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中国与规则的日本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7.57
3.0折
¥
25
全新
仅1件
作者孙绿江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73843
出版时间2010-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5元
货号11609187
上书时间2024-11-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孙绿江,甘肃联合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化与古代文学、中日文化比较。曾两次访学日本,研究课题有“《史记》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中国文化因子在日本的变异”。著有《中国古代文学结构论》等。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道德与规则
道德与变通
规则与等级
动机与结果
第二章 家族与同族
中国的宗法制度
中国的亲属关系
日本的家制度与同族制度
集体主义与集团主义
第三章 宗教与哲学
中国的宗教
中国的哲学
日本的宗教
日本的哲学
第四章 语言与文字
汉语的特征
日语的特征
汉语与日语的比较
第五章 价值观念
公与私
罪恶感与耻辱感
儒学与武士道
历法
节日与传统
第六章 教育
历史的回顾
中小学教育
大学教育
第七章 生活方式
人际关系
家庭生活
社会服务
衣食住行
第八章 文学艺术与文化生活
文学
书法与绘画
文化生活
结语
后记
内容摘要
《道德的中国与规则的日本》内容简介:中国以和谐为目标,以理服人是重要手段,“统一认识”成为必然;日本从不需要思想革命,只要统治者建立起新的规则,百姓就会义无反顾地前行。中国的集体主义源于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日本的集团主义本质上则是一种服从。
在中国,公与私是一对矛盾,只有“大公”才能“无私”;在日本公与私并行不悖,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中国鼓励职工努力的办法是在前面放上几个成功者,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日本则是在众人之后放开几条狼,让它们吃掉落在后面的人。
中国人认为爱情与婚姻的统一才是理想的婚姻;日本人认为只要夫妻遵守规则就是理想的婚姻。
主编推荐
《道德的中国与规则的日本》:第一章道德与规则、第二章家族与同族、第三章宗教与哲学、第四章语言与文字、第五章价值观念、第六章教育、第七章生活方式和第八章文学艺术与文化生活。
精彩内容
古代中国是宗法制的国家。在西周被最终确立起来的宗法制度是把氏族时代的血缘制度与父系家长制度政治化的结果,也就是依据周氏族贵族的血缘亲疏来确定周王朝内部的等级,并以此来分配政治、经济、军事权力,实行的是血缘集团式的贵族统治。虽有少数非姬姓功臣也被封为诸侯,但并不能改变宗法制的本质,而且此类诸侯在诸侯国内实行的仍然是宗法制度。孔子说:“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名即是等级。等级是宗法制社会组织的第一原则,家族是社会组织的第一基础,血缘关系则是人的第一身份。血缘清晰则等级不乱,等级严格则家族不乱,家族稳定则天下太平。等级制度必须被严格遵循,天下之所以乱,就是因为大家都不再安于本位的结果。“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天经地义,不可违逆。君臣与父子并列是因为“家国一理”,家族的模式就是国家的模式。
《周易·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家庭、家族早于国家,家庭、家族正是国家、社会、宗法制度的基础。利用血缘亲情,也就是伦理关系来缓和政治等级制度的刚性正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手段,这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但父兄与子弟并不对等,这既是血缘等级,也是政治等级,是根本,所以即使父不慈、兄不友,子也必须孝,弟也必须恭,也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