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途——我的哲学生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归途——我的哲学生涯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5.31 4.0折 3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世英 著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71626

出版时间201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10537802

上书时间2024-11-22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世英,1921年生,武汉市人。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6—1952年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至今,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讲师、副教授、教授、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黑格尔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主编、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西哲学与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西方哲学学科重点第一学术带头人。曾应邀到德国美因兹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日本京都大学作学术讲演,到美国、瑞士、法国、德国参加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主要著作有《哲学导论》、《天人之际》、《进入澄明之境》、《张世英学术文化随笔》、《北窗呓语》、《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论黑格尔的逻辑学》、《黑格尔小逻辑绎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辞典》(主编)等。

目录
前言
1  “无穷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
    ??我的哲学启蒙老师、父亲张石渠先生/1
2  “苍天生我,殆为人间鸣不平者耶!”
    ??流浪时期的彷徨/7
3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一一从中学到大学/17
4  “荷出污泥而不染”
    ??贺麟先生引领我走上了哲学之路/25
5  “存在就是被感知”
    ??冯文潜先生指导我初会西方哲学原著/31
6  “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旁听吴宓先生英诗课,对“万物一如”的哲学感受/37
7  “近所谓东西文化之不同,在许多点上,
    实即中古文化与近古文化之差异”
    ??冯友兰先生指引我初识中西哲学之差异/41
8  “以无为本”
    ??汤用彤先生引领我进入了“玄远之境”/47
9  “我对分析哲学的兴趣是出于一种游戏的爱好”
    ??金岳霖先生让我爱上了分析哲学/51
10  “哲学与文学的联姻”
    ??闻一多先生和他的高足彭兰女士促成了我人生的重大转折/57
11  “换了人间”
    ??走向马克思主义哲学/63
12  “三十年华转眼过,天涯浪迹岁蹉跎”
    ??在政治运动的夹缝中做学问/69
13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回到自我的思想家园,回到学术研究的正道/81
1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哲学的新方向/93
15  “万有相通”的哲学
    ??我的《哲学导论》一书/109
16  “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的《境界与文化》一书/119
附录
    [1]  “嗟来食”/129
    [2]  张石渠先生二三事/131
    [3]  重游三峡随想/133
    [4]  灵与肉的较量/136
    [5]  从高考生文言写作想到的/138
    [6]  我最喜爱的十本书(摘录):《哈姆莱特》/142
    [7]  长相思与老处女/143
    [8]  重读冯友兰解放前的《中国哲学史》??在冯友兰诞辰101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146
    [9]  知趣不知趣/150
    [10]  北大人学术思想的一面镜子/152
    [11]  现代资产阶级主观唯心论的主要来源??巴克莱的哲学/154
    [12]  略谈对唯心主义的评价问题/161
    [13]  真理是具体的/169
    [141  无家可归与有家归未得/181
    [15]  两个时代两代人??回忆“文化大革命”前的《哲学》专刊/184

    [16]  耕耘在《光明日报》的园内与园外/189
    [17]  一本延误了二十年的写作??《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自序/193
    [18]  《自我实现的历程??解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自序、导言及后记/196
    [19]  《黑格尔(逻辑学??哲学全书?第?郝分)》中文版序/206
    [20]  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胡塞尔与黑格尔的一点对照/216
    [21]  “德国哲学中人的理论”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词/236
    [22]  中国与德国哲学的对话??《德国哲学》发刊辞/239
    [23]  关于人的理论??中国国际哲学讨论会侧记/241
    [24]  《若兰诗集》序/245
    [25]  《天人之际》自序及正文摘录/253
    [26]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262
    [27]  哲学的转向及其影响/276
    [28]  (一)《北窗呓语??张世英随笔》自序/286
    (二)哲学的最高任务??访张世英/289
    (三)人生哲理两茫茫??张世英教授的哲学人生/292
    [29]  我与北大/297
    [30]  希望哲学:生长“能思想的苇草”/302
    [31]  张世英:散步时还想哲学问题/305
张世英先生主要著作目录(合著未收入)/313

内容摘要
    张世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黑格尔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主编、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西哲学与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西方哲学学科重点第一学术带头人。
    本书由张世英娓娓细述西南联大时的故人往事,是一位文化老人一次深刻心灵反思后的铮铮真言,并收录了张世英已发表的相关随笔、短文和个别其他资料。

主编推荐
倾听一位哲学大家娓娓细述西南联大时的故人往事,聆听一位文化老人一次深刻心灵反思后的铮铮真言! 本书除按时间顺序新写的正文外,还用较多篇幅收录了张世英已发表的相关随笔、短文和个别其他资料,作为各个时期作者的哲学足迹及其时代背景的具体见证和进一步说明。收录文字均在正文相关处用阿拉伯数字标明,便于读者随时翻阅。

精彩内容
    1  “无穷岁月增中减,有昧诗书苦后甜”——我的哲学启蒙老师、父亲张石渠先生  
    “无穷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这是父亲青少年时期亲自书写在自己书桌上的诗句。悠悠岁月,人生苦短。父亲已去世半个多世纪,我也届耄耋之年,虽有诗书伴我终生,先哲抚我心灵,然学而无成,唯叹惜时光之流逝,愧对精神之永恒。
    我于1921年5月生于武汉市北郊东西湖区的柏泉乡,距汉口(当时称为“汉口特别市”)约50余华里。解放前,柏泉乡是一个小岛,四周环水,难与外界相通,我从小就听父亲说,这块地方是“世外桃源”。在旧社会里,“世外桃源”就是乐土的别称。据我家族谱记载:相传大禹植柏于大别山巅,其根穿入柏泉乡,喷然出泉,故名。我小时经常听父亲教育我:生长在“柏泉”这块土地上,就要像松柏一样有岁寒后凋的精神。“柏泉”对我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而是一处“秉坚凝之质”、可供人“独游泉石”的“仙境”。“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杜甫:《元日诗》)。我一生在外飘游,至今还时兴“归去来兮”、再饮柏泉之想,就像我的哲学足迹,虽然遍历中西古今,最终还是向往少年时期所迷恋的老庄家园一样。
    我母亲是乡下妇女,聪慧,为人忠厚。祖父是个乡下裁缝工,无半亩薄田。父亲在私塾念书时,据说还要靠借债才能交得起一点书本费,但父亲立志向学,曾在自己的书桌上贴了一张纸条,写下了上述的诗句以自勉。一位从城里回乡的官人、族长“四老爷”偶然看到了父亲写的诗句,大为赞赏,便愿意资助父亲到城里念书,父亲由此而在武汉市念完中学,最终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教育系。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