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榴红了 淅川脱贫档案
  • 石榴红了 淅川脱贫档案
  • 石榴红了 淅川脱贫档案
  • 石榴红了 淅川脱贫档案
  • 石榴红了 淅川脱贫档案
  • 石榴红了 淅川脱贫档案
  • 石榴红了 淅川脱贫档案
  • 石榴红了 淅川脱贫档案
  • 石榴红了 淅川脱贫档案
  • 石榴红了 淅川脱贫档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石榴红了 淅川脱贫档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7.33 4.7折 79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鲁豫 编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17910275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1202324142

上书时间2024-11-25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总序 6

本卷序 用镜头讲述淅川扶贫好故事 18

第一章 淅川概况 21

第二章 淅川贫困状况及脱贫攻坚情况 29

第三章 产业扶贫 37

第一节 石榴红了 39

第二节 养虫“养”出脱贫路 51

第三节 淅川电商“亚克西” 65

第四节 乡村旅游富了横沟人 77

第四章 第一书记 85

第一节 金菊岭上党旗飘 87

第二节 夫妻情洒脱贫路 97

第三节 一个家庭的扶贫接力 106

第五章 村庄的变迁 119

第一节 银杏树沟的脱贫之路 122

第二节 凤凰追梦脱贫路 132

第六章 脱贫个案 149

第一节 桃花村里北京人 153

第二节 包春雷一家的幸福生活 165

第七章 文化教育 173

第一节 带着全家去南山 175

第二节 贫困村里唱大戏 185

第八章 脱贫喜悦 193

第一节 山里人的城市梦 195

第二节 横沟村里过大年 207

跋 放低镜头,讲述那些来自扶贫一线的幸福 218

内容摘要
《石榴红了——淅川脱贫档案》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是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影像见证新时代 聚焦扶贫决胜期:2018—2020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系列图书之一。本书讲述了河南淅川县脱贫致富的15个故事。在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的要求和脱贫攻坚政策下,书中的脱贫故事以点代面地讲述了各级政府、大量优秀党员为全面脱贫而深入贫困一线,全心全意带领、帮扶群众脱贫的艰辛而幸福的历程。书稿以直观素朴的影像、平实深刻的文字、鲜活典型的人物、生动细腻的故事,记录百姓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的改变,在我们的干部和民众身上体现了昂扬的进取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

主编推荐
《石榴红了——淅川脱贫档案》是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影像见证新时代 聚焦扶贫决胜期:2018—2020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系列图书之一。本书记录了河南淅川扶贫工作及所取得的成绩,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淅川概况、原来的贫困状况,以及脱贫攻坚情况,分脱贫产业、第一书记、村庄的变迁、脱贫个案、文化教育、脱贫喜悦六个部分进行专题记述,并配以图片、创作手记、视频等内容,突出了影像见证、聚焦扶贫的主题,立体呈现了淅川扶贫之路。书稿从新的侧面讴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创举和突出成就,充满感召力和启示性。

