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苗长水,1953年生于山东沂南。幼年在沂南家乡生活的时间比较多,对于祖母、曾祖母的疼爱,姑姑和幼时乡亲伙伴,往来于省城与沂蒙家乡的艰辛与亲切,记忆深刻。小学中学时代生活于省城济南。1970年入伍,当过炮手,炮班长,高炮营营部书记,济南军区《前卫报》文艺副刊编辑,军区创作室创作员。现为济南军区创作室主任,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0年代中期起发表沂蒙山革命战争题材中篇小说《冬天与夏天的区别》、《染坊之子》、《犁越芳冢》等,被《小说选刊》、《新华文摘》、《文艺报》、《小说月报》等转载,并被译为英文、法文出版。作品曾获1987-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92年度中国作协“庄重文文学奖”,第三届“冯牧文学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孤独承受的奶奶
第二章 聪明过人的老奶奶
第三章 父亲的第一个春天里
第四章 父亲学习写作
第五章 牺牲者的故事
第六章 父亲的少年成名
第七章 父亲的爱情
第八章 通往故乡的路
第九章 我家那个年代的四个女人
第十章 我们的苗家庄
第十一章 爷爷第一次参军
第十二章 爷爷第二次参军
第十三章 我有一棵榆树
第十四章 爷爷回到沂河岸边
内容摘要
作者以不同叙述视角的转换和没有修饰的朴素语言,回溯着沂河边苗家庄的革命岁月,沸腾斗争。抗击土匪的奇胜与老爷爷的死去、村庄的衰落,沂南民众抗日与爷爷的离家从戎。革命时代与父亲的少年时光同刚到来,从儿童团长的翻身解放和文化运动中成长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照耀下的解放区孩子诗人,在解放的第一个春天里去北京见到毛主席,离家工作,南下上海。小脚的老奶奶、奶奶,年幼的姑姑,她们智慧而坚韧,对生命充满渴望激情,如同千万个同样的沂蒙家庭,她们坚强地撑着没有男人的家庭,经受多少不堪回首的饥饿、寂寞、恐惧,留下对我们这些后辈无尽的深深疼爱、期待。滚滚历史变迁,多少真正英烈走过。一个沂蒙家庭的几代寻常男人、普通女性点点滴滴的幸福记忆与歉疚创伤,每一个字都令人泪水落满脸颊,揪心不已。那些亲人的音容笑貌,其实并不久远。让我们心灵经受炼狱,微笑面对着今天一切的幸福美好。
主编推荐
波澜壮阔的中国农民的翻身史与革命史,惊世骇俗的中国女性的自由史与解放史。
精彩内容
第二章 聪明过人的老奶奶
二姑苗得荣在她的散文《奶奶》中写道——
奶奶、母亲、姐姐和我,在我的记忆中,奶奶是我们家的第一位女主人。奶奶娘家姓高,个头长得也高,身材匀称,长得不丑,长方脸,双眼皮,头发有些自来卷。我记事时奶奶已把头发全向后梳了,盘了个鬏儿,头发有些花白,耳朵上戴了一对“豆芽菜”式的银耳环。
