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福:人与中华鲟( 长江“十年禁渔”快速响应之作)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4.01
3.7折
¥
38
全新
仅1件
作者钮敏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14833
出版时间2021-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1202526306
上书时间2024-11-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钮敏,1957年生于北京。教育学硕士。2013年5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首部纪实文学作品《有多少母爱可以重来》,该书于2014年5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文学读物类)。2017年1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纪实小说《不敢老的一代人》。2019年10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纪实散文集《五味子:走进你我的多彩人生》。
目录
上篇 从“后福”到“厚福”
第一章 “后福”不舍长江
第二章 “我们是海洋馆人!”
第三章 胡维勇的坚持
第四章 鲨鱼让位中华鲟
第五章 “鲟女王”进京
第六章 鲟以食为天
第七章 喜迎满堂国宝家族
第八章 “鲟女王”之死
第九章 从“后福”到“厚福”
中篇 人与中华鲟
第十章 杨道明“食言”
第十一章 “鱼爸爸”王彦鹏
第十二章 “护鲟天使”张艳珍
第十三章 “机器猫”蔡经江
第十四章 “美人鱼”贺萌萌
第十五章 动物也有抑郁症
第十六章 中华后继有“鲟”
第十七章 鲟情绵绵
下篇 只要长江在
第十八章 回归长江
第十九章 不让中华鲟成为传说
第二十章 老将出征
第二十一章 它们同样需要拯救
第二十二章 武汉渔政“亮剑行动”
第二十三章 为了“厚福”们的明天
第二十四章 只要长江在
附录 国家维系生态、保护长江和水生野生动物大事记
后记 厚德载福
内容摘要
中华鲟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鱼类、濒危物种,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1.5亿年,是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生长在金沙江,成活在长江,是长江生物链的重要一环,也是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旗舰种”。保护中华鲟,从某种意义上说等同于保护整个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和其他的水生生物,在长江“十年禁渔”正式启动的今天,尤具有重大意义。
“厚福”是一尾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和北京海洋馆成功救护的野生中华鲟。作为目前我国人工驯养条件下仅存的野生中华鲟,它代表了中华鲟实现自然繁殖、重建野外种群的希望。在它的身上,凝聚着众多无私付出的科研工作者和海洋馆人的心血与汗水。
主编推荐
“厚福”,一尾由人类成功救护的野生中华鲟。它和它的同族们,在濒危之际终于迎来长江“十年禁渔”的曙光。
它们曾与恐龙为邻,被叫作“水中大熊猫”。这种有着1.5亿年历史的古老生物,承载的是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我们和它们,相依相存,共生共荣。只要长江在,只要大海在,中华鲟永远不会成为传说!
精彩内容
第一章
“后福”不舍长江
为水箱换好水行进1小时后,王彦鹏下车透过小窗对“后福”进行观察。瞬间,让他几乎惊掉下巴的一幕出现了——“后福”竟然掉转身体,把原本和车头方向一致的头部朝向了车尾!
1995年10月,一尾怀抱着已经成熟的40多万粒鱼卵的雌性中华鲟,跟随大批同伴历经艰难,从2000公里外耗时1年7个多月,游到了长江上游——金沙江,在一片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地带产下了鱼卵。
