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永存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2.72
5.0折
¥
45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吴金良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36098
出版时间2012-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1200371168
上书时间2024-11-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引言:生命的期待1
上篇
第一章 谁是我们的敌人7
一 图特卡蒙――史上第一个死于血液病的人7
二 来点儿科普:什么是血液系统疾病10
三 骨髓暨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和移植12
四 我们需要一个“海”18
第二章 我们正在做着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的伟大的事业……20
一 关于中华骨髓库20
二 生于忧患的中华骨髓库23
三 如牛负重忧心如焚26
中篇
第三章 曙光初现31
一 中华骨髓库重新启动32
二 一次别具意义的捐献37
三 我们的品牌:生命与奉献精神的契合点44
四 现状――聊堪鼓舞不足欣慰50
第四章 风云际会时势造英雄58
一 科学达人和爱心人士的梦想58
二 “双癌少校”隋继国62
三 姜昆:我们以自己的行动,唤起爱心意识67
四 噩梦的终结者――北京道培医院73
第五章 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82
一 生命如花,凋谢在金钱面前83
二 温总理救助白血病患儿的启示92
三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100
四 以身相许,悲情故事何时了112
五 另一种意义的以身相许――悲壮的亲情与爱情121
第六章 枯竭的生命源泉136
一 我们差什么136
二 宣传的误区:似扬实抑、自设壁垒139
三 台湾地区无偿献血概况140
四 证严法师与台湾慈济骨髓库146
五 丰沛而又枯竭的生命资源151
第七章 两岸髓缘(上)153
一 “生命使者”李政道153
二 李政道博士千里救庄妍157
三 两岸三地救陈霞163
四 血脉相连一家亲181
五 永远记住他们187
第八章 两岸髓缘(下)192
一 两位女性同时改写历史192
二 苏州人领跑“爱的回程”197
三 河北送给台湾的圣诞大礼202
四 大陆脐血首捐台湾205
五 两岸三地相见欢,血浓于水同胞情207
下篇
第九章 艰难起步中的一抹亮色213
一 孙伟――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例213
二 唐铮――无关供者异地捐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第一人218
三 龚晓平和上海骨髓捐献志愿者俱乐部230
四 李瑾――“捐献无障碍家庭”235
五 徐慧――首例为同一个患者做两次捐献的人238
六 林栋――“待遇”最高的捐献者242
七 童馨萱――救一个生命原本可以这样简单246
第十章 万丈高楼平地起253
前进的轨迹253
第十一章 反悔的伦理学代价266
一 反悔知多少270
二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272
三 与传销组织的生命争夺战:反悔者们的“反面教材”274
四 反悔行为的客观评价279
第十二章 谁是最可爱的人283
一 于井子的故事283
二 特殊身份的特殊捐献286
三 两次捐髓无疑救人两命292
第十三章 生命的感动――捐髓者心声296
一 汪霖:跨洋的生命延伸296
二 潘庆伟:帮助别人快乐自己302
三 杨曦:完成生命的传递306
四 田强:弃考捐髓兑现爱心承诺311
五 两个幸福的人:汪凯捐髓挽救大学生村官314
第十四章 前进中的中华骨髓库319
一 中华骨髓库的基本情况319
二 中华骨髓库的工作流程321
三 我们的管理和技术321
四 中华骨髓库与国家邮政部门的成功合作323
五 巡礼――链接生命的圣地324
第十五章 中华骨髓库省级分库概况329
一 北京分库330
二 天津分库331
三 河北分库331
四 山西分库332
五 内蒙古分库332
六 辽宁分库333
七 吉林分库333
八 黑龙江分库334
九 上海分库334
十 江苏分库335
十一 浙江分库336
十二 安徽分库336
十三 福建分库336
十四 江西分库337
十五 山东分库338
十六 河南分库338
十七 湖北分库338
十八 湖南分库339
十九 广东分库339
二十 广西分库340
二十一 海南分库340
二十二 重庆分库340
二十三 四川分库341
二十四 贵州分库341
二十五 云南分库341
二十六 西藏分库342
二十七 陕西分库342
二十八 甘肃分库343
二十九 青海分库343
三十 宁夏分库343
三十一 新疆分库343
第十六章 敬畏生命储存生命――代结束语345
内容摘要
《让爱永存》由吴金良编著。
如果说,有些事情只相当于在沙滩上留下一些很容易被磨灭的印记,那么,中国的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就等于在坚硬的岩石上钻一口深井。我们为生命的期待而期待,期待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来,在这里储存你的爱心、储存你的奉献、储存一份挽救生命的希望。
《让爱永存》从事造血干细胞捐献与骨髓移植工作人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与志愿者,红十字会系统人员,对此感兴趣的读者。
主编推荐
《让爱永存》由吴金良编著。
挽救一个生命,等于维护一个完整的家庭。因此,建立一个较大容量的中华骨髓库,不仅可使那些身患绝症的患者获得第二次生命,解决社会忧患,还可以为热心奉献者实现帮助他人的心愿,更是我国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精神风貌和道德风尚的具体体现。
我国需要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救治的患者基数较大,但人口基数也很大,随着人民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在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帮助下,动员群众志愿捐献,尽快建立起供全球华人享用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是完全可能的。
精彩内容
三 如牛负重忧心如焚
2004年,笔者采访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主任洪俊岭时,曾与他有过如下一段对话。
笔者:“所谓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你们现在发展挺快,是不是前一个10年有所准备,蓄势既久,厚积薄发?”
