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血名将.辛弃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铁血名将.辛弃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2.41 3.5折 35 全新

库存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晶 著作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24317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1200848509

上书时间2024-11-2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吴晶,大学教师,自幼熟读历史,精研唐史十余年。曾任《新历史》周刊顾问,著有《唐太宗治官笔记》《盛世囚徒李世民》。

目录
第一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
男儿何不带吴钩
血战淄州城
前身曾是青兕
万众中取上将首级
万字平戎策
第二章 中流砥柱
滁州小试牛刀
会子大显身手
棋逢对手茶商军
初露头角
第三章 楚天寥廓
旋起旋落
辗转湘楚
飞虎军成
江西赈灾
第四章 归去来兮
带湖吾甚爱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龙虎风云会
第五章 只愁风雨无凭准
福建再起
树欲静而风不止
铁腕治闽
老来识尽愁滋味
第六章 看试手,补天裂
精神此老健于虎
只鸡斗酒聚比邻
满眼风光北固楼
男儿到死心如铁

内容摘要
《铁血名将辛弃疾》是一本演义小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按西历算是公元1161年,这一年金主完颜亮率军大举南侵,天下战乱再起……
这一年,一位年仅21岁的年轻人,怀着满腔的热血和理想,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他投身抗金义军,淄州城外大败金军;他为同僚报仇,亲率数十人于敌营之中手擒叛徒;他期待着能够再领兵与金人决战,光复故土,为此献言献计、振兴武治……
然而命运注定是让人失望的,他再也没能踏上故土,也没能与异族继续战斗,余生只是在慷慨激昂的词赋与闲适无趣的隐居生活中度过。
他最为后人所推崇的,不是他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的武功,也不是他永不妥协、至死不休的战斗精神,而是他面对山河破碎、壮志难酬时的豪迈诗词。
他是爱国词人,不,他是铁血名将――辛弃疾!《铁血名将辛弃疾》由吴晶著。

主编推荐
《铁血名将辛弃疾》是一本演义小说。南宋高宗绍兴年间,金兵占据长江以北地区,汉人在金人统治下受尽屈辱痛苦,各地豪杰纷纷起义抗金。于此时,少年辛弃疾弃笔从戎,开始了他铁血而豪迈的一生:投身于抗金义军,血战淄州城;曾率数十人,敢于闯数万敌营擒叛徒;小试牛刀,一举击溃了滁州茶山叛乱;振兴武治,创建飞虎军……本书由吴晶著。

精彩内容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也就是金正隆六年夏末的一个黄昏,两骑身影正疾驰于旷野之中,绝尘而去,任由身后的夕阳在他们前方斜着投下长长的影子。
    
突然,其中一骑猛地勒住马头,停了下来,马上之人久久地回望着天边翻滚的红云。那彩云看上去宛若万千旌旗招展,绵延不绝。半晌,他不由自主地长叹一声。
    
“哀哉!”
    
“少爷何故叹息?可是想起太老爷了吗?”
    
身后一骑纵马赶上,在距一个马头远的地方勒住缰绳。这人青衫小帽,一副家仆打扮,约莫四十来岁的年纪,身材瘦削,一看就是忠厚老实之人。他这会儿正恭敬地看着自家少爷。
    
被唤作少爷之人一身书生打扮,却是剑眉虎目、肩宽背阔,腰间还系着一柄长剑,颇有青年将领气势。他,正是辛弃疾。
    
辛弃疾摇摇头,以手中马鞭指了指天边的晚霞:“虎奴,过去常听老人说,此种天象主人间有大刀兵、大劫难。那时我还不以为然,如今看来,真不知何时才是太平年月!”
    
