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9:直面小儿就医误区
  •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9:直面小儿就医误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9:直面小儿就医误区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4.49 4.5折 32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崔玉涛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76883

出版时间2014-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2元

货号1200965735

上书时间2024-11-25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崔玉涛,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天津和睦家医院首席儿科医生。1986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先后工作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和中美合资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要从事新生儿急救、婴儿生长发育监测、早期婴儿问题的干预和疾病的治疗等工作,对新生儿及婴幼儿医学领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实践经验。
近十年来,每年应邀参加美国儿科学会(AAP),欧洲儿科胃肠、肝病、营养学会(ESPGHAN),亚洲儿科大会,美国过敏、免疫、哮喘学会,世界过敏学会等国际医学大会。
在二十五年的工作实践中先后参加过《实用儿科急诊医学》、《儿科诊疗常规》、《体液平衡》、《临床儿科学》等专业书籍的编撰,同时在《父母必读》办“崔大夫诊室”已10年。个人微博也受到大众青睐。

目录
  第一章孩子生病意味着什么
如何看待疾病
家长应该做的事:准确地提供病史
医生应该做的事:准确判断和有效治疗
家庭成员对待孩子疾病要有良好的心态

第二章如何向医生提供病史
家长说的话医生听不懂
描述病情要做到简洁、准确
少用虚词、多用数据,数量化描述
及时记录、理顺病程,书面化表达
少带情绪、保持冷静,客观地叙述
看病要携带病例与药物说明书
描述疾病的自然变化和服药后的变化
关注并描述孩子的一般状况

第三章如何理解医生的治疗
询问病史与查体化验
从初步诊断到确定诊断需要时间
制定正确的治疗发案
治疗方案的选择与疗效的有效性
疾病过程中的症状变化
复诊尽量找原来的医生
用营养支持来增加药物疗效
如何关注预后
尽可能减小药物对身体的损害

第四章家长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选择适宜治疗而非最快治疗
能选择物理治疗就尽量避免口服药物
能选择口服药就尽量避免静脉输液
能选择局部用药就尽量避免全身用药
药不是越新越好
不是到医院越早诊断越快
频繁更换医院不可取
不要生病也和别家孩子比
不要过于依赖网络的信息
对非专业人士的意见要保持怀疑

第五章崔大夫门诊问答
可以用额温枪给孩子测体温吗?
15个月的小孩牙发黑,可以用牙膏吗?
深度水解配方加乳糖酶会不会有问题?
蛋白质过敏和乳糖不耐受是不是一回事?
接种麻风疫苗后出疹子会不会有后遗症?
为何孩子每天早上咳嗽晚上不咳?
……

内容摘要
本册《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的主题是直面小儿就医误区。 
很多家长带孩子到医院看病,和医生总是交流不好。“孩子一直咳嗽”“孩子总是发烧”“孩子吃了头孢”……家长在尽力地和医生交流,可是这些话往往不能作为医生诊断的依据。 
本书让家长了解以下内容:带孩子看病需要携带什么;为了让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孩子的情况,应该如何向医生提供孩子的病史;如何理解医生的查体化验与治疗方案;用大剂量的药让孩子用最快的速度恢复健康好不好;是不是生病后到医院越早,诊断就越快;新药是不是一定比旧药好;频繁换医院有什么害处;别人家给的建议要不要听取……

主编推荐
  在婉拒了十几家出版社的图书策划方案之后,本着“不做育儿百科,不做空洞理论”的原则,崔玉涛医生同意了这套“图解育儿”系列书,既是为了给妈妈们最舒服的用户体验,也是想把育儿的方法讲的通俗易通,让新手父母真正能够看书育儿。
在长达25年的行医经验中,崔玉涛医生很少给孩子开出抗生素药物,普通药物也是尽量少开甚至不开,妈妈们因为几乎都是没有任何经验,所以认为育儿是件庞杂的事情,但是做好那些核心的事情掌握那些核心的道理都足够了,剩下的就是耐心和细心,崔玉涛医生是一个极其有效率和有条理的人,经过他本人数次的校审之后,相信这本育儿书能让妈妈们能够做到开心育儿,养育出一个健康开心的宝宝。

精彩内容
    很多家长带孩子来医院看病,和医生总是交流不好。“孩子老咳嗽”“孩子老发烧”“孩子老不好好吃饭”“老睡不好觉”……如果大家是医生的话,应该怎么理解这个“老”字,每周几次?每天几次?每个人对于这个词的理解都不一样,作为医生来说,没有标准衡量。
    
还有的家长来了医院以后特别急,“孩子发烧,简直烫手。”烫手是个什么概念?每个人感觉到烫手的温度都不一样。接下来问,吃药了吗?吃了什么药?家长回答,吃了,吃了白色的或者吃了红色的,吃了头孢。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一个病人,我向家长这样叙述,大家能给我提供什么信息?白色药片、红色药片太多太多了,还有头孢,至少20种以上的药物名称里都有“头孢”两个字。
    
你给孩子吃的到底是哪一种?吃了一片,还是吃了一袋?这之间有很大区别。这些都是我在临床中碰到的问题。
    
家长非常激动,急于表达自己的心情,但是说的这些话,对于医生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医生无法将其作为依据进行诊断。要想让医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孩子情况,就应该向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否则的话,家长的激动,只是表达了一个情感。家长特别着急,医生特别理解,但还是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办。因为家长没有向医生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很多时候没有达到看病的效果,不是因为医生没有好好看病,而是因为家长可能不知道怎样去整理这些信息,然后提供给医生。通过本书,希望向大家解释一下应该怎样带孩子看病,如何让医生在短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孩子的情况,怎样与医生交流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