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设计(第3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城市设计(第3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92.26 6.6折 140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建国 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122904

出版时间2011-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40元

货号1201941411

上书时间2024-11-25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建国,东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8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89年获东南大学博士学位。2001一2014年先后任建筑系主任和建筑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住建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

目录
1  城市设计概述
  1.1  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
    1.1.1  作为理论形态来理解的城市设计
    1.1.2  作为应用形态来理解的城市设计
    1.1.3  城市设计的学科和专业构成
  1.2  城市设计的历史发展
    1.2.1  城市设计的缘起
    1.2.2  古希腊的城市设计
    1.2.3  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设计
    1.2.4  中古时代伊斯兰国家的城市设计
    1.2.5  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设计
    1.2.6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城市设计
    1.2.7  中国古代的城市设计
  1.3  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及其任务
    1.3.1  西方近现代的城市设计
    1.3.2  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
    1.3.3  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
  1.4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1.4.1  近现代城市规划的缘起和发展
    1.4.2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概念分野和相互关系
  1.5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
    1.5.1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空间形态上的连续性
    1.5.2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社会、文化、心理上的联系
    1.5.3  城市设计导则与建筑设计的自主性
  1.6  城市设计与社会诸要素的相关性
    1.6.1  政治要素与城市设计
    1.6.2  法规要素与城市设计
  1.7  城市设计教育
    1.7.1  城市设计教育的发展
    1.7.2  美国城市设计课程和学位设置
    1.7.3  英国城市设计课程和学位设置
    1.7.4  中国建筑教育中的城市设计
2  城市设计研究的对象层次、类型构成及其价值判断
  2.1  城市设计的对象层次和内容范围
    2.1.1  区域和城市级的城市设计
    2.1.2  片区级城市设计
    2.1.3  地段级城市设计
  2.2  城市设计实践的类型
    2.2.1  开发型城市设计
    2.2.2  保存型城市设计和城市更新
    2.2.3  社区设计
  2.3  城市设计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2.3.1  城市设计的目标
    2.3.2  城市设计的评价
3  城市空间要素和景观构成的设计
  3.1  土地使用
    3.1.1  土地的综合利用
    3.1.2  自然形体要素和生态学条件的保护
  3.1  _3基础设施
  3.2  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3.2.1  建筑形态与城市空间
    3.2.2  城市设计对建筑形态及其组合的引导和管理
  3.3  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
    3.3.1  开放空间的定义和功能
    3.3.2  开放空间的特征
    3.3.3  开放空间的建设实践
  3.4  人的空间使用活动
    3.4.1  人的环境行为
    3.4.2  使用活动的支持
    3.4.3  不当行为的预防及安全防卫
  3.5  城市色彩
    3.5.1  城市色彩的概念
    3.5.2  城市色彩的历史发展梗概
    3.5.3  基于城市设计的城市色彩处理原则
    3.5.4  我国城市色彩研究的部分案例
    3.5.5  常州市城市色彩研究案例
  3.6  交通与停车
    3.6.1  停车方式
    3.6.2  道路视觉景观
    3.6.3  存在问题
  3.7  保护与改造
    3.7.1  保护改造的意义
    3.7.2  保护与改造的内容和方式
    3.7.3  保护与改造对象的发展
  3.8  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
    3.8.1  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的内容
    3.8.2  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的作用