精彩内容
        淅川县位于豫、鄂、陕3省7县(市)结合部,全县总面积282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街道)、500个行政村(社区)、67万人。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甘洌纯净的丹江水就是从这里浩浩荡荡自流千里,滋润着干涸的华北大地。
    淅川属西北突起向东南展开的马蹄状地形。西北部为低山区,中部为丘陵区,东南部为岗地及冲积平原区。丹江纵贯淅川全境,其流域面积2616平方公里,占淅川总面积的92.8%。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总面积1022.75平方公里,其中,淅川水域面积506平方公里,占丹江口水库总面积的49.5%。淅川县北部和西北部属于秦岭东段延伸部分的伏牛山南侧,山体大致为东西走向,海拔在900米左右的山脉自北向南连绵不断。县西部和西南部有秦岭和大巴山,与湖北交界的走马岭西峰海拔1086米,为淅川最高峰。丹江口水库东边属于南阳盆地西南边缘,呈平垄岗状。
    淅川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雨量800一1000毫米,年均气温15-8℃,无霜期228天。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994.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817-3毫米。特别是冬不严寒,夏不酷热,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宜人居住。
    淅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淅川丹江流域出土的下王岗遗址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淅川就有人类居住。“尧子不肖,居丹渊,故号日丹朱。”舜帝时,淅川为尧帝儿子丹朱封地;春秋时期,淅川是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国819年历史,在淅川丹阳定都大约有353年;楚国经历了42位国君,有18位在淅JlI丹阳生活和工作。秦朝时,淅川分为丹水和中乡二县,东汉时,淅川为南乡郡;唐朝时,设淅川县;宋、元、明时期,淅川丹江流域归入内乡县;明成化六年(1470),淅川丹江流域从内乡分离出来,设淅川县,隶属南阳府;明成化十二年(1476),同属南阳府和郧阳抚治都察院双重管辖;清道光十二年(1832)升县为厅;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再次升格为直隶厅,直属河南布政司管辖;1913年改为县;1921年,与内乡、镇平、邓县并称为“宛西自治区”;1948年5月,淅川解放,隶属南阳地区专员公署(现为南阳市)管辖至今。
    淅川的历史记载和已经发掘的地下文物表明,淅川文化遗迹涵盖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夏文化、周文化,以及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文化。出土文物中以王子午鼎、云纹铜禁、王孙诰编钟、克黄升鼎等一大批精美的青铜器为代表,记载着淅川昔日的繁荣,闪烁着楚文化的灿烂光芒。淅川是全国文物大县,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3处。
    淅川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其中,“淅川三范”最为有名,堪称淅川文化名片。“淅川三范”是范蠡、范哗和范缜。范蠡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他助越灭吴,而后辞官经商,三聚千金,富可敌国,被后人称为“商圣”;范哗是南朝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散文家,其编著的《后汉书》可以与《史记》媲美;范缜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是中国最早提出无神论的哲学家之一。除此之外,西周时期,政治家芈鬻熊,是周文王、周武王的老师,道家鼻祖;熊绎被周成王封为子爵,成为楚国开国君王;唐代时,唐宣宗李忱曾经落发香严寺隐居;宋代时,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经寄居淅川龙巢寺读书;明代时,有礼部侍郎、诗人彭凌霄,翰林院检讨、诗人、书法家李蓑,户部主事李荫;现代有著名诗人周梦蝶,被称为“台湾诗坛泰斗”。
    淅川山清水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主要有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丹江大观苑、香严寺、坐禅谷、八仙洞、荆紫关明清古街等。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烟波浩渺,水天一色,被誉为“亚洲水库之王”“流动的黄金海”“中国的阿斯旺水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位于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境内,由引丹干渠、渠首闸和南水北调干渠三部分组成。中线输水干渠总长达1277公里,向天津输水干渠长154公里,被称为“世界规模最大、距离最长、技术最先进、受益人口最多、受益范围最大、移民最多的调水工程”。丹江大观苑位于淅川县马蹬镇境内,濒临丹江口水库,由情人岛、龟岛、鹿岛、鹤岛等诸多半岛组成。湖光与山色交相辉映,民风民俗与地方文化融为一体,是一个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被游客称为“中原最适宜休闲度假”的地方。香严寺位于淅川县仓房镇境内,系唐代著名国师慧忠的道场、临济宗的祖庭,与少林寺、白马寺、相国寺并称为“中州四大名寺”。唐宣宗李忱曾因躲避宫廷之乱而在此削发为僧。香严寺系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森林公园。与香严寺毗邻的坐禅谷景区因香严寺历代高僧在此坐禅修炼而得名。景区融山水文化、佛文化和古山寨文化为一体,泉涌瀑飞,山险石奇,洞幽林茂,步步有景,既是探险、科普、考古的理想之地,又是寄情山水、放飞心情的最佳选择。丹江八仙洞形成于寒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