后来从家谱上,才知道奶奶的名字叫高秀英。虽说奶奶是小脚,也是出类拔萃、精明能干的女中强人。可奶奶命苦,我爷爷44岁就撒手人寰,那是黄金难买的年龄,带着无限牵挂被无常鬼索走了。我奶奶及家人那是怎样的呼天抢地,大放悲声。真所谓天塌了,地陷了。在万般无奈中,我奶奶挺了过来,带领我父母坚持撑下去。我父亲年轻体高力薄,识文解字的事内行,出力的庄稼活不是拿手的。他和我母亲结婚,有我姐姐以后,父亲生了一场大病,不得不把宅子的前半院典当给邱姓,得大洋80块,以后再无力赎回。1939年,惟一的弱男劳力父亲才25岁参加抗战打鬼子去了,惟一的男孩我哥哥当时只有7岁。我奶奶和我母亲像打翻了五味瓶,酸辣苦涩无不俱全。惟一的甜头全寄托在我哥哥身上。我奶奶和我母亲坚强地撑起这片破碎的家,家里、地里、场上摸爬滚打,因此一家老小不至于挨饿。虽说常年吃的是最粗的粮食子煎饼,咬一小口,嚼一大口,又难吃又难咽。还有地瓜秧子小豆腐,喝的是红秫秫稀粥,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农村生活就已经不错了。我奶奶常说:“穆子是农民的养家粮,有子吃就饿不死。”子这种农作物现在很少有了,它不好吃,可高产、稳产,旱涝保收。
奶奶的智慧是少有的。也许是长期的磨炼,我奶奶不论家务活还是坡里场上的农活都了如指掌。场上活会打草苫子,垛垛,打场扬谷,编架篱笆帐子,这些活看起来简单,其实内中都有技巧。扬场扬不均匀,空中面积不大,粮食不会扬干净的。垛垛垛不好,垛会塌的,特别是麦秸垛发滑更难垛。这些活都是奶奶耐心地教我们掌握技巧。熟知哪块地适合种哪种作物长势好,利用效率高,收成多。哪块地种什么都胸有成竹,哪块地上什么肥。当时我们家是地多肥少,就炒些烂豆子,上碾一碾,再加一些碎豆饼,像撒芝麻盐一样撒在沟里。村东八分地是好淤土,能保水、保肥,适合种各种农作物,于是奶奶常把这块地种棉花或秧地瓜。种棉花是技术活,奶奶懂得用草木灰搓种、催芽、插种,还有施肥、锄草、灭虫、打头、拿权、去底叶,还懂得什么时间拾棉花,轧棉花、纺棉花样样精通。
村北一亩多沙土地种绿豆,间作芝麻,高矮互不争夺阳光,充分利用地利。村西一块涝洼地常种穆子,一大垛穆穰冬天喂牛,粮食人吃,虽说粮食粗劣,总比饿肚皮强。
中耕锄地,奶奶指导母亲、姐姐及我,用多种方法。不干不湿用锄锄,苗高地湿就拔草,每次拔草都带着小板凳。棉花地里还得拿蝼蛄,把棉花棵周围用脚踏结实,不让蝼蛄去拱。
农闲时家里两辆纺线车,奶奶一辆,母亲一辆。奶奶手巧纺得线细,均匀,光滑,她纺线时拿棉花的左手食指伸得长一些,这样纺出的线光滑好看,我奶奶也常这样教导我们。拐线也是奶奶最拿手的,她把拐子上的线,用毛刷蘸一点点水,朝一个方向轻轻一刷,线毛毛就不见了,再拧成麻花式样,又光滑又好看,买主一看就上眼。因此奶奶纺的线总是卖个好价钱。差不多一个集空能纺二斤棉花,捆成四捆,当时都是那样捆着,已成为规格。
这辆纺车后来就成为我和姐姐的了,我和姐姐白天纺,奶奶和母亲夜间纺,每晚点着豆粒大小的油灯,坚持纺完一个线穗子才睡觉,否则母亲是不敢睡的。我和姐姐还享受早睡的待遇,母亲纺着线,往往困得像磕头虫。
