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大全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0.57
3.5折
¥
59
全新
仅1件
作者石伟坤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0001510
出版时间2011-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1200099357
上书时间2024-11-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一编 易经注解
第二编 易经与中国历史文化
第三编 易经疑难详解
第四编 易经百科
附录一 易经图集
附录二 《易数钩隐图》版本欣赏
内容摘要
《周易》,又名《易经》、《易》,分为“经”、“传”两部分。“经”即《周易古经》,分上、下两篇,大约成书于西周初期;“传”即《易传》,又称《易大传》、《十翼》,大约著成于战国晚期。 《周易大全》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依照版本,对《周易》进行了精心注译,可极大地方便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周易原典。下卷包括“易经与中国历史文化”、“易经疑难详解”,以及易经百科知识问答。为了便于读者深入研究易经文化,《周易大全》还专门搜集众多古版本易典原图,供读者欣赏。另外,编者石伟坤还为有了一定易学基础、希望更好地把握易经文化的读者,附上了一部“四库全书”本《易数钩隐图》,相信会在开拓读者视野、提高其易学水平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主编推荐
《周易大全(珍藏本)(套装上下册)》是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精彩内容
一、伏羲“一画开天” 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手里拿着一块石头或手里拿着一截木棍,开始了战胜自然、求得生存的新旅程。早期智人追逐着猎群向各地迁移,他们一方面逃避着猛兽的袭击,另一方面积极寻找着猎物和能够采集到的植物性食物。武器的发展使人类生存更加容易,各种猛兽已不再是人类的优选威胁,人们此时可以用标枪战胜巨大的猎物。而此时人类仍然摆脱不了自然灾害对生存的威胁,不过通过前辈的各种经验,也懂得了一些防范措施。 弓箭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时,母系氏族公社取代了原来的家族血缘公社,人们的通婚方式由原来的族内血缘婚变为族外群婚。接下来,在中国大地上,一位伟人(也可以称之为神)――伏羲,出现了。 伏羲是距今约一万年左右的人物。在他之前,人类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在这几百万年的历史中,人类积累的知识以口头的方式一代一代承传下来,并且不断创新与发展,成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当然,也有很多知识因一些原始群落的灭绝而没有流传下来)。这些智慧的结晶,成为人类很宝贵的生存指南。 伏羲以前是燧人氏时期,燧人氏部落祖居昆仑山,为古羌戎的一支,发祥于青藏高原羌塘地区。 燧人氏部落已经懂得立圭表观察天象而确定四时,创建历法。所以古昆仑山又名日月山,即观测日月之山,昆仑山上立天柱以观天故名柱州。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中说,燧人氏的时代有巨人生活在雷泽一带,华胥氏的脚踩到巨人在地上留下的脚印,便有了身孕,在古代成纪这个地方,生下了伏羲。这便是伏羲出生的传说。伏羲长大后,以其出众的才华,在众部落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伟大的。从此,人类历史进入了伏羲时代。据考证,我国公元前7724至公元前5008年被称为伏羲时期,这个时代既包括伏羲氏、女娲氏的母亲系统氏族群体,又包括伏羲氏、女娲氏氏族群体及伏羲二世、伏羲三世等伏羲氏族的不同阶段,所以大约前后延续了2700年到3000年左右。如果说燧人氏时代是为伏羲文明奠定基础的时代,那么伏羲时代则为我们华夏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奠定了基础。伏羲不但很好地继承了前人的宝贵经验及科学成就,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明与创新,所以伏羲文化开创了我国文明的先河。 伏羲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明了八卦,并创立了六十四卦历法,确立了元日,使人们有了更准确的作息时间。八卦历法融计数、卜筮及生产等为一体,就相当于古代的老黄历。与黄历不同的是,黄历上面记录着一年365天的吉凶祸福,人们可以根据这些记录而选择各种重大活动的适宜日期;而八卦历法却没有这些记录,它是灵活的,每日的吉凶都记在氏族首领的脑子里,并且这里面既包含着前人的宝贵经验,又包含着新的理论依据,它是辩证的占卜。 八卦历法的占卜是灵活的,是辩证推理的,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举个例子来说吧,在春天,伏羲根据前人的经验,再结合当前天象与地理的阴阳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八卦占卜所给出的提示,确定氏族在春天的生产任务。于是让一部分人到指定的方位去捕鱼,一部分人到指定的地方去种植。结果,捕鱼的人果然捕到了许多鱼;过些日子,发现种下的种子也长出了嫩芽。各个氏族见伏羲的占卜灵验,能够给大家带来丰富的食物,能够逃避凶害,自然也就拥护这位首领。如果伏羲用自己的八卦历法不能给各个氏族带来好处,只是装神弄鬼的巫术,结果捕鱼的人一条鱼也没捕到,种地的人发现种子在地里全烂掉了,那么这个部落酋长又怎么能够得到大家的拥护呢?这个部落又怎么能够不被历史所淘汰呢? 上古时期的人,一般都懂得天文知识。因为我们的祖先在没有学会控制火之前,每天夜里看到的光亮只有天上的星辰。经过长期观察,他们掌握了天象与地理变化的规律,掌握了天象与天气变化的规律,掌握了天象与吉凶变化的规律。这些知识一代代传下来,并且一代代地不断创新,到了母系氏族社会,已经形成了一套颇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懂天文识地理,是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学会的知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很多的人不需要这些知识也可以生存下去,于是这些知识便显得不是很重要了。这正是后来很多人不懂天文与地理的原因。比如现在的人,能说出二十八宿的人恐怕不多。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这些知识与生存关系不大.,现代人的生存方式与上古时代的人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有的人只要能把几首歌唱好,便能得到令人羡慕的收入。可是在上古时期,唱两首好歌可能更容易吸引异性与自己交媾,但要想凭这个生存’,恐怕还不够。 其实我国古人对龙的崇拜,也源于对天象的观察。古人很早发现的节气是夏至日,所以新年的开始是从夏至日开始的。彝族人的火把节其实就是源于古人庆贺新年的风俗。可能是一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古人就发现东方的天空有龙的形象,这个“龙”就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中秋过后,夜空只能见到七宿中的心、尾、箕三宿,冬天则有效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古人认为是天上的龙给人们带来了这个美好的季节,龙是保护人的神。正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古人于是将地上与龙的形象相似的动物都称之为龙。于是龙便成为中国很难解释清楚的一种图腾。如许慎《说文解字》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天而潜渊。”文中似乎描述的是东方苍龙七宿,可是它又“能细能巨,能短能长”,多少有些让人费解。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