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子—莱茵搭一座文化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扬子—莱茵搭一座文化桥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0.03 5.7折 3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廷芳 著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608206

出版时间2008-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10501760

上书时间2024-11-22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叶廷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全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环境艺术学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1936年生于浙江衢州,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并留任助教。1964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从事德语文学研究至今。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北欧文学研究室主任。主要著作:《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卡夫卡――现代文学之父》、《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美的流动》、《遍寻缪斯》;主要译作:《迪伦马特喜剧选》、《溺殇》、《卡夫卡传》、《假尼禄》(合译);编著:《论卡夫卡》、《卡夫卡全集》、《德语国家散文选》、《德语国家短篇小说选》、《外国百篇经典散文》。

目录
第一辑
  欧洲文化的精髓
  阳刚德国人
  节俭――德国人的美德
  勤快――德国人的天性
  严谨――德国人的作风
  环保――德国人的天职
  啤酒――德国人的潇洒
  古堡――德国人的钟爱
  便民――为官者的本色
  嫌贫――为富者的耻辱
  信任――人际交往的前提
第二辑
  文艺复兴式的文化巨人
  歌德之所以为歌德
  追寻歌德的生活踪迹
  席勒――伟大的时代之子
  席勒美学思想的前瞻性
  席勒研究的新成果
  魏玛的远邻
  德国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
  “双子星”纪念的集锦
第三辑
  重评德国浪漫派
  20世纪德国文学粗描
  批判现实主义的最后绝响
  当代德语文学的美学转型
  二战后德国三代作家的不同风采
  奇峰突起的奥地利现代文学
  两座古堡共孕一个灵感
  期盼中冲出一匹“黑马”
第‘四辑
  卡夫卡的中国“签证”
  卡夫卡与荒诞
  追问存在
  卡夫卡研究方法的新尝试
  生的痛感与写的快感
  文学与哲学“联姻”的范例
  畏父与审父情结的绝唱
  地狱和天堂
第五辑
  艺术革新派与守旧派的一场较量
  他的艺术不朽
  艺术、生活皆简朴
  他终于有了个“大房间”
  望着他的背影
  一场“正打歪着”的审美游戏
  在中国备受青睐的迪伦马特
第六辑
  内卡河:深沉而浪漫
  德累斯顿:涅?后依然辉煌
  水灵的海德堡
  莱茵河的审美盛宴
  不幸者的庄严墓碑
  世界上被吻得最多的女孩
  谁因谁而名垂千古
  一天里经历了四季
  春鸟的“敖包相会”
  火车:不到山顶非好汉
  德国的街头弹唱
  “后来”能否“居上”?  
  德语文学随笔小谈
  德国书话琐谈
第七辑
  西方现代文艺中的巴罗克基因
  留德归来的油画家苏笑柏
  中德油画家泼墨武夷山
  雄狮的低吟与咆哮
  莱茵河永远为她伟大的儿子歌唱
  阿尔卑斯山之骄子
  瓦格纳与一位国王的奇缘
  金色大厅能酬维也纳歌剧院?  
  纳粹魔爪下的现代艺术
  观赏芭蕾《奥涅金》引起的怀念
  看着她迅速崛起
第八辑
  追寻包豪斯的足迹
  从贺府别墅看德国人的建筑智慧
  艺术与王位
  他给国会大厦加了“冕”
  法兰克福建筑群的翘楚
  慕尼黑的英式公园
第九辑
  “路漫漫其修远兮
  关于翻译
  聆听马耶尔教授畅谈现代文学
  斯人已去,精神长存
  学贯中西的一代宗师
  绿原终于拿下《浮士德》
  钱春绮:德国诗坛的终生翻译家
  拳拳报国心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德语文学专家叶廷芳教授“业余”撰写的第四部散文随笔集。作者以视野广阔、见解独到著称。他在学术研究之余,广泛涉猎国内外文化艺术的诸多门类,就所读所见,或从学术角度,或以审美眼光发表见解,颇多卓识。这部集子收入的只是作者撰写的有关德语国家(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部分篇什,它们是作者多次在莱茵河流域的这些国家考察文学艺术和文化现象的产物,内容丰富,文采沛然,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为沟通扬子江与莱茵河之间(即中华民族和德意志民族的精神联系)搭起了一座高雅的文化桥梁。

