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寄生虫学(第3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医学寄生虫学(第3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97 5.5折 36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殷国荣 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76841

出版时间2010-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11684710

上书时间2024-11-24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1篇 总论
第1章 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
第1节 寄生现象
一、片利共生
二、互利共生
三、寄生
第2节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
一、寄生虫生活史与感染阶段
二、寄生虫的类别
三、宿主的类别
第3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第2章 寄生虫生物学
第1节 寄生虫的进化
一、寄生虫的前适应
二、寄生虫的适应性变化
第2节 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
一、寄生虫的营养
二、寄生虫的代谢
第3节 寄生虫的分类与命名
一、寄生虫的分类
二、寄生虫的命名

第3章 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
第1节 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概念
第2节 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
一、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
二、多寄生现象
三、异位寄生
四、幼虫移行症
五、动物源性寄生虫病

第4章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第1节 寄生虫抗原的特点
一、寄生虫抗原的复杂性
二、寄生虫抗原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三、寄生虫抗原的应用
第2节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类型
一、固有免疫
二、适应性免疫
三、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联系
第3节 免疫应答过程
一、抗原的处理与提呈
二、T细胞活化与细胞因子的产生
三、免疫效应
第4节 免疫逃避与超敏反应
一、免疫逃避
二、超敏反应

第5章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第1节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一、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三、易感人群
第2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与影响因素
一、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第3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
一、全球寄生虫病流行情况
二、正在出现的寄生虫病
三、我国寄生虫病流行情况
四、我国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与趋势
五、寄生虫病对社会经济与发展的影响
第4节 寄生虫病的防治
一、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二、寄生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第2篇 医学蠕虫
第6章 线形动物门(线虫)
第1节 线虫概论
第2节 似蚓蛔线虫
第3节 毛首鞭形线虫
第4节 蠕形住肠线虫
第5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第6节 粪类圆线虫
第7节 旋毛形线虫
第8节 丝虫
一、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
二、旋盘尾线虫
三、罗阿罗阿线虫
第9节 广州管圆线虫
第10节 其它人体寄生线虫
一、结膜吸吮线虫
二、美丽筒线虫
三、东方毛圆线虫
四、棘颚口线虫
五、艾氏小杆线虫
六、麦地那龙线虫
七、异尖线虫
八、兽比翼线虫

第7章 扁形动物门I(吸虫)
第1节 吸虫概论
第2节 华支睾吸虫
第3节 布氏姜片吸虫
第4节 并殖吸虫
一、卫氏并殖吸虫
二、斯氏并殖吸虫
第5节 裂体吸虫
一、日本裂体吸虫
二、寄生人体的其它血吸虫
三、毛毕吸虫和东毕吸虫
第6节 寄生人体的其它吸虫
一、肝片形吸虫
二、异形吸虫
三、棘口吸虫

第8章 扁形动物门Ⅱ(绦虫)
第1节 绦虫概论
第2节 链状带绦虫
第3节 肥胖带绦虫
第4节 细粒棘球绦虫
第5节 多房棘球绦虫
第6节 微小膜壳绦虫
第7节 缩小膜壳绦虫
第8节 曼氏迭宫绦虫
第9节 其它人体寄生绦虫
一、阔节 裂头绦虫
二、克氏假裸头绦虫
三、犬复孔绦虫
四、亚洲带绦虫
五、西里伯瑞列绦虫
六、线中殖孔绦虫
七、司氏伯特绦虫

第9章 棘颚门
第1节 猪巨吻棘头虫
第2节 念珠棘头虫

第3篇 医学原虫
第10章 医学原虫概论
第1节 形态与生理特点
第2节 生活史类型与致病特点
第3节 医学原虫的分类

第11章 阿米巴门
第1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
第2节 棘阿米巴
第3节 消化道其它阿米巴
一、结肠内阿米巴
二、迪斯帕内阿米巴
三、哈氏内阿米巴
四、齿龈内阿米巴
五、莫西科夫斯基内阿米巴
六、波列基(夏氏)内阿米巴
七、微小内蜒阿米巴
八、布氏嗜碘阿米巴

第12章 眼虫门(鞭毛虫)
第1节 杜氏利什曼原虫
第2节 锥虫
一、布氏冈比亚锥虫与布氏罗得西亚锥虫
二、克氏锥虫

第13章 后滴门(肠鞭毛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

第14章 副基体门(鞭毛虫)
第1节 阴道毛滴虫
第2节 寄生人体的其它毛滴虫
一、人五毛滴虫(人毛滴虫)
二、口腔毛滴虫
三、脆弱双核阿米巴
四、蠊缨滴虫

第15章 透色动物门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

第16章 孢子虫门
第1节 疟原虫
第2节 刚地弓形虫
第3节 隐孢子虫
第4节 寄生人体的其它孢子虫
一、贝氏等孢球虫
二、环孢子虫
三、肉孢子虫
四、巴贝西虫

第17章 纤毛虫门
结肠小袋纤毛虫

第18章 双环门
人芽囊原虫

第4篇 医学节 肢动物
第19章 医学节 肢动物概论
第1节 医学节 肢动物的特征与分类
一、节 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医学节 肢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2节 医学节 肢动物对人类的危害
一、直接危害
二、间接危害
三、节 肢动物与生物武器
第3节 医学节 肢动物的防治

第20章 昆虫纲
第1节 昆虫纲概论
第2节 蚊
第3节 蝇
第4节 白蛉
第5节 蚤
第6节 虱
第7节 臭虫
第8节 蜚蠊
第9节 其它医学昆虫
一、蠓
二、蚋
三、虻