    3.8.3  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的设计要求
  3.9  标志
  3.10  结束语
4  城市典型空间要素和景观设计
  4.1  城市街道空间
    4.1.1  街道和道路
    4.1.2  街道空间设计
    4.1.3  街坊结合的街道空间景观设计
    4.1.4  街道和道路的层次等级及其设计
  4.2  城市广场空间
    4.2.1  城市广场设计的历史经验
    4.2.2  现代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
    4.2.3  广场的空间形态
    4.2.4  广场的空间围合
    4.2.5  广场的尺度
    4.2.6  广场设计的原则
    4.2.7  案例分析
  4.3  城市中心区
    4.3.1  城市中心区含义
    4.3.2  城市中心区的历史发展
    4.3.3  城市中心区的设计开发原则
    4.3.4  案例分析
  4.4  城市空间轴线
    4.4.1  城市空间轴线的概念
    4.4.2  城市空间轴线组织方式
    4.4.3  城市空间轴线设计要点
    4.4.4  案例分析
  4.5  城市滨水区的设计
    4.5.1  城市滨水区的概念
    4.5.2  城市滨水区的历史发展
    4.5.3  中国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
    4.5.4  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原则
    4.5.5  案例分析
  4.6  历史地段
    4.6.1  历史地段的含义
    4.6.2  历史地段的城市设计
    4.6.3  历史地段城市设计工作方式
    4.6.4  案例分析
  4.7  步行街(区)
    4.7.1  步行街(区)的功能作用
    4.7.2  步行街(区)的类型
    4.7.3  步行街(区)的设计要点
    4.7.4  案例分析
  4.8  城市建筑综合体
    4.8.1  建筑综合体的概念
    4.8.2  建筑综合体的城市设计要点
    4.8.3  案例分析
  4.9  城市天际线
    4.9.1  城市天际线的概念
    4.9.2  天际线的形成
    4.9.3  天际线的评价原则
    4.9.4  天际线的设计
    4.9.5  案例分析
  4.10  大学校园
    4.10.1  大学校园规划概述
    4.10.2  校园规划布局
    4.10.3  校园道路组织
    4.10.4  建筑环境及其场所感的创造
  4.11  城市光环境
    4.11.1  道路照明
    4.11.2  广场照明
    4.11.3  建筑装饰照明
    4.11.4  照明灯具选择
5  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和调研技艺
  5.1  空间――形体分析方法
    5.1.1  视觉秩序分析
    5.1.2  图形一背景分析
    5.1.3  勒?柯布西耶的《明日的城市》
    5.1.4  芦原义信和他的《外部空间设计》
  5.2  场所――文脉分析方法
    5.2.1  “小组10”与场所结构分析
    5.2.2  城市活力分析
    5.2.3  认知意象分析
    5.2.4  文化生态分析
  5.3  生态分析方法
    5.3.1  麦克哈格和他的生态规划设计思想
    5.3.2  城市自然过程的分析
    5.3.3  西蒙兹和“大地景观”
  5.4  相关线一域面分析方法
  5.5  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
    5.5.1  基地分析
    5.5.2  心智地图分析
    5.5.3  标志性节点空间影响分析
    5.5.4  序列视景分析
    5.5.5  空间注记分析
  5.6  数字化分析及辅助设计技术
    5.6.1  CAD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5.6.2  Sketch-Up建模及草图分析技术
    5.6.3  虚拟现实及数字化模拟分析技术
    5.6.4  GIS空间信息处理及分析技术
    5.6.5  空间句法分析技术
    5.6.6  分形理论及元胞自动机分析模型
6  城市设计的实施操作
  6.1  城市设计过程的组织
    6.1.1  设计过程的意义
    6.1.2  现代城市设计的方法论特征
  6.2  城市设计和公众参与
    6.2.1  参与性主题的缘起
    6.2.2  公众参与设计
    6.2.3  我国的公众参与问题
  6.3  城市设计的机构组织形式
  6.4  我国城市设计的机构组织
    6.4.1  城市设计专家组
    6.4.2  城市设计国际咨询
  6.5  设计成果的表达
    6.5.1  城市设计政策
    6.5.2  城市设计规划(Urban Design Plan)
    6.5.3  城市设计导则(urban Design Guideline)
  6.6  我国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体系的衔接
    6.6.1  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融合
    6.6.2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管理的融合
结束语
  走向新世纪的绿色城市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内容摘要
本书是在第2版的基础上修订的。第一,结合近年国内城市设计项目实施的特点,重写了城市设计数字技术方法方面的内容,补充改写了第6章城市设计运作、实施和管理方面的内容;第二,增加了英国城市设计教育部分的内容;第三,在开放空间、人的空间使用活动、步行街(区)和街道空间设计章节增加了安全性城市设计的内容;第四,增加了城市色彩、城市天际线和大学校园三节内容;第五,更换和调整了部分案例,图片有较多调整和替换;第六,对城市设计历史、理论和方法的部分内容进行校订、增补和充实,论证更加充分完整。
    本书理论与方法并重,图文并茂,适合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及相关领域的人士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的选修课和专业人员“转型”的培训教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