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里的春闱 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冬季里的春闱 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9.51 6.1折 4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侃章 著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54017357

出版时间2020-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2053929

上书时间2024-11-25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引言

上篇 1977年恢复高考,必然中的偶然

“文化大革命”发生,高考列车突然停驶

“工农兵学员”应运而生

否极泰来,恢复高考提上议程

科教座谈会,恢复高考心花怒放

一、何东昌8月6日上午忧虑发言,为查全性下午慷慨激昂做了铺垫

二、查全性语惊四座,引发邓小平转折性表态

三、温元凯建言修改“十六字招生方针”

四、只有否定“两个估计”,恢复高考才能全面推进

重开招生会,恢复高考阻力重重

邓小平雷霆震怒,严厉批评教育部

邓小平挥笔改政审

恢复高考,伟大决策诞生

恢复高考,重要节点改变社会和人生

一、恢复高考并非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结合时代需求作出的重大突破

二、恢复高考面向全社会招收适龄青年,既要有社会上多年积压的,也要有应届高中生,并根据现状将二者定出适当比例

三、招生办法简洁明了,容易操作,断然否定“文化大革命”中的推荐制

四、高考实行“自愿报名,认真进行文化考试,择优录取”原则

五、简化政审环节,这个政审条件是邓小平亲自改定政审放宽,芸芸考生仰天长啸

1977级优秀高考作文选

一、徐启华:高考状元如何炼成

二、陈平原:我再也写不出比高考作文更有影响的文章了

三、孙嘉萍:慌不择“路”,竟脱颖而出

恢复高考时空中缤纷的花絮

一、家庭成分,还在“横刀立马”

二、考场的意外喜剧

三、有人高考分数飞来,有人高考分数飞去

四、高考志愿,有时参考而已

五、笑不出来,填报学校和志愿调包

六、血压、血压、还是血压

恢复高考那年的课,1978年还得补

浙江省1977年恢复高考实施情况

恢复高考与“文化大革命”期间招生工作意见比较

恢复高考大事简录(1977年—1978年)

附:1950年至1976年高考大事

中篇 恢复高考回眸

恢复高考,邓小平与华国锋的定位和作用

一、说“‘文革’推迟高考始于刘少奇”并说“刘少奇、邓小平对推迟高考负有领导责任”云云,系推测和编造

二、邓小平领导恢复高考并决策,是伟大政治家的担当和使命感所致

三、从教育部等领导的大会报告,看邓小平在恢复高考中的决定性作用

四、华国锋等中央领导赞同并支持邓小平恢复高考的意见

五、关于恢复高考的重大事宜,邓小平报送华国锋等批转和集体讨论,是必要的行政程序,与邓小平恢复高考的决策并不相悖

77级、78级大学生的历史履痕

一、两级学生的相同

二、两级学生的稍异

三、两级学生的特质与不足

恢复高考追忆中的分歧和辨正

第一部分:刚性硬伤历历

第二部分:柔性分歧对立

那一年,浙江高考作文题已成经典

一、高考对象空前绝后

二、全国高考持续一个月

三、那年高考作文题已成经典

四、1977年,绍兴考生考得好

五、高考录取通知发放时间成谜

那一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你能考几分?

一、浙江77级语文全真试卷

二、北京试卷的他山之石

三、那时考生的现状

悲欣交加的高考故事

一、莫言效仿张铁生

二、余华潇洒对落榜

三、寿柏年,千里挑一本科生

阮建忠:浙江第一个获得全额奖学金的留美研究生

一、自费留美,独辟蹊径

二、护照申请,一波三折

三、美国之行,别样人生

四、回国创业,再闯新路

刘海峰、宣成与高考终生结缘

一、刘海峰:我与高考不解之缘

二、宣成:我与高考终生结缘

饮水思源:77级熊晓鸽、周全设立“查全性1977奖教金”

知恩图报:78级黄卫、黄麓兄弟致敬查全性别具一格

下篇 恢复高考文献辑存和释义

全国性政策文献

各省、市、自治区1977年高考作文题目辑录

全国报考大学和录取人数(1952—2018)