洪俊岭:“我早就跟你说过,凡事从无到有的时候,也就是它诞生的那个阶段,看起来是发展挺快,其实这里有一个所谓的视觉假象。因为从无到有是个突变,所以看起来很显眼。一旦这个事物出现了,立住了,要发展了,这就是个渐变过程了。前一个十年,虽然作为不大,但是我们一天也没有停止这项工作的开展。是十年生聚也好,十年教训也罢,虽然从资金、编制等各方面的条件上说,那十年和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但是这个工作还是有一定的连续性的。可以说,没有那十年的准备和宣传工作,也不会有今天的长足发展。”
中华骨髓库成立之初,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建树甚微。但是,作为骨髓库的工作人员,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而是痛下决心,一定要把它搞起来,为国分忧,为民解难。在此期间,作为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主任,洪俊岭同志不遗余力、多方奔走,不断地在各种媒体上发表文章,普及骨髓移植知识,呼吁、动员更多的人加人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建库、扩容,受到资金等条件的限制,但是为中华骨髓库鼓呼呐喊是不需要大笔资金的。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和广泛宣传,中华骨髓库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心和支持。
为了改变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工作停顿的状态,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于1997年向卫生部呈报了《中华骨髓库发展规划》,同年10月得到卫生部批复。1997年,在中编办和财政部门的支持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宣告成立,并正式注册了中华骨髓库标志。到_2011年8月,全国共建立了31个省级分库,认定了29个HLA组织配型实验室和一个质量控制实验室。
2001年中华骨髓库重新启动时,库存的资料只有2万人份。经过10年的努力,现在库存的资料已达140余万人份,有2500多位捐献者为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出现了很多感人事例,还救助了海外华人,开了中国大陆为海外华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先河。据了解,在世界各国的红十字会中,只有我国红十字会在做这项工作。这已经成为中国红十字会的一个知名品牌,在社会上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深受群众欢迎。
谈到这些,洪俊岭感慨地说:“关于中国骨髓库,现在叫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为了说得方便,很多时候还是沿用老的称谓,叫做中华骨髓库。骨髓库的建设,我们还远远不敢为之自豪,更不敢夸耀。横向比较,许多发达国家的骨髓库规模比我们大得多。比如美国,现在的库容量是800多万人份,这还只是绝对数字,如果说到库容量与人口总数的比率,我们更没法跟人家比。纵向比较,我们也是形势严峻、不容乐观。我们国家的骨髓库虽然早在1992年就有了,但是真正像模像样地运作起来,也就是最近这10年的事,拿现在跟10年前比,当然是进步不小,发展也算很快。但是,从无到有,都会有这样一个看起来比较快的速度,对这个发展速度,不容得意,更不值得夸耀。现在必须看到一个事实,那就是13亿人口、上百万患者和每年新增的大约4万名患者。而我们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不过是区区140多万人份。你要是总看着我们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那的确是成就不小。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生命而言,你就是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也是功德无量,何况通过我们的查询、配型,已经成功挽救了2500多人的生命。但是,你如果总是这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你就容易自满,就会逐渐销蚀斗志,不思进取了。要怎么看呢?要始终看到上百万患者和每年以4万左右的绝对数字新增的患者,这个数字与我们已经成功挽救的2500多人比起来,算什么?这么一想,会是个什么感觉?如牛负重、忧心如焚啊!这样的压力感和忧患意识才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不说已经有的那上百万病人,想一想平均每天就要新增100多个患者,你就会觉得每天都有人拿鞭子抽着你工作,你就会觉得我们的库容量永远是那么小,那么微不足道,你就会产生一种登高一呼的欲望,恨不得一天之内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一个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承诺就可能挽救一个生命。这种感觉使然,真恨不得我们的库容一下子就变成500万、1000万!”
500万、1000万,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美丽的梦想。
所谓关心则明、关心则切。固守着既有成绩优哉游哉算是一种工作态度,每天睁开眼睛就想到又会增加100多位需要移植造血干细胞救命的新患者,这也是一种工作态度。前者只要消极等待就可以混日子,后者就要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了。洪俊岭在中华骨髓库的工作可用得上殚精竭虑这四个字,他知道肩上担子的分量,更知道中华骨髓库在广大患者心目中的分量。笔者在工作中曾经采访过一些血液病患者,尤其是那些正在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患者,每当提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他们凄惶无助的眼神就仿佛点燃了希望的火,仿若茫茫大海中的不系之舟找到了可以停泊的港湾,充分表达着生的渴望。
不做这个工作的人不会体察到这样的心境,面对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一张张写满期待的脸,你不可能懈怠、不敢懈怠,更不忍心懈怠。这就是洪俊岭和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全体工作人员的情感底色,也是他们每日每时如牛负重、忧心如焚的根本原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