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5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6.89
5.9折
¥
79
全新
仅1件
作者周文夫 主编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68532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1201022967
上书时间2024-11-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周文夫,男,1954年6月生,河北省滦南县人,1973年2月参加工作,1975年6月入党,1982年初毕业于河北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经济学教授。现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中共河北省委讲师团主任、省邓研中心主任,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一副主席。第七届、第八届中共河北省委委员,政协河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会长。
30多年来,周文夫在理论教学研究和地方领导工作中,对经济和党建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他主持的“河北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建设路径选择”、“构建河北现代产业体系研究”、“河北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问题研究”、“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河北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研究”等重大课题,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肯定和采纳,为领导决策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他紧密结合自己地方工作实际,选定邯郸农村基层“一制三化”工作运行机制、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等专题,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指导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肯定。中共中央组织部还专门发文向全国推广邯郸农村“一制三化”经验,邯郸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省试点)在全国引起积极反响。
迄今,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杂志、《中国改革日报》、《中国监察》、《新华文摘》、《瞭望》及《河北日报》、《河北学刊》等国家级或省级学术理论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独著或主编、参编论著20余本,公开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教程累计300余万字。主要代表作:专著,《基础·运行·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1997年);论文,《论失业及适度失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中的意义》(1988年)、《战略·速度·举措——关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1997年)、《西柏坡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经验与启示》(2013年)。1988年12月获全国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讨论会入选论文奖,应邀赴京出席全国理论讨论会;获得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等多项奖励。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应邀赴京参加了全国教师节庆祝表彰活动;1992年被省政府批准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7年度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Ⅰ总报告
12014~2015年河北省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22014~2015年河北省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Ⅱ经济篇
32014~2015年河北省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4河北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与优化路径
5河北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路径与促进机制研究
6加快提升河北省重点海洋产业竞争力研究
7河北省各个时期的重点建设项目及其投资效果研究
8河北省大气污染治理的就业效应分析及政策应对
9京张联合申办冬奥会背景下张家口奥运经济发展研究
10提高河北省民营经济政策执行力研究
Ⅲ社会篇
112014年河北法治发展状况及2015年展望
122014年河北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发展报告
13河北省社会矛盾状况及预防、化解机制建设
14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邻避事件及应对经验--基于对河北几起典型邻避案例的分析
152014年河北人才发展报告--以人才工作创新铺就河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
16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引用京津人才的思路与对策
17河北省就业形势趋势分析及促进对策研究报告
18城乡青年创业意愿调查与思考--基于河北省的调研
19河北省大气环境治理中社会协同状况与改善对策
Ⅳ案例篇
20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重要启示
21传承弘扬农耕文化发展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河北威县土布文化产业创意发展思路
内容摘要
本书针对河北省全面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经济运行、产业转型、农村改革、环境治理、社会发展、法治建设、区域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为河北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精彩内容
(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而河北多年来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脱节,暴露出体制机制和研发创新服务方面的诸多问题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包含了企业、行业领域和产业集群(基地)技术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抓好企业、产业基地和行业层面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科技应用推广、部分服务业创新发展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推动作用;对于破解长期以来河北省传统资源型工业调整不动、传统农业的技术和品牌突破无起色、传统服务业换代升级缓慢等“老大难”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多年来,河北省科技创新不尽如人意。回顾河北省科技领域的发展历程,审视当前发展现状,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平静中逐步“衰弱”,科技创新的绝大多数指标长期徘徊在全国中下游的位次,并且,近年来有继续后退的趋势。第二,河北省的经济社会发犀始终没有形成“依靠科技创新支撑”的局面,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低,直至目前还没有真正尝到科技创新所带来的足以立省、立市的“大果实”。第三,全省上下已经逐渐适应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脱节”的现象,科技工作“末位意识”和“有没有科技支撑无所谓”的观念深入人心,“口头上重视、思想上忽视、行动上无视”已成为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的共识。第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似乎只依靠“科技管理部门”,抓科技创新的方式局限于“会议传达、文件落实、要足经费、立项评审”。
上述现象暴露出河北在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体制机制和创新支撑及服务方面的诸多问题。
第一,体制机制障碍方面的问题。我们常说,中国人宁可把聪明才智用在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上,也不愿发明创造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这其中.一方面有造假的综合成本过低、容易获利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我国目前在企事业财务、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制度设计上是不鼓励技术创新和研发的,这也成为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中国“特色”。比如,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科研人员的发明创新和科研活动,都规定了在日常工资以外取得额外报酬的权利,反映在财务管理制度上就是研发经费的预算和支出首先规定了对研发人员极高的劳务报酬及津贴补助,其次才是课题研发过程中的活动支出和采购支出。而我国的国有企业和国有科研单位的研发、技术创新等行为,其科研经费支出并没有按照科研创新的职业特点来设计,而是泛泛地将这些研发支出等同于行政机关、一般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其规定不允许科研人员及其科技创新行为获得工资以外的劳务报酬,只能待科研成果获奖后,才能给予获奖成果支付极少的、象征性的奖金给予鼓励。这种不承认发明创造需要得到工资以外报酬的财务管理制度极大地挫伤了国有单位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至今仍未得到纠正和改进,从而导致我国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绝大多数流失到了国外,为发达国家技术创新效力,或流失到国内的外资企业,为外国公司技术创新增添发明专利。河北省在执行国家约束性制度时往往比其他省份更加“尽心尽力”,从而导致河北很难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第二,研发创新的支持与服务方面的问题。河北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之所以不强。产业发展处于知识链低端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其关键原因在于没有很好地解决共性技术创新问题,无法实现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跨越,因而难以支撑产业升级发展。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