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传奇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0.75
0.5折
¥
16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罗硕 编著 著作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063548
出版时间2015-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16元
货号1201123732
上书时间2024-11-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罗硕,湖北黄冈人,毕业于黄冈师范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爱读书,爱幻想,爱写作,对历史、古典文学、国际政治和金融学,都有着广泛的兴趣。现居深圳,任职某广告公司策划岗位。
目录
引言 一张纸的魔力
初行泥板传文字
关中大夫五羊皮
君生南海我北海
昆吾铁冶始作钱
一扫六合开气象
两京中乱行逆法
汉主东封报太平
一半胡风似汉家
通宝开元真盛世
山河破碎风飘絮
终信文章胜甲兵
乾坤半壁行一法
白银宫阙瞻巍巍
今年花落颜色改
更闻桑田变沧海
日月照耀金银台
天下大势一纸间
十万湖河东入海
独占鳌头又何妨
他年我若为金帝
南北车书一混同
无招还终胜有招
郁金香以美杀人
千亿元饿死穷汉
美洲非洲同一哭
罪怀璧鸦片战火
太阳王挥金如土
海刚峰青天阎王
吝啬鬼一钱如命
黄梁一梦空空也
后记 货币,文明的两张脸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货币传奇》以货币为主线,以历史为经纬,跨越人类文明史的时代轨迹来追寻货币的演化发展历程。全书包括古代货币进化史、近代货币及金融体系、精选货币故事三大板块,通过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货币介绍,展现货币所在时代的文化与政治生态,在兼顾知识性、趣味性的同时,注重思维引导,以递进的理性分析,解析货币的存在及其意义。
精彩内容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这是广为传唱的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歌曲中词作者方文山描绘了一幅幅古今交错的画面,借由巴比伦王朝古代生活的意象和今天的考古发现,来赞美爱情的坚贞和永恒。我们或许会在深情的节奏中被歌曲所吟唱的爱情所感动,通过这首歌,我们也早于课堂知道了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古巴比伦文明,可能还会引发关于那个新月形的冲积平原、那块肥沃土地上孕育的*进文明的无限遐想。传说中巴比伦王为疏解新婚妻子的乡愁所修建的空中花园,更是名列世界八大奇迹之首,成了*浪漫的传奇。
今天我们再回首去追思这段历史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5000年前发展起来的文明是那样的神秘又令人惊叹。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自西而东,汇合为阿拉伯河,形成一个三角洲冲积平原,平原从西北延伸到东南,形似新月,又有“肥沃新月”之称。这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是农业耕作的理想之地,所以历**孕育了很多耀眼的文明,因为巴比伦王朝曾经在这里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以两河流域的古文明又被统称为“巴比伦文明”。
巴比伦文明发源于苏美尔,是对苏美尔文明的继承和发展。苏美尔文明*早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大约在4000年前结束,这是一个神秘的种族,他们的语言、文化,甚至可能包括外表,都与他们的邻近和继任民族不同,至今还没有人知道他们从何而来。早期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同埃及的尼罗河一样,定期泛滥,时涨时落。今天伊拉南部干旱的冲积平原,之前并不是一个适于生存的地区,要在这里生存下来,必须有能力控制两河的河水来保证全年灌溉和饮用水源。苏美尔人从这里向南扩展,他们高级的社会组织和技术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条件,他们有能力控制喜怒无常的河水,并在这样一个困难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当地原来存在的采猎文明无法与他们竞争。
两河流域被河流包围的平原就是《圣经》中传说的“伊甸园”,上帝用了六天时间创造了世界,在第六天造出了人,伊甸园就是上帝安置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乐园。作为对神话的现实解读,这里确实是人类社会*早进入文明的地区。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聚居了约5000名苏美尔人,他们有*进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在这里建立了复杂的灌溉排水系统,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了利于农业作业的“伊甸园”。这里*先实现了原始氏族公社向文明的过渡,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人们有了剩余的物产,于是这里出现了*早的社会分工。诞生了*早的交易市场,建立了*早的城市,创造了*早的文字和记录方式,而同时期**其他地区的人们还无法利用原始狩猎方式来保障温饱。
除了农业技术,苏美尔人在建筑、天文、几何学及很多手工业领域都有着傲人的成就,而对后世意义*大的,就是他们发明的楔形文字和独特的记事方式。
苏美尔语是一种黏着语,也就是说,它的词由黏在一起的词段组成,与现今所有的语法结构不同,这是已知的*古老的人类文字。后来闪族人打败苏美尔人成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统治者,但宗教和法律的正式语言仍然沿用苏美尔语,而非本族的闪族语言,可见苏美尔语的应用程度之深之广。今天已经发掘出来的有超过十万篇苏美尔文章,大多数用这种语言刻录在黏土板上,有些黏土板还被小心放置在密封的陶罐里。
这些泥板上记录的内容包罗万象,包含了苏美尔人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今发现的*早的泥板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500年。人们用黏土制成半干的泥板,将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制成的笔削成三角形尖头,用它在半干的泥板上刻压,留下楔形的印记,写好后将泥板晾干或者烧干,可以长期保存。这是人类*早的文字记录,它记录的不是哲学,不是对神灵的祝祷,甚至不是农业的生产经验,而是交易,是市场上交易者之间经济上的权利和责任,是*早的经济契约。
泥板有着明确的买卖双方和交易者权责规定,这是人类***早的货币雏形。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作为约束性的契约文件,无论泥板的制作过程繁杂还是简单,它的形式庄重还是随意,它代表的信用是否可靠,在物物交换的原始市场时代,都不啻为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在农作物收获季节,农民将多余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一位神庙的僧侣恰好需要这批食物,于是他为农民制作了一块泥板,上面记录着他得到了农民的粮食,而他给农民的是一个承诺,他承诺到明年粮食成熟的这个时候,农民可以用这块泥板去神庙换取等量的粮食。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个市场的规模必然有限,出具泥板的一方,必须有着良好的信用和较高的支付能力,以使供给方认同泥板的价值。而一旦泥板的价值能够得到确认,在认同需求方信用能力和支付能力的人数范围之内,泥板就能够完美地流通。农民出售的粮食为神庙所得,神庙出具表示农民债权自身债务的契约,而作为一个宗教信仰程度极高的原始城市国家,苏美尔神庙出具的泥板有着无可比拟的信用和接受度,所以农民可以用这块泥板去市场上换取畜牧人的羊,畜牧人可以用它来跟工匠换取一把刀,工匠可以拿它换酒……依托神庙的信用,泥板虽然本身没有价值,但是作为一个表示价值的符号,它可以流通,市场交易的过程变得简便而高效。P7-1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