我奶奶50来岁就积劳成疾,得了庄户人说的痨病,一到严冬就犯,一犯就卧床不起,什么活都不能干了,光喘气都喘不过来,有时蹶蹶地跪在床上大口大口地喘气,有时像虾米一样蜷曲着咳嗽。我和姐姐、母亲侍候她,捶捶背,收拾痰物等。每天早晨冲蛋茶,放点白糖,有时给她煮梨、煮山楂,咳嗽了就吃几口压压。那年代有病从不看医生,干受罪,农村没有什么好吃的,也没钱买,我家没有暖水瓶,每晚烧好半瓦壶开水,夜间奶奶口渴了,我披着棉袄起床,用柴草再把凉水热一热给奶奶喝几口。我和奶奶一床睡,每晚给奶奶暖脚。长期的艰难生活,我的抵抗力也增强了,多么冷的天,夜间起来侍候奶奶也从没感冒过。有时我做面疙瘩汤给奶奶喝,那面疙瘩汤是用簸箕滚荡成豆粒大小,放点油盐葱花,很好喝,奶奶最爱喝,常夸奖我做得好吃,那是我跟姥姥学的。奶奶还爱吃小豆腐,除了地瓜秧子小豆腐,我和姐姐常去地里挖些苦菜或萋萋菜,这些野菜做成小豆腐很好吃,老年人吃了败火,不便秘,还有营养。
奶奶常说:“萋萋菜俩荚荚,饿不杀80岁的老妈妈。”
奶奶的痨病十几年也没好过,听说乌鸡能治痨病,也曾炖过乌鸡,还放些天麻,不放盐。哪里是真正的乌鸡呀,鸡爪有些乌就算它是乌鸡了。有时病得厉害了,奶奶还请来女巫婆,摆供、焚香、烧纸,求神指点保佑。因此我奶奶还许愿供着一对神仙夫妻,名曰:夏得友、胡金婵。常给他们做花插花瓶,做绣花鞋供在神位上。那些活都是奶奶教会我做,那全是心理上的慰藉,从未见显灵。
痨病一直折磨着奶奶,也折腾着家人,一到春暖花开才算又熬过了一冬。那些年夏秋季雨水特别多,常常半月十天老天不开晴,有时大雨点下个几天几夜,沂河的涨水威胁着苗家庄。前街南大门外也曾用麻袋装沙土堵水。站在村南往南看,滚滚的沂河水一眼望不到边际,浑水卷着冲刷物,河边的钻天杨只露着半截,村民们心提到了嗓子眼。有惊无险,苗家庄从未大淹过。有一年夏天滂沱大雨下个不停,奶奶住的西屋禁不住雨水浸泡,倒塌了南山墙,大半个屋暴露在露天里。幸好奶奶睡北间,雨水直往屋里灌,我和姐姐就一瓢一瓢往外舀,一盆一盆往外端。我和姐姐赤脚挽裤浑身弄得像落汤鸡,外头不下了,屋里还滴答。几年积攒的麦秸草,又请人打墙,墙刚打好又塌了,不得不费二遍工夫,费劲巴拉地把房子修缮好。当时请人干活只管饭不拿工钱,饭也并非大鱼大肉,一般比家常饭好一点就行,那是村情。奶奶常操心房子,再一年的努力把北山墙用石灰、沙土,掺一些麦糠,按比例和成泥墁一层,保护着土墙。
哥哥走之前,奶奶、母亲真是好不容易熬到了哥哥说亲的年龄,心里有了甜蜜,脸上绽出了笑容。因为哥哥长得高大帅气,皮肤白皙,很有男子汉气魄,走起路来砸地有声,不乏东邻西舍的来说媳妇。过了彩礼,选好了娶亲的日子,我和姐姐扳着指头数着盼着新嫂嫂过门,听说女方非常重视,还做了满堂鞋,我和姐姐多么盼望新嫂嫂及新嫂嫂那双鞋。
可村里干部非动员我哥哥脱产不可,说我哥哥有出息,难得的优秀人才,上级看准了的,有培养前途,是株“好苗子”。还许诺许多优惠条件:家里代耕、代种,庄稼代收割等等。我奶奶和母亲是明事理的人,搁不住村干部轮流坐庄动员,再也不好意思拒绝,可不光家里惟一的男劳力又走了,那么过门的新嫂嫂也成了别人家的了。
那20世纪四五十年代脱产的人也很艰难,父亲很少寄钱来家,直到1962年腊月我奶奶去世后,才把手表卖了几十元寄来家。哥哥算是最疼奶奶的了,曾给奶奶买了羊皮袄,洁白的羊毛一卷卷像短烫发,柔软而暖和,还有一床大红毛毡毯,奶奶珍惜得像宝贝似的,用手摸摸,往脸上贴贴,往身上穿穿。后来那床大红毛毡毯传给了我,伴我寒窗十几年,后又传给重外甥。那件羊皮袄传给了母亲又传给了姐姐,都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
