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25年:施耐德电气的中国故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7.96
4.0折
¥
45
全新
库存68件
作者陈斯文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10129
出版时间2013-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1200757802
上书时间2024-11-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序一 外企的成功之路
序二 在中国,为中国,惠世界
序三 与中国共舞:一家跨国企业在华的成功
前言 一个真实的施耐德电气中国
第一章 信任与荣誉
第一节 特殊的日子
第二节 准备
第三节 一波三折荣誉背后
第四节 为什么是施耐德电气
第二章 在欧洲
第一节 小镇上的重工业
第二节 动荡与危机
第三节 合理的转型
第四节 烦恼与低谷
第五节 重新起步
第三章 初入中国
第一节 老所长的新机会
第二节 推销上门
第三节 市场是如何被打开的
第四节 由点到面的尝试
第四章 成长的路径
第一节 分销商之网
第二节 与假货搏斗
第三节 共同的成长
第四节 充满机会的年代
第五章 澳大利亚新总裁和施耐德电气中国
第一节 亮马大厦里的变化
第二节 立足上海
第三节 新团队
第四节 管理本地化的开始,从学习到参与
第五节 让口号成为规则
第六节 海南的冲突
第六章 供应链宏图
第一节 “转会”的销售团队
第二节 不方便的状态
第三节 物流的变化
第七章 现代化公司与它的未来
第一节 用什么带动一家公司
第二节 迈出的一小步
第三节 能力是怎样练成的
第四节 公司的未来在哪里
第八章 一流企业怎样进步
第一节 再进一步
第二节 谁是对的人
第三节 新一代
第四节 再投入
第九章 德力西之舞
第一节 必然之选
第二节 走出乡镇的企业
第三节 从恋爱到结婚
第四节 怎样带动一家公司
第五节 差异与变化
第六节 如何让别人的客户选择你
第十章 成长的路径
第一节 北京奥运会的背后
第二节 善用其效,尽享其能
第三节 我们可以给客户什么
第四节 一个施耐德电气
第十一章 绿色电气新世界
第一节 成就
第二节 挑战与应对
第三节 雷士风波
第四节 寻求变化的“Go Green”和“Go West”
第五节 中国原创
尾声 融合
第一节 上海之行
第二节 创业者的管理心得
第三节 反哺西方
后记 寻找企业之美
附录 施耐德电气中国大事记
内容摘要
世界500强企业、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拥有着强大的市场能力。它为200多个国家的能源、基础设施、工业过程控制、住宅市场提供方案,致力于为客户安全、可靠、高效的能源。自1987年进入中国市场,到现在建立起令对手望而生畏的产业地位,施耐德面临了很多挑战,实现了很多跨越。作为一家成功进军中国市场并取得全球性认可的跨国企业,施耐德电气的成功经验值得探讨与学习。
《不一样的25年(施耐德电气的中国故事)》由施耐德电气郑重授权,以时间为线索,从施耐德电气不同阶段所作出的决策及案例入手,真实地展现了其成功的产品竞争及与并购方式。作为世界顶级公司,它独特的生产、物流、仓储及销售体系,尤其是卓越的商业方法与思想,给许多企业提供了做大做强的实际参考。
《不一样的25年(施耐德电气的中国故事)》由陈斯文编著。
精彩内容
第一节小镇上的重工业
作为一家公司,施耐德的历史几乎与工业革命同步。
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1823年,法国出现了第一条铁路。不过当时法国并没有自己生产的机车,列车主要靠从英国进口的机车拉动,甚至还有用畜力直接拉动列车的。
就在这一时期的1836年,早期主要靠金银加工兴起的施耐德家族中的两个年轻人来到了法国中部的勒克勒佐小镇上,这两个分别叫欧仁?施耐德和阿道夫?施耐德的兄弟,掀开了施耐德公司的篇章。
欧仁和阿道夫选择勒克勒佐小镇来开始他们的事业,是有相当的道理的。如果我们摊开一幅法国地图,在中部偏东的位置可以找到勃艮第大区,这里由于著名的勃艮第葡萄酒而广为人知。而勒克勒佐镇就在这个大区的索恩?卢瓦尔省。
勃艮第大区除了出产著名的葡萄酒之外,还拥有基础颇佳的工业。在它下辖的四个省里,索恩?卢瓦尔省后来成为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这是因为这个省有众多铁矿。在工业革命时代,原料是发展冶铁工业的重要前提。同时,整个区域内煤矿的储量也非常大,这保证了充足的燃料供应。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全欧洲最早的钢铁作坊,其选址正坐落在勒克勒佐镇。
