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学200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经济学2007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8.53 4.9折 3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 著

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ISBN9787543215580

出版时间2009-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11171621

上书时间2024-11-22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的中国宏观经济
中国的永久移民
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 
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
经济作物、食物获取权与饥荒:对森的理论的检验
分工与农业组织化演进:基于间接定价理论模型的分析
近代外国在华投资:规模与效应分析
区域一体化、经济增长与政治晋升
集聚与分散: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的整合研究
生产性公共开支经济中政府债务的福利损失
国内贸易与区际边界效应——保护与偏好
“先征后返”、公司税负与税收政策的有效性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的溢出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的报告
作为信号发送和可置信承诺的国企改革
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部门选择与性别差异


内容摘要
《中国经济学——2007》选编了15篇论文,这是2007年经济学学者们研究成果的一个影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入选论文的研究主题反映了现代经济学一直在研究的议题和试图回答的一些问题,而且,中国的基本经济情境使得经济学者们面临的问题集中在如何解释和解决经济制度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及问题。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是1993年成立的民间学术研究和对策咨询机构。由侧重制度问题研究的经济学家茅于轼、张曙光、盛洪、樊纲和唐寿宁等与致力于文化经济发展的北京大象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创办。     “天则”一词出自《诗经》“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取意为“合乎天道自然的制度规则”。天则所的宗旨是,在支持和推进主要以制度经济学为方法的理论研究的同时,探寻经济学及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知识的产业化途径,并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和中国制度变迁的过程中,促进经济学的中国学派的形成。在人类全球化的进程中,以经济学为起点,为不同文化的融合与整合作出贡献。


