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弘说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张弘说戏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4.15 4.9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弘 著作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91250

出版时间2013-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1200460945

上书时间2024-11-22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单元
心归何处
《桃花扇》
第二单元
半树枯槐吊君王
《宫祭》
第三单元
惊醒的花园
《牡丹亭》
第四单元
捡回“失落”的图
《铁冠图?观图》
第五单元
渡不过的“渡僧桥”
《白罗衫》
第六单元
有情有趣演红楼
《红楼梦》折子戏(五折)
第七单元
找不到的寻找
《临川四梦汤显祖》
第八单元
写给自己的戏
《梁伯龙夜品女儿红》
井(代后记)

内容摘要
《寻不到的寻找--张弘话戏》编著者张弘。
《寻不到的寻找--张弘话戏》内容提要:我们行走于人生之路,不经意中,都在寻找着什么。到底能不能找到,或是找到了却不自知,或是没找到却已满足,只在寸心之间。这本书不过漫谈闲笔,所可以无愧的,是我的确将多年来的困惑与得失,凭借文字,坦诚地交付了。

精彩内容
    因寻常而不寻常
    若说李香君是孔尚任的梦,侯方域则更多的是醒时的孔尚任自己。毋庸置疑,他在侯方域身上倾注着自身的心境与体验。虽然孔尚任生于满清入主中原之后,又历任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广东司员外郎等职,对朱明皇帝谈不上什么情意,可这个孔子六十四代孙,对汉民族建立的*后一个封建王朝――明朝,大抵怀着剪之不断的情结。所以,他会在江南治水之余,踏遍南明故地、结交明末遗民,会仰问“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会在心中体谅地为遗民们剪去脑后长辫,将他们的面孔与他的叹息熔于一炉,熔出一部《桃花扇》、一个侯公子。
    不必奇怪为什么在过往的舞台、银屏上,少有以侯方域――这个如此重要的人物为**主人公的作品。我们若皈顺于过分“嘹亮”或过度“正统”的创作观,便会断言,尽管有“明末四公子之一”的美誉,侯生却是不可能做主角的。他一不是烈士,二不是英雄,既没有惊天动地的举措,也没有扶危救困的智能。这个寻常极了的名门子弟,不值得崇拜、不值得敬仰、也不值得褒赞。若说李香君是成也“完美”败也“完美”;’在我看来,侯方域便是败也“寻常”成也“寻常”。“败”,是指他被忽视、贬斥多年,坐够了冷板凳;“成”,则指这个形象所实现的艺术价值。
    他这个寻常人,像大多士子一般的忧国忧民,亦像他们一样,不至于因此愁眉苦脸、坐不安席,倒是寄情山水、纵意冶游,以遣忧思,明明白白说道:“虽客况不堪,却也春情难按。”虽失之轻浮,也真率难得。受众亦可据此推断,要这个风流客去做擎天柱,殊不可能。
    但这个人一点都不令人生厌,哪怕他浑身都是寻常的缺点:阮大铖险些只用一副妆奁便“打败”了他,书退左军时,他洋洋得意,丝毫不察个中圈套,庙堂经验之缺乏叫他动辄糊里糊涂便置身险地,至于花月之盟、香君安危,就更顾不上了……整部《桃花扇》,但见侯方域忙忙碌碌、东奔西走,终是一事无成、两袖萧瑟……可我们不但不生鄙夷,甚而还时时得见其可亲、可爱之处。“却奁”,侯生被香君“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一语惊醒,立时呼道:“这等见识,我倒不如,真乃侯生畏友也!”闻过即改,不失其节。他政治上的单纯、幼稚,也都建立在“心系天下”的基础上,那暖烘烘的血气,也叫人欢喜。虽说难扶大厦于将倾,可他的确也在百折不挠地行使其影响。直至“会狱”,侯生身陷囹□,仍不失乐观、忠奸分明。
    这是个足够真实的人物,有所为而无作为。我们体谅他,便是体谅自己,接受他,便也聊可自慰。要是史可法不曾死、南明不曾亡,侯方域仍可这样繁忙、琐屑却轻松地活下去,他心中那点星火,仍可有所依傍。可惜所有的不幸都发生了,顷刻间千仞高山,夷为平地,从前坚守与相信的一切,顷刻间全然毁灭。侯方域――不,是明末大批知识分子,都必须面对平生*艰难的一份问卷:国破朝亡,何去何从?
    有人很快转换角色,重佩朱紫;有人不惜孤注一掷,玉石俱焚;还有一些“侯方域”,又清醒,又痛苦,越清醒,越痛苦。他可以投清,然则“投新主无颜”,这是他做不出的事;也可以抗清,可又“挽狂澜无力”,这是他做不到的事。双重“无能为力”将他逼入绝境,既无法服任何一种,做出选择;又不甘一动不动、活活闷煞。好在人类精神,也有“自救”的本能,这个本能敲醒了中国士子千百年来积淀的“智慧”。这是自我解脱、处身立命的“大”智慧,亦是走投无路、惟求心安的“小”智慧,他们有了第三条路:出家。
    出家,意味着切断与俗世的联系。这能暂时平息他们纠结的内心,使之不必在留发与留头间苦苦挣扎,也提供了一个观望的机会,以便从容考虑下一步,或隐遁山林,就此终老,或一朝顿悟,重踏红尘。不,并非“贰臣”,这第三条路谈不上“变节”,于局外人看,当是可悯的无奈,局中人呢,大抵以之为**的、不乏自嘲的解脱。
    显然,孔尚任写侯方域,意不在为之表功,也不在于鞭挞、谴责,从作者本人与清廷的分合由缘之中,也可揣测,他若早生数十年,兴许便是一个侯方域。一个曾经意气风发、流连花月,曾经胸怀大志、舌动风云,*终走投无路、心灰意冷的士人。这个“人”,这个“人物”从出场到结局,始终行走在一条发展着的线索上,他走过了一个王朝、一个人生,也走出了一个随时随势而变的个性。从创作年代看,《桃花扇》可谓清初的“当代戏”,爱新觉罗氏能容留这样的作品,实在不乏器量,孔尚任敢写出这样的作品,亦是个有骨气的读书人。
    那就让这个读书人笔下的读书人来做《桃花扇》的主角吧。他能使多年来潜藏于原著之中、又一直被忽视的中国土子之困境与遁逃,得到一个独特的抒发,这亦是《桃花扇》极为特别的价值,我是这样想的。P6-P8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