我奶奶去世前曾牵挂地说:“三根肠子八下里牵。”挂念独根儿子多年不在眼前,挂念惟一的孙子远离家乡,挂念我在外地上学,挂念出了嫁后的姐姐生活艰难。夕阳中的奶奶在望眼欲穿,70多岁的她再也抵抗不过病魔的缠身,在自然灾害严重的1962年,在恐惧寂寞中永远闭上她那疲惫昏花的眼睛。我和母亲在痛不欲生中把奶奶葬到黄土底下。哥哥来家,顶替父亲为奶奶使劲摔碎了“牢盆”,随着碎盆声,哭声一片。
奶奶和命运拼搏了一辈子,奶奶虽不识字,可聪明过人的奶奶懂得很多道理。自己再苦再累没拖儿子的后腿,也没拖孙子的后腿,尽管一万个舍不得。记得每年无偿交纳公粮时,奶奶总是拿最好的大豆小麦,总是簸得干干净净的。我家曾多次住过自己的部队,奶奶总是让出堂屋给部队住,腾出堂屋存放军需品。我还清楚地记得满屋子的军衣和粗毛线军袜。我奶奶和母亲做过军鞋,缝过军衣,我奶奶也是名副其实的军
人的母亲。
我奶奶一生勤劳肯帮助别人,奶奶会剪裁衣服,她帮助本村及娘家不知载过多少大人小孩的衣服,有的人不会缝,她总是帮着指导着人家缝。奶奶还会点小医术,有人磕着碰着,划破口子出血,都让奶奶包扎。她拿一二分米见方的烧纸叠成四层,在僻静的阳光下念叨几遍,说也奇怪,经她包扎的伤口从未复发过。
奶奶赢得了人们的好口碑,奶奶的一生是燃烧的。
第三章 父亲的第一个春天里
我父亲苗得雨在他的散文《在第一个春天里》,写了他作为一名解放区的“孩子诗人”,第一次离开家门走向外面世界的激情——
1949年的春天,我刚满17岁的时候,第一次见了那么多世面。第一次坐汽车,第一次乘火车,第一次到了省城济南,第一次进了京城北平,第一次见到了领袖毛主席。这么多第一次,留在难忘的全国解放的第一个春天里。那年3月,我从家乡沂南起身,去北平参加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我以前从未出过家门50里,这一下子驾云似的飞向千里之外。沂南县的代表,有地委青年干部李兴法,业余歌手李桂棠等。从县委驻地南寨到临沂的百里路程,李桂棠不停地给大家唱歌。
1945年,县里组织农村剧团去前线慰问,我们差点去了临沂。那久听老人们说起的沂州府,这一次见到了。临沂东临沂河,就是我们家乡村边那条河,经过120多里的路程流到了这里。看到沂河那一刹我在想,若在家乡的河面放上个什么物件,说不定隔一天就会在这里的水面上捞到。抗战胜利,这里一度是我党山东首府。国民党占领后,由此开始进攻山东腹地沂蒙山区。我们放弃临沂是为了张网捕到大鱼,不久我们就消灭了李仙洲的5万人马和张灵甫的74师。此时,这山东的“南部大城市”已处处欢声笑语。我们在区党委招待所住下,我顾不上休息,就从东街跑到西街,从城北转到城南,四处看景。晚上,我们看了鲁中南军区前卫文工团演出的歌剧《刘胡兰》。看台下有部队和地方机关各单位的干部。报社的同志正坐在我们后面。我向他们打听我那些多年通信却未曾见过面的老师,有的在驻地城北大曲沂没能来,有的上前线去了,帮助我最多的牛玉华同志去北京开全国第一次妇代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