精彩内容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的中国宏观经济
    一、引言
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一方面,这是由于大萧条改变了人们对于市场经济可以良好运行的信念,另一方面,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的经历深深地影响着经济学家们的观念以及政策建议。正如Bemanke(1995)所言,对今天的经济学家来说,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崩溃的解释仍然是魅力无穷的智力挑战,经济学家们仍然没有了解大萧条的全部,大萧条也仍然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
根据现有的数据,中国1932年到1936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68%、-0.72%、-8.64%、8.30%、5.87%,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7%。这些数字高于法国和美国在整个大萧条时期的增长率(0.6%和0.5%),与德国和英国大致相当(1.7%和1.8%),只是低于日本(3.7%)。如果考虑到1929年到1932年的情况,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还要高得多,因此,在整个大萧条期间,说中国经济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表现要好是不为过的。
对大萧条的最新研究发现,大萧条之所以从一国开始,进而演变成为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金本位制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无论是在世界性的价格水平和产出下降,还是在这些国家最后的经济恢复中都得到体现(Temin,1993;Bernanke,1995)。有两个方面的证据可以支持这个结论,第一,使得萧条发生的货币冲击正是通过金本位在不同国家之间传导的,其具体的传导机制是由通货紧缩导致的金融危机(Romer,1993);第二,历史统计显示,西方国家离开金本位的时问对于其经济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些很早就脱离金本位的国家可以再膨胀它们的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经济衰退因而程度较浅,经济恢复也比其余国家早,而那些始终留在金本位的国家,则陷入了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在萧条中越陷越深(Eichengreen and Sachs,1985)。
大萧条期间,当主要西方国家纷纷恢复在第一次大战时期放弃的金本位时,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实行银本位的大国。另一方面,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就开始逐渐融人世界经济体系,到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的经济开放度已经非常高。在如此高的经济开放度下,中国经济怎样度过20世纪30年代那场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到目前为止,国际经济学界对这段时期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部分现象做过研究,例如Friedman(1992)与Brandt和Sargent(1989)关于美国白银收购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过争论,但还未对大萧条中的中国宏观经济进行系统研究。本文用经济学方法回顾这段历史,力图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并对中国经济的表现与主要的金本位国家进行对比。
本文第二部分回顾中国宏观经济在世界性大萧条中的表现,阐述银本位的作用;第三部分探讨中国经济在大萧条时期表现较好的一个重要因素,即20世纪30年代的银行体系;第四部分在Bernanke(1995)研究的基础上,在世界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来观察中国,比较中国经济与金本位国家的差异;最后是总结性评论。
    二、1929~1937年的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1929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萧条通过金本位的传导,逐渐蔓延到其他主要西方国家,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见表1)。从1929年开始,以美英法为代表的金本位国家物价都急剧并且持续下跌。但是自1929年至1931年,中国上海、天津和广州三个代表性城市的批发物价却都呈上升趋势,总体来看,中国的平均物价上升了25%左右,显示出这几年出现了轻微的通货膨胀。
大萧条初期中国经济与西方国家表现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其根源在于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采用银本位的大国,使得自己一定程度上隔离于世界经济的萧条之外,并且出现了短暂的繁荣。由于银在金本位国家只是一种普通的商品,因此总体物价的下跌也包括银在内,表2的数据显示,银价在1929年开始连续四年下跌,其价值几乎跌去了一半(从85.4跌到45.2)。银价的跌落从两个方面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第一是贸易条件的改善,第二是信用的扩张。
首先来看贸易,由于中国是银本位国家,银价相对于金价的下降,其作用相当于中国货币的汇率相对于金本位国家的一次贬值,按照金价衡量的中国产品价格比从前更加便宜。银价下跌,主要是相对于黄金而言,而不是相对于一般货物,银价的跌落大致与按照金价计算的物价跌落相伴随。汇率的贬值有利于中国产品的出口,使进口减少,促进了国内的生产。从理论上说,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产生影响,一种是由于银价相对于金价降低,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强;另一种是由于金本位国家发生经济萧条,其购买力降低,导致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下降。对于进口来说,汇率下跌起了与保护关税相同的作用,使得进口价格上升。从现实数据来看,中国的出口物价指数虽然从1929年的105上升到1931年的107,但比较起来,进口物价上升得更多,从107上升到了150。虽然表2的数据显示出口的绝对值在这几年是下降的,但下降的幅度比世界出口要小得多。从1929年到1931年,反映在黄金和白银的净进口中,中国有国际收支盈余。
银价下跌导致白银的进口,增加了银行的储备和货币供应数量,也使一般物价水平升高,白银流入还增加了信贷的供应。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促使商业活跃,而且各种外币成本价格升高,使那些喜欢向国外投资的人改向国内寻求投资出路,银根充足,信贷宽裕,地产和建筑业也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繁荣起来。在这几年里,白银价格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中国国内的生产,1929—1931年间白银存量大大增加,特别是后两年进口约5.2亿元,三年之内仅上海一地的存银就增加了,一半以上,5.2亿元的净进口中约有4/5分散到其他通商口岸和内地(杨格,1981),货币供应的充足促进了工业发展,全国工业生产总值从1929年的7 700多亿元增加到1932年的9 200多亿元(见表3)。
表1和表2的数据显示出,中国从1929~1931年的世界银价下跌中受益,但1929—1931年银本位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短暂繁荣在1931年秋天逆转,这一年的9月英镑脱离金本位,1932年日元脱离金本位,接着是日本和一些国家的货币相继贬值,特别是日元贬值了40%,其结果是中国对外贸易中占半数以上国家的汇率急剧上涨,表2显示的外汇指数在1931年以后有一个大的攀升,银价在1932年以后也从下降的趋势转为上升,汇率升值的结果是出口贸易1931年后急剧下降,从9亿多元猛降到5.69亿元(表2最后一列)。
1933年,美国脱离金本位,使中国的汇率上升更加严峻,美联储放弃金本位后,将货币准备金改为“金三银一”的比例,为了达到这一比例,美国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收购白银,使得白银价格大幅度上升,中国白银开始流失,这一措施对于大萧条期间的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白银收购政策的初衷是罗斯福政府屈服于国内利益集团的压力,这些利益集团认为美国应该改变其货币基础,促成国内价格的上涨,同时银价的上升也可以增强中国等用银国家的购买力,推动美国的出口,以此来使美国摆脱萧条。英、日、美等国脱离金本位使萧条开始波及中国,美国的白银收购使得萧条变得更加严重,从1932年开始,白银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说明了中国对外贸易变为逆差。美国收购白银的政策使得白银价格暴涨,银价从1932-1933年的低水平涨到1935年中期的最高峰,上升了两倍半左右(表2第4列),汇率上升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贸易,第二是农业。
1933年当美国脱离金本位后,中国的货币不断升值,从1932年底的19美分,上升到1933年底的33美分(Friedman,1992),几乎又回到了1929年的水平,白银购买政策使升值的压力继续加大,中国的出口急剧下降,1933年相比于1930年下降了30%。另外,银价的升高减少了侨汇,这进一步恶化了中国的国际收支。比贸易恶化更严重的是,白银流失造成通货紧缩,进而造成了农业萧条。白银从内地各处注入上海,再从上海流失到海外,资金由于买卖政府公债可获巨大利润而被吸引到上海,银价高涨也使得内地商人收罗白银运向海外出售,成为有利可图的生意,内地的债权人和银钱兑换商纷纷收回借款,并把白银送往通商口岸。 
银价和汇率上涨使得中国的经济萧条加深了,上海和广州批发物价的低点,出现在1935年夏天,天津的批发物价指数于1934年降到最低点,农业地区的物价更为糟糕。注入上海的白银造成农村地区的经济衰退,农民出售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他们买进货物时所付出的价格却在步步上升,农村送到城镇市场上出卖的东西减少,而送到城市购买货物的白银却增多。农民付出的价格一般都降低了,在某些地区下降了1/3以上,在价格下降的同时,产出也持续下降。
  ……

  • 中国经济学200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