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敏洪内部讲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俞敏洪内部讲话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1.28 2.8折 39.8 全新

库存3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贾丹丹 著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46382

出版时间2013-1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1200806136

上书时间2024-11-2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贾丹丹 ,江西师范大学毕业,图书策划编辑,参与策划和编著《整合天下赢》、《关键在于落实》、《方法总比困难多》等书。

目录
第一篇 关键时刻之绝望与希望的较量 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
第一章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第一节 绝望是大山,希望是石头
第二节 只要你想做事,逆境就是常态
第三节 成功必须练就三种忍受能力
第二章 坚守是源自内心的一种动力
第一节 我一直认为我是一只蜗牛
第二节 坚持不是因为坚强,而是别无选择
第三节 不要失去追求和跳跃之心
第二篇 关键时刻之丛林生存的商业哲学 东方的精神,西方的规矩
第三章 创业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
第一节 新东方靠“一把刷子”起家
第二节 免费也是一种重要的“武器”
第三节 让利,是我制胜的法宝
第四章 瞄准市场:价值在先,财富在后
第一节 要有非常敏锐的市场意识
第二节 红海也能变成独特的蓝海
第三节 通过“四品”塑造企业品牌
第五章 资本博弈的喜悦与哀愁
第一节 新东方是被推着上市的
第二节 我还能左右新东方的理想吗
第三节 我没有被资本掌握命运
第四节 尽量用资本市场的钱来做事情
第六章 要不断变革自己,更新自己
第一节 企业的成长就像一个人的成长
第二节 危机危机,有危险亦有机会
第三节 新东方如何应对互联网教育
第三篇 关键时刻之管理,戴着脚镣跳舞 管理是一种程序,领导是一门艺术
第七章 管理就是心平气和地做事情
第一节 从“家族企业”到“现代公司”
第二节 管理需要以他人为中心的宽容
第三节 在利益和人情之间寻找平衡
第八章 要有体系和制度,按规矩办事
第一节 吵到不可开交,然后产生规矩
第二节 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像优秀的政治家
第三节 新东方的管理必须走向职业化
第九章 新东方的成功是用人的成功
第一节 新东方的事业是人的事业
第二节 用对一个人,撑起一片天
第三节 新东方笼络人心的激励机制
第四篇 关键时刻之好团队成就大事业 新东方是一个充满团队精神的地方
第十章 凭我自己,新东方没有今天
第一节 一只土鳖带领一群海龟奋斗
第二节 我愿意做串起珍珠的那条线
第三节 我像刘备,用眼泪赚取同情
第十一章 成功来自团队而非个人
第一节 培养出一批像我一样的老师
第二节 核心的技术团队要“锁住”
第三节 必须告别“个人英雄主义”时代
第十二章 企业欢迎有智慧、有能力的人
第一节 创业团队需要“孙悟空”式的员工
第二节 只要是人才,新东方都欢迎
第三节 陈向东推下去的能力比我强
第五篇 关键时刻之文化引导战略 我们要呼唤新东方价值体系的回归
第十三章 新东方到底应该坚持什么
第一节 始终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第二节 新东方永远不做教育之外的事
第三节 一切为学生服务,一切为员工着想
第十四章 传播新东方精神和思想
第一节 把“关爱文化”作为新东方的核心
第二节 新东方的课堂必须有效、快乐、励志
第三节 不符合新东方精神的人要排除出去
第十五章 立足于价值与责任的守望
第一节 新东方是一项创意产业
第二节 我们要完成两个社会责任
第三节 新东方要引领中国教育走向优秀

内容摘要
本书深刻剖析了新东方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时间点,以及其精神领袖俞敏洪所扮演的角色,他如何创业,指引企业的成长,如何以一人引领创业团队,因理想而实用,战胜种种困难,成功应对企业所面临的一次次危机。
在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如资金不足,人才亟缺,没有市场,等等,纵观商海风云,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只有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愈挫愈勇,只有秉承“永不言败,不畏艰难”精神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更长久。
俞敏洪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同样可以创出一番伟大的事业。创业不仅需要一颗有远见的头脑来规划蓝图,更需要秉持一颗激情的心将梦想落实于行动。
历经痛苦与磨难的创业家俞敏洪,是如何一步步创办新东方,使其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培训机构呢?俞敏洪如何成为“留学教父”?如何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相信你从这本书可以找到答案。

精彩内容
    “绝望”与“希望”是俞敏洪在演讲中经常提到的两个词语。在他看来,不管是自己在年少时代的坎坷经历,还是创办新东方的艰难历程,都可以用“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来形容。
    
1962年10月15日,俞敏洪出生于江苏江阴一个农民家庭。他在中关村新东方大厦的办公室里还挂着当年农村老家那间破旧故居的照片。在一片长着荒草的土地上,立着两间摇摇欲坠的破瓦房,那就是俞敏洪在江苏省江阴农村的老家。俞敏洪挂出这张照片,为的是永远记住那段艰苦的岁月。
    