野生中华鲟的生育能力很强,在湍急水流的刺激下,一粒粒晶莹剔亮如黑珍珠般的鱼卵顺着江水,黏附于沙砾上、石缝间。鱼卵产下后,铜鱼、黄颡鱼等立刻展开一场饕餮盛宴,九成的鱼卵成为铜鱼、黄颡鱼等鱼类的腹中物,仅有夹在石缝里的鱼卵能逃过一劫。
1周后,逃过了天敌的屠杀,经过五六天的孵化,石缝中的受精卵挣扎着从卵中破膜而出。一尾幸运的鲟宝宝诞生了。延续千万年的基因记忆告诉它,向着光亮处前进。
刚出生的鲟宝宝像小蝌蚪一样摇动着微弱的小尾巴,努力向水面游动,和它的小伙伴们在水面上形成一朵朵小水花,顺着江水向下游漂去。身上带着的卵黄囊是最初帮助鲟宝宝们活下去的营养袋,十三四天后,它们开始在水底的泥沙中寻找食物——红色的水蚯蚓。对于刚刚降生的鲟宝宝来说,生存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鲟宝宝顺着江水漂流到了宜昌石首江段,这里食物丰富,水流舒缓,它与同伴们决定在这里暂时栖息,准备略为长大后再继续顺江而下。5个月后,水温渐渐升高,鲟宝宝也长到了9厘米。它决定继续顺江而下,延续千万年的传承找到大海。
除了觅食与躲避人类的渔网,鲟宝宝要昼夜不停地赶路,以每天6至8公里的速度奔向长江出海口。第二年6月,鲟宝宝来到了长江出海口崇明岛。此时它已经成长到了20厘米,同批诞生的伙伴在旅途中历经大鱼的捕食、人类的渔网等天灾人祸,最终能到达的不足3%?。鲟宝宝凭借着活下去的信念,来到崇明岛水域,跨出了成长环节的第一步。
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鲟宝宝在崇明岛水域完成了从淡水向咸水的生理适应性调节过程。周边的伙伴们已经陆陆续续地游向大海,鲟宝宝也随着伙伴们离开了它的诞生地——长江,准备新的旅程。
来到大海后,鲟宝宝被广阔的空间震撼!依据传承记忆的引导,它来到了在大海中的第一站——舟山海域。在这大量的鱼虾贝聚集的渔场,它不断地觅食,与海流拼斗并躲避人类渔船的捕捞。又是一年过后,鲟宝宝成长为一尾强壮的少女中华鲟。
9年后,少女中华鲟已经长成了1.76米的大姑娘。它认识的一些同批诞生的雄性中华鲟,正在蠢蠢欲动想游回诞生之地,为繁衍下一代做出贡献。鲟姑娘也想去繁衍,但是它的性腺还没有发育,还需继续成长。中华鲟雄性12岁开始成熟,雌性14岁成熟,而鲟姑娘当时年仅11岁。于是,鲟姑娘无奈地看着雄性伙伴们兴冲冲地离开,为了延续中华鲟的生命,去接受逆游长江的挑战。
鲟姑娘诞生在长江,但传承记忆告诉它,除了长江以外,古时候中华鲟活动的区域还包含了珠江、岷江、钱塘江和黄河。它沿着近海大陆架水域游动,一面探索,一面找寻其他江河的中华鲟。但是,它失望了。除了看到长江的中华鲟外,其他江河的中华鲟已经早就不存在了。就这样在大海中寻寻觅觅了3年,鲟姑娘14岁了。在旅途中,它见过中华白海豚,见过直径一米多的玳瑁,见过千奇百怪的各种海洋生物。
当鲟姑娘性腺发育接近成熟时,于夏秋时节,与长江中华鲟成群结队齐聚长江口,逆江而行近1万公里,开始其恋爱和婚配旅程。有一天,鲟姑娘渐渐感觉到自己身体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它的性腺终于开始发育了!
啊,我要当妈妈啦!强烈的延续生命的使命感不断地告诉鲟妈妈:回家,返回到它的诞生地——长江上游金沙江。
鲟妈妈准备踏上第一次回家繁衍之路。传承记忆告诉它,这是艰难困苦的一段旅程。其间,它要逆江而上溯河洄游。要顶着巨大水流,在不摄取食物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己的体能到达历史的诞生地。鲟妈妈开始积极地准备第一次回家之路,性腺也随之发育从一期、二期直到三期。在整个过程中,它不断觅食,增加蛋白质的获取与体内脂肪的累积。终于,它感觉身体已经储存了大量的脂肪与能量,腹部的鱼卵也开始渐渐成熟,回家的时机到了。
第二年年初,鲟妈妈开始向着长江出海口游去。这时,它的身长已长到2.2米,体重达到了200公斤。4月,它到达了长江出海口,经过短暂的咸水转淡水的生理调控过程,6月,正式开始了逆江而上、溯河洄游的第一次回家繁衍之旅。
鲟妈妈怀着兴奋又忐忑的心情,跟着众多的青壮年与老年的中华鲟种群一起逆流而上。江面吹着温暖的南风,水流渐渐平稳。鲟妈妈跟伙伴们历经巨大的长江水流,于8月底来到了江西九江江段。这时,南风渐渐退去,北风刮起。正值长江的丰水期,有经验的中华鲟带着年轻的鲟妈妈暂停了上溯。在深水区寻找有泥沙、沙砾或卵石的滩沱和碛坝进行短期的休整,等待着北风退去。
经过短暂的休整,北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