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声燕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春声燕语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0.01 5.4折 92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小燕 著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124023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2元

货号1202746906

上书时间2024-11-25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小燕,1961年生,山西运城垣曲县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山西省语文骨干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女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山西日报》《中国现代文化报》《老年日报》《山西广播电视报》《临汾日报》《运城日报》《奔流》《神州文学》《西散原创》《西部散文选刊》《上海散文》《文学月报》《速读》《黄河文艺》《山西支部建设》《青年文学家》《关心下一代》《社会扶贫》《河东文学》《舜乡》等报刊。参与编创《尧舜禹的故事》。多篇作品获奖,其中《山水相恋小三峡》获全国第二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一等奖。有作品入选《中国最美游记》《中国当代散文精选》《战疫》等选本。

目录
第一辑纸短情长

那一方故土

一寸光阴一寸金

那炕窑那油灯

老家的年节

一双残疾的左手

字典里的父爱

母亲教我纺棉花

母亲的麦囤

母亲的菜园

秋雨潇潇

背脚

公爹的传奇人生

亲亲的婆婆

姑妈

八叔的昵称

妙手三妈

……

内容摘要
《春声燕语》由王小燕著

精彩内容
        那一方故土
    “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唱起这首歌,想起营沟老王家,两行清泪从我腮边滑下。因这座村庄历经百年沧桑,如今已真正成了一座故土,成了一方记忆。先祖开垦的近百亩良田,几辈人刨食繁衍生息的地方,如今已退耕还林,又还给大自然,成为后人寻根问祖的档案史料馆。
    匠心选址
    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祖辈父辈的故事里,太爷爷太奶奶创业史,从时光隧道里走来。一百五十年前,我们的先祖王金印,带领两个儿子耀章、宝章,从古城王家宅走出,到南山解村落户扎根,经过几十年奋斗,有了田产,盖起了房屋。两个儿子分别成家,大儿耀章生有三子,取名风善、恩善、德善。长子风善上过私塾,知书达礼,娶本村刘氏为妻,挨肩连生三子;恩善、德善也陆续成婚有了孩子,人丁兴旺。父母说,解村土地贫瘠,地少房窄,难以维持生计。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按照老王家的传统,老大不能坐在父辈树下乘凉,得出去创业,另寻谋生栖息的地方。
    于是,老大风善(我的太爷爷)从解村出发,沿板涧河溯流而上,经前斜、过槐坪,来到石硖旁,顿时被一尊威风凛凛的大石头震撼了。他想起父亲曾讲过王莽赶刘秀的故事,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王凤、王常为正义宁死不屈,刀下变石人的将军石吗?仔细欣赏,多少年日月风尘,大石依旧岿然屹立,本色无改。适者生存啊,大石上长出了檀木,树石相依相拥,抱成一团,缠绕在一起。传说那是当年捆绑两位英雄的葛条,进入肌骨,演变成最上等的乔木。一眼望去,磅礴气势,不屈不挠,顶天立地,震撼心灵!冥冥之中,给人启示,给人力量!逆河而望,黑石沟上面是藏王寨,那就是刘秀当年藏匿的山头,住着刘姓人家。太爷爷马上意识到,石硖山坡上该是那场恶战中刘秀兵败放羊坪后残兵安营扎寨的地方。再向河岸看去,石前有一眼泉,汩汩冒着清水,石后因河水改道,留下几块河滩地,长着茂盛的野草。再到周边看看,不远处有个天然的窑龛,能遮风挡雨。太爷爷觉得这地方不错,有地有水,简单收拾,就能住人,于是原路返回,告诉父母,自己找到了能住人、生活的地方。
    太爷爷的父亲得知长子寻到了栖息生活之地,与他一道来到这个地方,觉得不错,父子俩就带来工具,在不远处挖了两孔小窑。因周围柴草掩映,土崖较高,于是起名叫柴崖窑。一切就绪,太爷爷带着妻儿,挑着家当,来到这里定居。刚到一个地方新鲜得不行,国书、新书、景书三个男孩比较淘气,在门前打闹捉迷藏,一下没看住就从打窑倒下的土坡坡上溜了下去,一不小心,竟掉到了河里。幸亏抢救及时,才没出啥危险。太奶奶能干、有见识,她高高的个儿,四方脸盘儿,身穿大襟蓝色粗布祆,脚口打着腿带,踮着一双小脚,忙前忙后。看到孩子掉到了河里,她担心地说:“门前地方这么小,出门就是崖,孩子行动、玩耍不安全,开垦出的河滩地土壤稀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河水一旦改道,开出的田地瞬间就没了,住这里不是长久之计。”太爷爷又顺坡而上,继续探索,发现了一块地势较高又有一块块平坦似梯田的地方。从远处看,那是三座土岭夹着两道土沟,早晨太阳从北山山顶爬上来,便到处洒满阳光。好朝阳的地方啊!太爷爷站在山岭上眺望,远处有座山,酷似一只昂首啼鸣的大公鸡。“鸡”与“吉”谐音,暗喻吉利。太爷爷发现了新大陆似的高兴得很,觉得这里真是块风水宝地。当年王莽赶刘秀无处躲藏,部队在此安营扎寨,与藏王寨遥相呼应,才躲过追兵绞杀,最终反败为胜。他觉得那么多士兵能在此安营,这里一定是块好地方!“营”字草字头,那是草木茂盛啊,上下结构,分明是草木掩映下的宫殿,多美呀!这样的地方不住,住哪里!于是太爷爷一锤定音,选此为住处,并取庄名“营沟”。
    安身立命
    刚到这里安家,刈窑堤、挖窑洞的土,填了两块囿地,搬来石头砌了石塄。老天下了大雨,从山坡上冲下来败叶腐土,地里淤了厚厚一层,加上田里刚填上的生土,那年种的玉米,个个怀里抱个胖娃娃,那叫个喜人呀!第一年的丰收,为安家落户打下了基础。接着在窑顶上根据地势拓荒,挖掉灌木、杂草造田。太爷爷带领一家老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大点的孩子跟父亲干活,小点的在地头玩耍。为激励孩子们劳动,太爷爷把带来的干粮诸如红薯片、柿瓣、馍块之类的东西,放到“进军”的目的地,谁先干完活儿谁先吃,提高了劳动效率。开垦出的土地,根据农时日照,种上谷物和小麦。太爷爷一家在此落地生根,住了下来。
    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