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蕉优质生产技术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4.19
3.9折
¥
36
全新
仅1件
作者黄丽娜,魏守兴 主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33255
出版时间2017-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1201657084
上书时间2024-11-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一、发展香蕉生产的意义
二、香蕉栽培历史及地理分布
三、香蕉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章 香蕉枯萎病及防治研究
一、香蕉枯萎病症状特点
二、香蕉枯萎病发生现状
三、香蕉枯萎病防治现状
第三章 我国香蕉抗枯萎病品种选育及主要品种
一、香蕉抗枯萎病品种抗病机理及选育
二、香蕉抗枯萎病主要品种
三、宝岛蕉选育及分布
第四章 宝岛蕉种苗繁殖技术
一、宝岛蕉吸芽分株繁殖
二、宝岛蕉地下茎切块繁殖
三、种苗组织培养技术
四、宝岛蕉假植苗育苗技术
第五章 宝岛蕉生长发育规律
一、根系生长发育规律
二、茎生长发育规律
三、叶生长发育规律
四、花和果实生长发育规律
第六章 宝岛蕉高效栽培技术
一、宝岛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二、蕉园的建立
三、种植技术
四、蕉园土壤管理
五、蕉园施肥
六、树体管理与花果护理
第七章 宝岛蕉病虫害综合防治
一、宝岛蕉病害的识别及防治
二、主要虫害防治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第八章 宝岛蕉果实采收、贮运保鲜及催熟技术
一、果实采收
二、果实包装
三、果实贮藏保鲜
四、果实催熟技术
第九章 宝岛蕉自然灾害的预防及灾后管理
一、寒害
二、风害
三、涝害
四、旱害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我国的香蕉产业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正在向规模化、产业化和效益化的方向发展。中国香蕉产业发展迅猛,发展空间较大,未来一段时期还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总体上说,中国香蕉产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偏低,企业规模小且分散。产业内部也存在着种植结构不尽合理、标准化程度不高、保鲜综合处理不足等突出问题,整个产业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其发展不断受到靠前外各种因素冲击,制约着我国香蕉产业的发展。
精彩内容
前言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简称“热区”),指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中国台湾等省区(约北纬18°~24°),以及云南、贵州、四川的干热河谷区域。该区域土地总面积4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是我国热带水果发展的沃土和根源。热区农业明显特征之一是光、热、水资源充沛,土壤肥沃,四季常绿,全年都能满足作物的生长,是发展热带水果的最佳区域。香蕉、芒果、荔枝和菠萝作为热区四大佳果,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是典型的高效特色农业。尤其香蕉作为全球鲜销量最大的水果,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热带水果,位居世界四大名果之列。改革开放30多年来,香蕉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热带农业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南方热区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生活在热带地区16亿人民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香蕉作为一种单子叶草本植物,属芭蕉科芭蕉属,为世界上热带亚热带重要鲜果树种之一,不仅是世界农业中的支柱性产业,也是世界贸易中的大宗水果。香蕉香甜可口,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茎、花、果、根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香蕉甚至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全球第4大的主食农作物。因此可见,香蕉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农业生产中更是如此。中国是香蕉的原产地之一,有3000多年的香蕉栽培历史。我国香蕉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海南、广东、云南、福建、中国台湾等省(市、自治区),四川、贵州南部也有少量栽培。我国香蕉产业经过近50年的持续发展,2011年全国栽培面积达到 4033万公顷,居世界第5位,总产量达1 0705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005%,成为全球产量仅次于印度的香蕉生产大国。香蕉种植业已发展为我国华南诸省农业结构调整中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高效经济作物。目前我国香蕉产业基本形成了几大优势区域,优势区域内香蕉产业发展带动了诸如农药、化肥、有机肥供应、包装材料生产、运输配套、储存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以香蕉果品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我国的香蕉产业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正在向规模化、产业化和效益化的方向发展。中国香蕉产业发展迅猛,发展空间较大,未来一段时期还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总体上说,中国香蕉产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偏低,企业规模小且分散,产业内部也存在着种植结构不尽合理、标准化程度不高、保鲜综合处理不足等突出问题,整个产业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其发展不断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冲击,制约着我国香蕉产业的发展。在这些冲击因素中,香蕉病害的危害也日益严重,尤其香蕉枯萎病已经给我国及世界的香蕉生产带来极大威胁。香蕉枯萎病又称巴拿马病、黄叶病,是一种毁灭性维管束系统性的病害,其病原菌为古巴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属于半知菌,为古巴专化型,是一种土壤习居菌。该病害现广泛分布于南太平洋、亚洲、澳大利亚、非洲、及美洲热带的香蕉产区,我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和我国台湾等省区也有分布。感染香蕉枯萎病的蕉园,轻则减产,重则香蕉成片枯黄、甚至死亡,造成香蕉绝产;我国不少传统植蕉区不得不改种其他作物。香蕉枯萎病是真菌性病害,通过土壤、灌溉水流动和染病吸芽繁殖材料进行传播。目前,香蕉栽培种多属于三倍体,主要以无性繁殖延续后代,丧失遗传多样性,使其逐渐丧失抵抗病害的能力。目前有许多控制枯萎病的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措施,如改良土壤理化性质,配合水旱轮作等效果显著,但需花费大量的劳力和财力。选育并科学利用抗枯萎病香蕉品种是最经济、最有效控制枯萎病的可持续策略。国内外相继开展了香蕉抗病育种及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宝岛蕉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2002年从我国台湾引进,经多年的试种,从田间表现优良的单株中挖取吸芽不断进行组培驯化,获得了品种认定,并成为“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我国香蕉产业技术体系主推的抗枯萎病品种之一。宝岛蕉作为目前中国抗香蕉枯萎病品种选育的主要母本来源,因其高产、优质、稳定,现已成为农业部在枯萎病疫区主推的香蕉品种,在中国香蕉疫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有逐步取代其他抗枯萎病品种的趋势。本书以宝岛蕉优质生产技术为核心内容,在多年来本单位关于香蕉研究、生产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香蕉抗枯萎病品种选育、香蕉种苗繁殖及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治等相关技术,并参考生产实践的田间管理措施,编写了宝岛蕉水肥、农药管理工作月历表。具体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概述(魏守兴撰写);第二章香蕉枯萎病及防治研究(漆艳香、张欣撰写);第三章我国香蕉抗枯萎病品种选育及主要品种(魏守兴、张欣撰写);第四章宝岛蕉种苗繁殖技术(魏军亚、谢子四、马小东撰写);第五章宝岛蕉生长发育规律(黄丽娜撰写);第六章宝岛蕉高效栽培技术(魏守兴,黄丽娜撰写);第七章宝岛蕉病虫害综合防治(曾凡云、张欣撰写);第八章宝岛蕉果实采收、贮运保鲜及催熟技术(胡美娇撰写);第九章宝岛蕉自然灾害的预防及灾后管理(黄丽娜撰写)。黄丽娜负责本书整体框架的构建及最后的审稿、校对。在此书出版之际,作者对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提供的资助深表谢意!虽然作者进行了宝岛蕉品种的选育、审(认)定及大田生产等工作,并通过该书试图系统地介绍宝岛蕉优质生产技术,但受研究和认识水平所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和同行不吝指正,以便提高我国香蕉抗枯萎病品种宝岛蕉的研究水平。作者2017年7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