觉了,不再是捕鼠的高手。
画亦如此,宋代狸猫入画,台北“故宫”的《富贵花狸图》、《冬日婴戏图》(苏汉臣),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狸奴蜻蜓图》等等。宋画的猫已无野性,完全宠物状态,与南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吻合,他在书中有如下文字:“猫,都人畜之,捕鼠。有长毛,白黄色者称曰‘狮猫’,不能捕鼠,以为美观,多府第贵官诸司人畜之,特见贵爱。”而同为南宋人周密在其著作《武林旧事》专门提到,都城临安有手艺人经营的宠物店里卖有“猫窝、猫鱼、卖猫儿”,这段记载与今人的生活几乎无异,可见南宋人不枉虚名,“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元明清以后尤其明清,养猫为宠物朝野风行,文学作品中描述增多。《金瓶梅》中黄猫黑尾意象的使用,黑猫白猫穿插小说其中,不仅吓得官哥大哭,还搅了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好戏;《红楼梦》中王熙凤养猫,贾母宴请刘姥姥剩下的精美菜肴,丫头鸳鸯先挑了两碗给平儿送去,见平儿吃过饭了,便说“喂你们的猫”,显然王家的猫很是高贵。王熙凤的谐谑名言:人家养猫会拿耗子,我的猫倒只咬鸡!这话是委婉地说给平儿,一为警示平儿不要给尤二姐帮助,二提示主仆之间仍要保持良好关系。
民国时期,许多文化大家都专门写过猫。老舍、梁实秋、郑振铎、夏丏尊、冰心、丰子恺等都将自己养猫的故事跃然纸上,读来生动感人。那时,国人养猫都不经意,无论乡下还是城里,猫都像个精灵地自由生活。这传统一直保持到我小时候,北京城里的住户养猫都不刻意,人吃什么猫吃什么,猫进出家里随意自由,没有人关起门养猫,有时猫出去几天不回也是常有的事情。那时的养猫和今天的养猫很大不同,似乎在流浪猫和宠物猫之间。北京胡同的房顶上围墙上行走如履平地的猫,是我幼年时对这所城市最生动的记忆。
这些年随着百姓生活好起来,猫变得金贵,吃有猫粮,拉有猫沙,睡有猫窝,玩有猫架,猫成为了许多人生活快乐的内容,让紧张的生活放松,让枯燥的日子温润起来。

观复的猫馆长
观复博物馆本无意养猫,第一只入住的猫是被人遗弃的,朋友家附近拆迁,一只据他说“一根杂毛没有的黑猫”在他家门口转悠几天了,问我收留否。我说收留,于是派车去接,回来才发现“一根杂毛没有的黑猫”居然是一只狸花猫,又肥又大,憨头憨脑,于是起名花肥肥。花肥肥来时至少已有两岁,完全成熟,来博物馆已经13年了,这样算它至少15岁了,是博物馆的元老级的馆长。
黄枪枪是流浪猫所生,因为它就生在我家楼下的草丛里,一只不知名的花猫生了几只,个个好看,大猫带着小猫每天在院中悠闲散步,温馨得很。我们欣赏几天,忽然发现小猫日益减少,最后只剩下黄枪枪形单影只,可怜的细声打动了我,遂把它抱回了博物馆。掐指一算,枪枪当馆长也有10年了。
蓝毛毛来时是一个笑话。也是朋友来电话说,问我有一只黄猫要不要,我没犹豫就说要。我小时候一直固执地认为猫的本色就是黄色的,尤其黄狸猫,待把蓝毛毛接过来时让人哭笑不得,以致我认为是不是把猫抱错了,答曰没错,那我只好认为送猫的人是色盲。毛毛是观复博物馆最胆小的馆长,至今仍羞于见人,只好专做些内务,所以老有人给它开小灶。
麻条条来时有自己的名字,因不入博物馆为猫起名的谱系,故重新起了新名,日子久了旧名居然忘了。条条特别调皮,不怕天不怕地,显然是它的主人溺爱的结果。它的主人因为要生孩子,才忍痛将条条送人。条条来时瘦如麻杆,故姓麻,名条条,在博物馆大家庭的日子里,麻条条日渐丰满,与任何人任何猫都和谐相处,最像一个馆长。这让不放心的原主人放心了,天天在朋友圈发照片炫耀。
云朵朵出身大家闺秀,主人视若拱璧,到博物馆属于下嫁。朵朵确实模样出众,一副讨人喜欢的模样,人见人爱。朵朵最爱出入办公室,看每个人办公,与每个人打招呼,累了就居高临下地张望,内外兼顾,认真过好每一天。朵朵是博物馆最新的馆长,又兼办公室主任,自己尚未发育成熟,天天少女思春般地展望着未来。
黑包包是个传奇。自己来的博物馆,等于讨饭讨到门口,瘦小枯干,腿还有伤。博物馆收留它之后,它是一天一个样,身体见壮,毛色见黑,最终俨然大将军一般。黑包包才是一根杂毛都没有呢,看着威猛,实际上心地善良,黄黄的眼珠永远泛着坚定的目光,它是那种外紧内松的馆长,最易与人沟通,上过大杂志的封面,与我配合得天衣无缝。可惜一场意外,让命运多舛的黑包包早早地离开了我们,至今想起它来还让人喟叹。
观复猫们是一个大家庭,都是偶然的原因,它们来到了观复博物馆做馆长,馆长们之间有亲疏远近,有喜怒哀乐;它们与我们之间是员工之间的默契;它们与客人之间是宾客之间的客套;它们与这个世界之间是生灵的存在与自由;我们过去从未想过,它们与我们有什么不同,而我们与它们有什么相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