第21章 蛛形纲
第1节 蛛形纲概论
第2节 硬蜱
第3节 软蜱
第4节 恙螨
第5节 疥螨
第6节 蠕形螨
第7节 其它致病螨
一、革螨
二、尘螨
三、粉螨

第5篇 实验诊断技术
第22章 病原学检查技术
第1节 粪便检查
一、直接涂片法
二、加藤厚涂片法
三、改良加藤厚涂片法
四、浓聚法
五、幼虫孵化法
六、肛门拭子法
七、淘虫检查及孕节 检查法
第2节 血液检查
一、疟原虫检查
二、微丝蚴的检查
第3节 排泄物与分泌物检查
一、痰液和肺部病变抽出液检查
二、十二指肠液及胆汁检查
三、尿液和鞘膜积液检查
四、阴道分泌物及前列腺液检查
五、脑脊液检查
第4节 活组织检查
一、皮肤、皮下及肌肉检查
二、淋巴结及骨髓检查
三、肝组织检查
四、结肠、直肠黏膜检查
第5节 动物接种与体外培养
一、弓形虫接种检查
二、杜氏利什曼原虫接种检查
三、阴道毛滴虫体外培养
四、隐孢子虫体外培养
第23章 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第1节 常用免疫学检测方法
一、染色试验
二、环卵沉淀试验
三、尾蚴膜反应
四、后尾蚴膜反应
五、环蚴沉淀试验
六、皮内试验
七、凝集试验
八、沉淀试验
九、补体结合试验
十、免疫荧光法
十一、酶免疫测定
十二、免疫金银染色法
十三、放射免疫测定
第2节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一、核酸分子探针检测技术
二、聚合酶链反应
三、单克隆抗体技术
四、基因芯片及核酸微数组技术
五、DNA测序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I 抗寄生虫药物
一、广谱驱肠虫药
二、驱钩虫、蛔虫、蛲虫、绦虫药
三、抗丝虫药
四、抗血吸虫药
五、抗肺吸虫、肝片吸虫药
六、驱绦虫药
七、抗阿米巴药
八、抗滴虫药
九、抗利什曼原虫、锥虫药
十、抗疟药
十一、抗皮肤寄生虫药
附录Ⅱ 卫生杀虫剂简介
一、有机氯类杀虫剂
二、有机磷类杀虫剂
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四、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五、昆虫生长调节 剂
六、生物杀虫剂
七、杂环类杀虫剂
八、昆虫驱避剂
附录Ⅲ 医学寄生虫学常用网站
一、综合性网站
二、专业性网站
三、寄生虫学数据库
四、寄生虫图片资源
五、寄生虫学期刊
六、寄生虫学中文网站
中英文索引
彩图 

内容摘要
《医学寄生虫学(第3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采用国际新的cox生物学分类系统,共5篇23章,依据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和长学制培养计划,结合国情重点阐述了我国常见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和重要病媒节肢动物,收录了我国少见但具有潜在威胁的人体寄生虫,共计100余种。《医学寄生虫学(第3版)》较系统地介绍了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技术。为配合双语教学的开展,主要名词概念和重要虫种的生活史采用中、英文双语表达,插图新颖、实用,并用中、英文标注。以附录的形式介绍了常用抗寄生虫药69种。卫生杀虫剂34种,提供了90个常用国内外寄生虫相关网址。全书采用双色印刷,附彩图4幅。
本教材适合于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和长学制学生使用,也是医药卫生专业教师、临床医护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主编推荐
《医学寄生虫学(第3版)》供临床、预防、基础、口腔、麻醉、影像、药学、检验、护理、法医等专业使用。 

精彩内容
    2.生理与代谢方式的改变 寄生生活可导致寄生虫的生物化学变化,失去自生生活生物常见的某些代谢途径是最有意义的适应之一。寄生虫不再合成某些必需的细胞成分,而从宿主获得。寄生虫(如寄生人体的利什曼原虫和锥虫、溶组织内阿米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和大部分蠕虫)和宿主的代谢途径明显不同,寄生虫和宿主之间的这些差异可为有重要意义的化学治疗提供依据。
    
肠道寄生虫最显著的适应性变化是失去在自生生活方式中常见的有氧代谢,在肠道氧压近于零的环境中,曾是自生生活阶段主要能量来源的三羧酸循环因缺氧而难以进行,而转变为糖酵解提供能量。
    
3.特化与加强侵入机制 寄生虫为增强侵入宿主的机会,特化与强化其侵入宿主或组织的机制,例如: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有助于侵入肠黏膜的蛋白水解酶,而共栖型的结肠内阿米巴却没有此酶;血吸虫尾蚴能借助前端的穿刺腺分泌的酶消化皮肤,侵入宿主;微小膜壳绦虫六钩蚴借助于6个小钩穿人肠黏膜。
    
4.繁殖能力增强 与相应的自生生活生物相反,为了繁衍的需要,大部分后生动物寄生虫(包括成虫和幼虫)繁殖能力增强,特别是吸虫和绦虫的生殖系统变得极为发达,吸虫成虫和绦虫每一成节都有1套雌、雄生殖系统,并几乎占据虫体和节片的大部分空间。
    
一个虫卵成功地感染新宿主的机会通常很小,成功完成生活史就更难。如果一个寄生虫卵或幼虫成功感染中间宿主,其下一代幼虫阶段可在此宿主体内发育、繁殖,最终产生许多能感染终宿主或第二中间宿主的感染期幼虫,这显然有利于寄生虫繁衍,吸虫和许多绦虫常有这种幼体增殖现象。另外,吸虫不仅有有性生殖,而且还有无性生殖,这种需要有性与无性生殖交替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称世代交替(altemation of generations),有些寄生原生动物(如疟原虫)生活史也有此现象。寄生虫增加繁殖潜力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产出大量虫卵,如每条似蚓蛔线虫雌虫每天产20万个虫卵,持续几个月。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