这样的条件使勒克勒佐镇拥有相当的冶金工业基础。不过在施耐德兄弟到来之前,这里的冶金作坊只能生产农具这样的简单产品,所用燃料也局限在木柴,整个冶金工业还处于原始状态。
经过整个家族长期的积累,施耐德兄弟在勒克勒佐镇准备开办的,是一个真正的工业化企业。到达勒克勒佐之后,他们收购了小镇上相当一批作坊式企业,形成了一家公司。接着新建了炼钢用的高炉,而后又开始把大批当时很稀有的技术人员都集中到这里。在1836年当年就实现了辊轧工艺的应用,使得制造复杂形状构件成为可能,之后又实现了薄金属板铸件的量产。
施耐德公司的第一个产品,就是由法国本土生产的蒸汽机车。
在19世纪从事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新事物生产相关的工作,其实与现在从事IT和互联网方面的工作一样时髦。学习过欧洲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在19世纪早期,法国工业革命的最大特点就是渐进和反复。从1825年到1830年,法国工业的年增长率只有1.46%。1832年,全法国的蒸汽机数量只有525台,这意味着从1817年开始,全法国每年只增加22台蒸汽机。因此施耐德兄弟的这一笔投资同样既具有高度的冒险性,又非常激动人心。
而同时,当时在七月王朝的统治下,政治日趋稳定,和平时期市场的需求不断涌出。尤其是蒸汽机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也给勒克勒佐镇上的施耐德公司留出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法国当时高昂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铁路带来的经济效益使政府开始认真考虑蒸汽机车的国产化。此时,能够自主完成蒸汽机车制造的公司,无疑可以直接进入政府视野,确立其在铁路业的优势地位。
在1836年后的3年时间里,施耐德公司不计成本地进行研发和生产,期望通过制造蒸汽机车取得未来市场的核心地位。成果最终体现在1838年,施耐德公司拿出了他们的研发成果之一:一台从零件到组装都完全国产化的蒸汽机车,用媒体的说法是“第一台在法兰西大地上驰骋的法国火车”。
与所有代表爱国主义的成就一样,尽管这辆机车还存在技术缺陷,但依然获得了广泛赞美,媒体不吝于将声名赠送给施耐德兄弟。在政府的支持,以及媒体和国民的关注下,施耐德公司的收益是这样的:1842年法国议会通过《铁路法案》,决定建造6条铁路,许可施耐德公司为其提供铁路所需的全部铁轨,以及配套的蒸汽机车。
公司的前景,一下子变得明朗起来。
公司的管理层对未来显然有着明确的估量。只依靠制造铁轨和蒸汽机车,是不能保证公司在市场上保持优势竞争地位的。我们从勒克勒佐镇上的这家公司所拥有的技术条件也可以看出,它的重工业条件所允许的下游应用产品范围也远不只蒸汽机车这一项。因此,在施耐德兄弟的支持下,公司开始了多维度的探索。一方面通过新产品研发来拓宽新业务,另一方面在制造技术的研究上不惜资本。两者相互促进,极快地将公司的业务范围拓展到更多的领域。
1839年,公司制造出法国第一艘蒸汽机船,很快便得到了军方的青睐。10年后,法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战舰拿破仑号,这一合作为公司日后进入军工领域牵上了线。同时,公司开始了对蒸汽锤的研究,造就了公司在未来数十年里的繁荣。
如果对材料力学缺乏了解,就很难理解蒸汽锤对于金属制造业的重要性。作为原料,生铁或钢是无法满足一些制件的力学要求的,这就产生了更高的工艺需求。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铁匠用锤子不停敲击烧红的铁,以制造出高强度的冷兵器。敲击的过程被称为锻打。它不仅可以改变工件的形状,而且能改善金属的颗粒结构和力学性能。
但是,只凭人力进行锻打,是无法制造大型制件的。因此,蒸汽锤就成为制造大型发动机长轴、活塞杆、大口径炮筒的必要设备。
公司在1843年完成了这一研发任务,蒸汽锤正式投入应用,公司下属的铸造厂的生产效率因此一下子提高了10倍。重要的是,更高技术含量、更高品质的产品成为公司优势地位的可靠保证。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从1843年到1867年,公司一共制造了llO个蒸汽锤,却只保留了26个,其他84个则行销欧洲各处。P17-1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