1978年至1980年,俞敏洪经历3次高考,他用坚持和毅力,冲破两次失败的阻拦,最后考上了北京大学西语系。但是进入北大,也是俞敏洪痛苦的开始。在班上,俞敏洪是唯一从农村来的孩子,他不会说普通话,班会上自我介绍时被同学嘲笑是在说鸟语;分班时,从A班被调到最差的c班;大三时患上肺结核休学一年,人变得更加瘦削;大学读了5年,拼命努力,却一直是班上拖后腿的差生……
    
1985年大学毕业后,俞敏洪留校成了北大的一名教师,接下来便是平淡的教书生活。期间,周围的朋友们陆续出国,俞敏洪也开始为自己的出国梦努力。在1988年,俞敏洪开始刻苦攻读托福和GRE,最终以高分通过了考试。
    
但就在俞敏洪全力以赴为出国做准备时,出现了一件让他始料未及的事:1989年,美国方面一改前几年的做法,开始对中国采取紧缩留学政策。此后的两年里,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大减,再加上俞敏洪在北大学习成绩并不算优秀,赴美留学的梦想实现的可能性很小。
    
对于此事,俞敏洪回忆说:“1988年开始联系,遇上了1989年。1989年以后。1990、1991年刚好是美国录取中国学生人数急剧下降的两年,所以我拿到了美国一些大学的录取通知单,但是没有奖学金。当时我一穷二白,美国最低学费也得2万美元,当时相当于人民币12万元,而我当时在北大的工资是100多块钱,怎么可能呢?”算下来,在美国读书所需的学费,是俞敏洪222年的工资。因此,从1988年到1991年,俞敏洪的出国梦在拼命努力了3年多之后,还是没能实现。
    
后来俞敏洪在校外开设培训班,受到北大的处分,因这一沉重的打击而倍感郁闷和屈辱的俞敏洪决定离开北大。在他离开的第二天,北大就立即收回了分给他的宿舍。转眼间,工作没有了,住房没有了,没有容身之所的俞敏洪和妻子只能四处寻找房子。最后,为了节省支出,俞敏洪租住在北京市郊六郎庄农民的平房里,靠给房东的孩子辅导功课来抵消房租。那时的条件很艰苦,但对于俞敏洪而言,总算有了一个落脚之地,他万分感激。
    
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这种近乎让人绝望的境地反而激发出俞敏洪寻找希望的巨大力量。由于已经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俞敏洪决定投身英语培训行业,放手一搏,在绝望的大山中砍出希望的石头――创办自己的英语培训班。只是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一块希望的石头,后来竟然如此熠熠生辉。
    
正如俞敏洪所说,新东方是自己出国梦想的“废墟”上长出的一棵新苗,一次次绝望境遇的突围,让它茁壮成长,并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希望之树。事实上,新东方的整个创办过程就是从一点点的希望做起,最后不断扩大希望的过程。像俞敏洪所坚持的一样,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只要有一个勇敢者坚持去做,到最后就会成为希望。
    
后来,俞敏洪将“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定为新东方学校的校训。新东方上市之后,有人认为这一校训已经不适用了,建议俞敏洪修改校训,但俞敏洪坚持不改,并且后来还将新东方校训进行了扩展: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经过在绝望与希望中无数次的挣扎,俞敏洪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非你不去想“希望”和“绝望”这两个词,一旦你想到“希望”和“绝望”这两个词,你想得更多的是你生活中绝望的一面,可以说我们生活的80%~90%是由绝望组成的,而你保持精神不垮就是要从这种绝望中找到一线希望。 拓展透新
    
人生之中,困难与挫折在所难免,很多时候甚至让人感觉到绝望。但阻碍我们的往往不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自己的想法。遇到困难便退缩不前,手足无措,这样的人永远不会触摸到希望的阳光,而在困难面前敢于突破、不断寻找希望的人,才能领略到柳暗花明处的风景。
    
很多时候,绝望中的希望就如同阳光藏在乌云背后一样,那些被乌云遮住双眼的人,如果能够拨开眼前的重重迷雾,跳过内心自我设置的樊篱,便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绝望的黑暗之中看到希望的光芒。
    
日本商界有位著名的企业家坪内寿夫,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吓倒,很善于在“绝处”找寻新希望、新出路的人。在坪内寿夫手里,许多濒临倒闭的企业被重新发掘出存活和发展的价值,最终起死回生。
    
来岛造船公司曾经有过3年的停产,3年后已是负债累累,这期间也有人想挽救来岛造船公司,可是均无果而终。后来,在住友财团的请求下,坪内寿夫买下了来岛公司,并开始在来岛公司看似绝望的未来中寻找让其复活的新希望。
    
P3-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