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饲用微生物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饲用微生物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92.95 4.7折 19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佟建明 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233287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98元

货号1201975843

上书时间2024-11-24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佟建明,1978-1985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5-1999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饲料添加剂研究,曾主持完成“饲用抗生素研究”和“生物饲料添加剂研究”等多项国家课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微生物及酶制剂工作组组长,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饲用微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绪论
  一、饲用微生物定义
  二、饲用微生物的主要功能
  三、饲用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四、饲用微生物与益生元
  五、饲用微生物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微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微生物学发展
  第二节  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细胞结构特点
    一、原核微生物
    二、真核微生物
  第三节  微生物营养
    一、微生物的营养需求
    二、培养基
    三、细胞吸收营养物质
  第四节  微生物代谢
    一、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二、微生物代谢的调节
    三、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第五节  微生物的生长
    一、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二、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及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
  第六节  微生物遗传
    一、微生物遗传基础
    二、基因突变
    三、基因转移及重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微生态学基础
  第一节  微生态空间
    一、动物微生态空间的概念
    二、动物微生态空间层次
    三、动物微生态组织层次
  第二节  动物微生态动力学
    一、微生态演替
    二、宿主转换
    三、定位转移
  第三节  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一、微生物种群内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二、微生物种群间的关系
  第四节  常居微生物群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一、宿主对常居菌群的免疫应答
    二、常居菌群对动物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三、微生物对宿主的营养作用
    四、常居菌群对宿主免疫功能的调节
    五、原籍菌群的抗感染作用
    六、常居菌群的药理作用
  第五节  动物机体微生态平衡
    一、微生态平衡的概念
    二、微生态平衡的相对性
    三、对微生态平衡的评价
    四、影响微生态平衡的因素
  第六节  动物机体微生态失调
    一、动物机体微生态失调的概念
    二、动物机体微生态失调的分类
    三、导致微生态失调的因素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饲用微生物的功能与应用
  第一节  饲用微生物的功能
    一、调节消化道微生态平衡
    二、调节宿主营养代谢
    三、调节宿主免疫机能
  第二节  饲用微生物的应用
    一、在养禽上的应用
    二、在养猪上的应用
    三、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
    四、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饲用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观察方法
    一、光镜和电镜观察
    二、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第二节  生物量的测定
    一、细菌数的测定方法
    二、细胞物质的测定方法
  第三节  纯培养技术
    一、无菌技术
    二、纯培养技术
    三、选择纯培养
  第四节  肠道菌群的分析方法
    一、肠道菌群的分离和培养技术
    二、肠道菌群组成的分析技术
  第五节  饲用微生物的筛选和设计
    一、饲用微生物的筛选
    二、饲用微生物的设计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饲用微生物制品与生产
  第一节  饲用微生物制品
    一、乳酸菌制品
    二、双歧杆菌制品
    三、芽孢杆菌制品
    四、真菌制品
    五、光合细菌制品
  第二节  饲用微生物制品的生产
    一、种子培养
    二、发酵生产
    三、发酵产品的后处理
  第三节  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一、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的有效性
    二、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的管理和安全性评价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饲用微生物菌种及特性
  第一节  丙酸杆菌属
    一、一般属性
    二、主要用途
    三、可用菌种
  第二节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一、一般属性
    二、主要用途
    三、可用菌种
  第三节  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
    一、一般属性
    二、主要用途
    三、可用菌种
  第四节  拟杆菌属(Bacteroides)
    一、一般属性
    二、主要用途
    三、可用菌种
  第五节  片球菌属(Pediococcus)
    一、一般属性
    二、主要用途
    三、可用菌种
  第六节  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一、一般属性
    二、主要用途
    三、可用菌种
  第七节  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一、一般属性
    二、主要用途
    三、可用菌种
  第八节  芽孢杆菌属(Bacillus)
    一、一般属性
    二、主要用途
    三、可用菌种
  第九节  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
    一、一般属性
    二、主要用途
    三、可用菌种
  第十节  假丝酵母属(Candida)
    一、一般属性
    二、主要用途
    三、可用菌种
  第十一节  酵母属(Sacchromyces)
    一、一般属性
    二、主要用途
    三、可用菌种
  第十二节  曲霉属(Aspergillus)
    一、一般属性
    二、主要用途
    三、可用菌种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系统介绍了微生物的观察和检测的方法,详细介绍了饲用微生物研究、生产和应用的有关技术,对已基本明确的功能及其机理进行深入描述,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系统了解饲用微生物,为研究人员、生产者和使用者在实际工作中提供科学帮助,有利克服瓶颈问题,促进饲用微生物产业的发展。本书系统介绍了微生物的观察和检测的方法,详细介绍了饲用微生物研究、生产和应用的有关技术,对已基本明确的功能及其机理进行深入描述,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系统了解饲用微生物,为研究人员、生产者和使用者在实际工作中提供科学帮助,有利克服瓶颈问题,促进饲用微生物产业的发展。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