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范汝梅,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小学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先后荣获东城区优秀青年教师、东城区音乐学科教学标兵、东城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东城区人民教师、北京市优秀音乐教师、北京市级音乐学科骨干教师、北京市音乐学科带头人等称号。2001年进入新课程改革教材编写组,参加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音乐》第一至十二册教材和教师用书的编写,还被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聘为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音乐实验教材培训团专家,到安徽、湖北、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为当地的音乐教师做教材培训,受训教师达4000余人。出版专著有《灵韵流转》《文化与音乐教学》等。
目录
第一篇 追录教育梦想
第1节 结缘——当爱好与职业相遇
一、普师班里的“音乐苗子”
二、东师附小:人生第一个平台
三、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第2节 机遇——沿着梦想“拾级而上”
一、在“教学评优”中崭露头角
二、备赛北京市音乐学科教学大赛
三、进入新课改教材编写组
四、从“课堂教学”到“教学管理”的转身
第3节 圆梦——圆人之梦亦圆己梦
一、先进的理念为梦想指引方向
二、和谐的团队为梦想提供助力
三、领导的支持让梦想插上翅膀
理念篇 回归音乐本体
第1节 审美:音乐教育的核心
一、音乐本体视野下的审美教育
二、多元文化情境中的审美教育
三、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
四、多种手段促进学生审美体验
第2节 兴趣:走进音乐的动力
一、自主学习,体验成功
二、修炼内功,情感交融
三、尊重差异,关注需求
四、遵循规律,摈弃功利
第3节 “双基”:课堂教学的根本
一、钟摆现象:课程改革的两极
二、课堂教学:落实“双基”主阵地
三、教学创新:“双基”教学显智慧
四、隐性课程:社团文化展魅力
第4节 育人:音乐教育的旨归
一、以乐怡情,奠基一生
二、以美启智,全面发展
三、润物无声,育人无痕
四、尊重差异,和谐育人
……
实践篇 营造快乐课堂
管理篇 激发团队智慧
内容摘要
作者以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深切地感悟到:音乐课堂必须着眼“双基”教学与兴趣培养的和谐统一,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觉自愿地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积极地参与、体验音乐,享受音乐的美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为音乐所吸引,为音乐而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主编推荐
·孩子喜欢什么样的音乐世界?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音乐课堂?
·音乐对孩子成长意味着什么?
·音乐教师应该如何感染孩子?
精彩内容
史家小学的乐团成立于1996年,学校聘请的校外专家和教师负责乐团的全部工作,开始时史家小学的教师只是配合管理和后勤保障,并没有实质参与管理。参与乐团工作的孙蒲远老师找到我,鼓励我参与乐团的工作,希望我能改变乐团的状态。客观地说,由于没有本校教师的实质参与,而校外教师并不懂教育,因此乐团的日常管理比较混乱,乐团参加比赛的成绩也不尽如人意。
接手乐团以后,我从头学起,摸索管理乐团的经验和方法。乐团是学校艺术社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的组织到外聘教师的管理,从班主任教师的支持到家长的认可,这个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我都曾亲历。十几年来,每一批学生从组团到平时的训练,从每一次期末汇报到艺术节的比赛;孩子们从最初的兴奋期,到训练的枯燥期、克服困难的坚持期、能掌握乐器演奏的合作期,直至最后到比赛的磨合提升期这一系列的过程,无不需要教师在一旁陪伴、监督、疏导和鼓励。
经过近十年的摸索,我们意识到乐团的建立不仅仅是学习乐器和演奏乐曲,更重要的是团队建设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协调与统一。目前我们的乐团已经发展成为三至六年级每个年级一个团、每个团声部均衡、近百人规模的大型乐团。学校的音乐教师在我的带领下,组成了两人一组的管理小组,按照史家乐团的教材体系,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管乐发展。每两年举办一次的管乐音乐会,就像孩子们庄严的盛典,他们在舞台上骄傲地展现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学习音乐的成就。
只要是学校有学生在训练或比赛,我一定会来到学校。近十年来,每个周六日几乎都没有休息过。我并非刻意如此,只是觉得教师们为了学校为了学生放弃休息和陪伴家人的时间,我待在家里心里也不踏实。记得有一次生病,我周六没有去学校。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