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动与分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变动与分裂 "二战"后初期印尼苏门答腊北部华侨华人社会研究(1945-1958)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70.35 6.1折 116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刘波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42391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6元

货号1201906807

上书时间2024-11-2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刘波,男,1983年5月生,河南周口人,2003年考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7年获得山东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08年考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攻明清海外华人与贸易研究,师从明史有名学者博士生导师晁中辰先生,2011年获得山东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13年考入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师从东南亚华人问题研究有名学者博士生导师施雪琴教授,主攻印尼华人社会研究。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目的和选题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思考
一  相关内容的研究
二  相关主题与方法的研究
第三节  本书的史料来源
一  史料主要来源
二  方法
三  创新
四  时间、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华人在苏北的生存环境
节  苏北的地理、民族、历史及与华人的关系
一  苏北的地理与种植园经济的形成关系
二  主要土著及与华侨华人的关系
三  荷兰的占领及统治问题
第二节  苏东的兴起
一  苏东种植园的出现及原因
二  苏东在荷属东印度的地位
三  “二战”前种植园劳工族群的变化及原因
第三节  “二战”前苏北的社会特征及对华人的影响
第三章  苏北华人分布的变动与商业网络的形成
节  “二战”前苏北华侨的生存状态
一  苏东华侨的数量、分布和职业
二  亚齐和打板奴里华侨的数量、分布和职业
第二节  “二战”后初期苏北华人的变动
一  苏北政治的变动
二  苏北华人国籍的变动与估算
三  苏北华人农村带的出现及衰落原因
第三节  “二战”后初期苏北华人商业网络的形成
一  苏东海岸线华人的扩张
二  零星存在的打板奴里华人
三  亚齐华人的萎缩与聚迁
第四节  “二战”后华人商业网络形成的影响
第四章  “二战”后初期苏北城市化下华人事业的发展
节  苏北城市化下工商业的发展
一  苏北城市化的状况
二  苏北城市化之因
三  苏北城市化对华人工商业的影响
第二节  城市化背景下华人社团的发展
一  苏北各地社团发展的总况
二  棉兰社团的发展历程
三  战后侨校发展的热潮与形成因素
第三节  战后华人公益事业发展中的变化与问题
一  社团慈善事业的变化与问题
二  华校资源紧张与解决办法
三  社团侨校经费的募捐与华人传统文化的互动
第四节  “二战”后城市化下华人事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二战”后苏北华社的政治认同分化与教训
节  国共两党对苏北华社的经营与评价
一  1945年之前右派势力在苏北的经营和存在的问题
二  “二战”前左派人士在苏北活动的成绩与局限
第二节  “二战”后左右派领导机构的变化与发展
一  “二战”后苏北左派领导机构的建立与力量扩展模式
二  “二战”后右派的领导机构与问题
第三节  苏北华社的分裂与内因
一  战后棉兰华侨华人社团政治属性的变动
二  苏北华社分裂、政治认同分化的内因
第四节  “二战”后苏北华社政治认同分化的特征与教训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深入分析苏岛40、50年代原始报纸为依据,在探讨印尼苏北地理与经济结构形成、历史、主体民族与华人关系的基础上,对战后初期苏北华人的聚居、商业网络形成、华人与主体民族职业竞争、华人社会慈善、文教事业的新变化与华人文化传统的互动、华人政治认同分化实质等问题,提出了独特的看法。文章还细致地从报纸中析出千余种华人社团基本信息,还原了二战后初期苏北华社发展的繁荣局面,对丰富发展印尼外岛华人社会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