辛虎奴应了一声,顺着辛弃疾所指方向看去。在晚霞之下,几间被火焚毁的草庐还冒着缕缕白烟。道旁田畴早已荒芜不堪,杂草丛生,其间不时露出散落的骨骸,也不知道是牛羊的,还是人的。
    
虎奴不敢细看,连忙收回目光:“少爷,这天象什么的,虎奴不懂;天下大事嘛,虎奴也说不出个头头道道来。不过看这一路上的惨象,怕是金人的游哨不久前还在这一带出没,我们得小心提防。”
    
辛弃疾笑笑道:“前去十里远,就是耿京义军的大本营。金人三天前才在他们手里吃过苦头,不会这么快卷土重来的……”
    
说到这里,他又叹了口气:“这沿路尸骨和被焚掠一空的田庐,只不过是他们的泄愤之举而已。只可惜,苦了我大宋百姓啊!”
    
辛虎奴摇摇头,道:“少爷,金狗无道,滥杀无辜,大家都恨得咬牙切齿。您在家乡召集了两千多义兵跟他们拼命,这可是大快人心的事儿。咱们全族上下,包括十里八乡的乡里乡亲,都铁了心跟您干。可虎奴我就是想不明白,您何苦要跟耿京这种草寇合伙?”
    
“虎奴啊虎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辛弃疾兴举义兵,不光是为了自保,更是为了国家社稷……”他一踢马腹,边走边道,“金主完颜亮刚愎自用,兴兵南侵我大宋。为了打这一仗,他四处横征暴敛,这才激起今天的民变。或许这正是光复我大宋河北土地的大好良机呢!我们现在虽然已招募了两千多乡兵,但大多是老弱病残,精壮男丁并不多。再加上粮草有限,怕是所为有限……”
    
看着辛虎奴迷惑的眼神,辛弃疾继续说道:“而那耿京虽然出身乡野,但他竟能以百余义士攻陷莱芜,又占了泰安,可见也是个豪杰。如今耿家军已有数万之众,据名城,克大邑。若能与这样的人联手举义抗金,自然能成就一番事业!”
    
“原来如此!”辛虎奴连连点头,“虎奴是个粗人,这些军国大事可插不上嘴。虎奴只知道照顾好少爷,少爷要虎奴往东,虎奴决不往西,就算是要虎奴的脑袋,也绝无二话!”
    
辛弃疾点点头。见天色不早,主仆二人不再说话,策马向义军大营疾奔,终于在天即将完全黑下来之时赶到了营门之外。只见营垒内外灯火通明,刀枪林立;巡哨义兵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全神贯注地来回巡视,倒颇有几分兴盛景象。辛弃疾看在眼里,忍不住连连点头。
    
“站住!谁?”两个守寨义兵挺着长矛迎了上来,满脸警惕的神情。
    
“在下辛弃疾,字幼安。此前在历城起事的便是在下。前几日已派人前来向你们耿将军致以共谋大业之意,还要烦几位小哥进去通禀一声。”
    
“你就是辛弃疾?听说你是个读书人,读书人干得了刀头舔血的活儿?”从两个义兵身后慢慢踱过来一个头领模样的人,用一副不相信的神情上下打量着辛弃疾。义兵们赶紧毕恭毕敬地叫了一声“管领大人”,退到一边。
    
“我家公子跟你们客气,你们竟然如此怠慢,真是岂有此理!”辛虎奴当场就要发火,却被辛弃疾拦下。辛弃疾语气平静地回答:“读书人不但能运筹帷幄之中,更能纵横疆场,断人头颅!这位管领切莫小看了读书人。”
    
“断人头颅?莫吹牛,我倒要看看你这公子哥儿有什么本事敢说这样的大话!”管领撸起袖子,抢上前来,想使出一招“倒拔杨柳”,将辛弃疾摔倒在地。没想到辛弃疾不急不忙,侧身闪过,随即又轻舒猿臂,一把将管领拦腰提起,在空中转了两圈。
    
“好身手!”旁边看呆了的义兵们不由自主地叫起好来。这位管领大人在他们之中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好手,如今只一个照面的工夫,便被这位辛公子像逮鸡似的提将起来。这可是实打实的真本事!
    
见煞了管领的威风,辛弃疾这才轻轻将他放到地上,退开两步,朗声道:“如今可领教读书人的厉害了吗?”他自幼随祖父辛赞习武,能走飞马、开强弓。区区一个乡间的草莽匹夫,又岂在话下!P-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