1977年浙江省相关高考文献资料

1977年高考试卷选录

文献档案及参考资料

一、文献档案类

二、专著类

三、高考回忆著作类

四、综合参考资料

后记

内容摘要
1977年8月初,北京,暑气清益,蝉鸣如涛。全国各地33位科学教育界的大咖奉召赶来,下榻北京饭店。北京饭店坐落于长安街,左接王府井,右靠天安门,无论硬件软件在当时均首屈一指。伟大人物在这里指点江山,历史风云在这里掀起巨澜,重大的国事和外事由此播向世界。与会人员年龄最大的为82岁的小麦育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金善宝,浙江诸暨人士;年龄最小的是31岁的化学研究工作者温元凯,中国科技大学助教,江苏无锡人士。可谓群贤毕至,少长成集。邓小平恢复党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仅仅十多天,为何要召集这批重量级精英座谈开会?会议要商讨什么国计民生问题?源远流长的“春闱”,怎么会在夏日酝酿,秋天决策,冬季实施呢……说清这些,需先回溯那段发生不久,但又深具时代影响的大历史。
    翻开本书,去了解这段特殊的历史吧!

精彩内容
        “文化大革命”发生,高考列车突然停驶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是中国治国理政,推动社会进步的一项制度发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对世界政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公元605年,为隋炀帝大业元年,中国开始建立“分科取士”的科举制,其后历经唐、宋、元、明、清,科举制度随着时代发展而完善。“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1905年,也即清光绪三十一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等联合上奏请废科举制,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下诏停废科举。至此,这项运行了1300年(605—1905)的科举制寿终正寝。
    任何历史文化都有传承。如果对照不同的时代,今天的高考就类似于古代的科举,古代的科举就相当于今天的高考。科举的废止与高考的兴起,取才方式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和科学的方向迈进,是符合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规律的。
    自清末至民国期间,新式学堂逐渐开办,新旧更迭,中西交融,人文和科学精神不断传播,国外办大学的先进理念和实践在中国一一落地。其考试采取单考为主流,兼有联考、统考等方式选拔学生到大学就读;即或到海外留学,也采取考试方式选拔,以期与西方教育接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大学招生方式有些五花八门。从1952年起,大学走上统一考试入学之道,统一高考制度基本形成。自此直到1965年9月招收的那届大学生为止,基本平稳运行了14年。这14年中,报考人员408万,共录取新生221万。高考史研究专家、浙江大学刘海峰教授曾说:“中国在1952年建立高考制度,在世界各国中最早主要采用统一考试成绩来录取高校新生,是世界高校招生考试史上的一个重大创造。”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宣告“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于是红色风暴席卷大陆,各行各业狂飙突进。涉及高考的存废,从表面看来,起因于北京两所中学学生写给中央最高领导的信。实际上,最高领导人对现有大学教育早有自己的看法。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召集吴江、龚育之等哲学工作者谈话时就说:大学文科现在的搞法不行。所有文科的教授、助教、行政工作人员、学生统统都要下乡去,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斗争。去搞阶级斗争,那个是大学。什么北大、人大,还是那个大学好。毛还结合自己的经历说,我就是绿林大学的,在那里学了点东西。1965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杭州会议上说:“现在这种教育制度,我很怀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二十多年看不见稻、粱、菽、麦、黍、稷,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怎样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真是害死人。”
    “文化大革命”伊始,《人民日报》1966年6月18日发表《彻底搞好文化革命,彻底改革教育制度》的社论,同时配发了北京市中学生要求废除高考制度的两封信。一封是6月6日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高三(四)班《为废除旧的升学制度给党中央、毛主席的一封信》。信中说:“现行的升学制度,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的旧科举制度的延续,是一种很落后的、很反动的教育制度。现行升学制度是和毛主席给我们制定的教育方针相违抗的……实际是在扩大并延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工人和农民、城市和乡村这三大差别。”对于这种升学制度,我们要和工农兵一起将它彻底砸烂。并提出要求:“(一)从今年起就废除旧的升学制度。(二)高中毕业生直接到工农兵中去,和工农兵相结合。”
    另一封是6月11日北京市第四中学全体革命师生所写《为废除旧的升学制度给全市师生的倡议书》。《倡议书》说:“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深入发展,现行高考制度的反动本质越来越暴露无遗了。它的流毒极广,影响甚大”,为此“我们要坚决打倒它。”如何打倒?他们列出五条倡议,其中第一条开宗明义:“立即废除高等学校入学考试。”
    而社论的主旨是“废止现行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要“实行推荐”,这是“彻底搞掉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一个突破口”。
    7月24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通知,宣布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要取消考试,要实行推荐。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发展,高校招生工作不是推迟半年,而是停止了整整六年。至于“废考”,则整整十一年。多少志士仁人,多少青年才俊仰天长叹,时光虚度,空白了少年头。
    P5-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