精彩内容
    就笔者的见闻而言,觉得德国人的节俭意识最典型的表现在他们的吃饭行为中。一般家里都备有面包、果酱、火腿片、大肠、咖啡或茶。平常吃饭很少现煮饭菜,“干吃”一顿面包了事。遇到节假日,好像兴师动众,在厨房里忙乎半天,但最后拿出来的不过一个带汤的主菜,再加一道沙拉之类,开一瓶葡萄酒或啤酒。如果去餐馆吃饭,也是每人自选一道菜,再加主食或菜与主食混在一起吃。他们点的菜在我们看来内容和质量都不算高,但他们第一口下去便喊叫起来:哟,真好吃呀(如果我们请他们吃,他们赞美得还要起劲)。
        除了少数有身份的人外,多数中、小资产者穿戴都很随便,通常只穿一件宽松的毛衣或线衣,便捷的皮鞋,很少看见西装革履的模样。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的中产阶级特意摒弃豪华,追求朴素,这几乎成了一种时尚。我就看见慕尼黑一个熟人,原来他有一辆高档的跑车,几天后他把它卖了,买了一辆不起眼的最普通的小轿车。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明确地说:“现在中产阶级都厌弃摆阔,崇尚简朴。”在西欧或中欧,这种所谓的中产阶级是一个新兴的阶层,在人口中已占多数,中产阶级的这种意向,基本上代表了这个民族的基本精神风貌。
        吃饭一粒不剩
        第一次去德国时(1981年),有关部门把我安排在弗赖堡大学医学院职工宿舍住宿。这里不仅房租便宜,食堂吃饭公家还有补贴。第一顿在食堂吃饭时,获得一个最大的惊异是,不管男男女女,饭盘、饭碗里的饭菜全都吃得干干净净,颗粒不剩,这在国内从来都没有见到过,尤其是学生食堂。后来先后多次在德国学生食堂临时吃饭,从来都没有见过糟蹋饭菜的现象。有一年还曾在图宾根大学城的一幢学生宿舍楼住过一个月,每天在同一层楼的公共厨房里和学生们一同做饭吃,我专门留意过,看看这些男女青年是否会有乱倒饭菜的现象,结果始终没有发现一例这样的事情。厨房也是学生们小型聚会的场所,有时他们一块儿吃、喝、聊天、说笑,但也没有见过有谁喝得烂醉或满地酒瓶、饭莱狼藉,这与我们有时想像中的“西方青年”完全不一样。
        在这个国度,在每个人的意识里,浪费粮食显然是一件可耻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对此我深有领教。有一年在慕尼黑,有一位中国朋友介绍我认识一位德国教授,说他对中国很有感情。第一次见面时,他请我在他家里吃了晚饭,这显然还不能尽他的心意,他说在我离开慕尼黑以前,还要请我吃一顿饭,在外面吃。后来他兑现了,领我到市中心一家中餐馆就餐。我以为,既然跑那么多路选择这个餐馆,可能他要“隆重”一下了。但出乎我意料,我们每人点一道菜,加一碗米饭,他就把菜谱还给服务小姐了。我吃的是肉片炒柿子椒,吃完它显然不在话下。但根据我们中国人的习俗观念,在客人面前把菜吃光似乎不太体面,同时还可能使主人误解,以为一道菜不够吃,又喊来服务员加菜什么的。于是我最后留了三片,仅仅是三片柿子椒在餐盘里。等他吃完了,他说:“您吃饱了吗?”我说吃饱了。他一句话也没说,把我的盘子拿过去,把我剩下的那三片柿子椒全吃了下去。我马上脸红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岂不是在将我的军?岂不是在批评我不珍惜粮食?但又一想,不至于吧?人家的一片友好情意难道会让三片柿子椒毁掉?相信人家多半以为我真的吃不下了,因为人家欧洲人是不懂得虚礼客套的。如果他真的相信你吃不下,那么这属于生理原因,根本牵涉不到道德内容。倘若一味按我们的民族习惯和思维方式去猜度人家,那就很难交到德国朋友。
        客气当心饿肚子
        德国人是不怎么讲虚礼的。如果你送他礼物的话,最好当场打开给他看,不然他自己也会当场打开看,然后表示一番高兴和感谢。不过一般情况下,他要送你礼物的话,切不可指望它很值钱,经常是一个杯子什么的,但都要用礼品纸包装得很像样。如果他要请你客,你就让他请。要是你要讲客气,“我来请,我来请……”则他以为你有诚意要请,于是就让你晴。假如他要请你吃饭,有一条可得当心:你能吃多少,就直说吃多少。如果你能吃两个馒头,吃了一个后,主人要给你添一个,这时如果你按中国人的习惯客气一番:“够了,够了,”他就真以为你吃饱了,决不再勉强你,这时,你可要饿肚子了。这我可有过教训。1981年就是我第一次去德国,吃的第一次家宴是去温贝尔格教授家里。他夫人做好一锅肉炖什么(忘了),带汤。然后给每人一勺肉。当第二轮分菜时我却客气一番,说“够了,够了”。于是她就不往我盘子里添了!其实第一勺菜我远没有吃饱。有了这一教训以后,再也不敢假客气了。人家当然不是要“教训”你,而是在尊重你说的话。只是民族习惯和心理不同而产生的误差。
        勤快――德国人的天性
        在西方的工业化进程中,德国是一个后起的国家。但值得我们注意的倒不是它的后起,而是后起以后它的速度。
        德国之所以后起,是由于它长期四分五裂,这有其政治的和历史的原因。三百多个小公国各霸一方,自行其是,其发展受到局限,这是容易理解的。1871年德国打败了法国,民族士气大振,新上台的首相俾斯麦利用这一民族主义情绪,用“铁血政策”强行统一了全国。从此德国如虎添翼,迅速成为欧洲的经济大国和军事强国。这里没有必要尽述它崛起的诸多因素,只想指出一条:德国个体国民的勤快本色是决定性的原因。
        德国老师留下的印象
        自从1956年进北大西语系学习德国语言文学起,那里就有五六位德国血统的老师,除了从当时的民主德国聘请来的以外,还有几位是加入了中国籍的德国和奥地利人,其中两位是嫁给了中国人的女老师,一位叫赵琳克蒂,另一位叫谭玛丽。
        最初充当德语启蒙老师的是谭玛丽,她给我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象是:精力充沛,批改作业认真、仔细,而且从来都没有拖拉过,总是及时发还学生。那时我就把她与“德国人”的共性联系了起来,怀着敬佩之情。感觉、印象往往是从对比中产生的,中国老师对学生的作业就经常有拖拉或马虎现象。P6-8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