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概论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9.51
6.6折
¥
45
全新
库存24件
作者夏德强 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462565
出版时间2024-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1203378261
上书时间2024-11-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无
目录
第一章 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001
第一节 环境002
一、环境的分类002
二、环境的组成002
三、环境的特性004
四、环境的功能004
第二节 环境问题005
一、环境问题及其分类005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006
第三节 全球性环境问题010
一、全球气候变化010
二、臭氧层空洞013
三、酸雨014
四、生物多样性锐减015
五、土地沙漠化016
六、新污染物018
七、海洋污染022
八、危险废物越境转移024
第四节 环境保护发展历程024
一、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四个阶段024
二、我国古代环境保护思想028
三、我国环境保护发展历程029
练习题033
第二章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技术034
第一节 大气污染问题035
一、大气圈结构与大气的组成035
二、大气污染及其分类037
三、大气污染源038
四、大气污染物039
五、大气污染的危害041
六、我国大气污染现状042
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及相关法律、政策044
一、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045
二、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保障045
三、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047
第三节 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技术048
一、空气质量标准及规范048
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053
三、机动车船尾气治理061
四、PM2.5和臭氧的协同治理062
第四节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成效064
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程064
二、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成效066
三、我国污染物协同控制成效067
四、大气污染防治的未来行动068
练习题070
第三章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技术071
第一节 我国水安全问题072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及特点072
二、水体污染及其类型073
三、污水的水污染指标074
四、我国水体污染现状080
第二节 水污染控制的重点任务及相关法律、政策082
一、水污染控制的重点任务082
二、水污染控制的法律保障083
三、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085
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086
第三节 水污染控制的基本技术086
一、水质标准087
二、水污染控制基本技术090
三、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方法095
第四节 我国水污染治理历程及成效098
一、我国水污染治理历程099
二、我国水污染治理成效101
练习题103
第四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技术105
第一节 土壤污染问题106
一、土壤的物质组成107
二、土壤污染的类型和特点111
三、土壤污染物的来源112
四、我国土壤污染现状114
第二节 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及相关法律、政策117
一、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117
二、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保障118
三、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118
第三节 土壤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120
一、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20
二、土壤的自净作用123
三、土壤污染修复技术126
第四节 我国土壤污染治理成效138
一、我国土壤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138
二、我国土壤环境管理的总体思路140
三、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主要成效140
练习题143
第五章 固体废物及其资源化技术145
第一节 固体废物问题146
一、固体废物定义及特点146
二、固体废物的来源及其分类147
三、固体废物的危害148
四、固体废物的产生、综合利用和处置情况148
第二节 固体废物资源化的重点任务及相关法律、政策151
一、固体废物防治的原则152
二、固体废物防治的重点任务153
三、固体废物防治的法律保障153
四、固体废物资源化相关政策154
第三节 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基本技术156
一、固体废物预处理技术157
二、固体废物传统处理方法158
三、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160
第四节 我国固体废物资源化成效165
一、“无废城市”政策沿革和推进现状165
二、无废城市建设成效167
三、无废城市典型亮点模式168
四、无废城市走向无废社会170
练习题171
第六章 生态系统与生态保护173
第一节 生态系统174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174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174
三、生态系统的类型178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179
五、我国生态系统情况185
第二节 生态平衡186
一、生态平衡的特点186
二、生态平衡的标志186
三、生态平衡的破坏187
第三节 生态保护188
一、生态学的一般规律188
二、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90
第四节 我国生态保护的重要举措192
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192
二、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193
三、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194
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194
第五节 我国新时代生态保护的实践成效198
一、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得到系统性完善198
二、生态保护监管力度得到持续加强199
三、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巩固199
四、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实践199
五、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201
练习题202
第七章 绿色低碳发展204
第一节 绿色低碳发展的基本内容205
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5
二、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205
三、打造国家重大战略绿色发展高地205
第二节 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208
一、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208
二、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方案210
三、绿色低碳发展的法律保障214
第三节 绿色低碳发展的常用术语与基本技术215
一、碳达峰碳中和的常用术语215
二、实现碳中和的绿色低碳技术216
第四节 从绿色发展到美丽中国234
一、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历程234
二、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成效234
三、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未来行动239
练习题242
参考文献244
内容摘要
本书以生态文明思想为主线,对标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措施、技术、成就进行编写。在内容选取方面力求与时俱进,在文字表述方面做到深入浅出,在课程思政方面力求润物无声,在技术措施方面聚焦新颖实用。
本书共七章,主要介绍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技术、水污染及其防治技术、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技术、固体废物及其资源化技术、生态系统与生态保护、绿色低碳发展等内容。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环境保护类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生物与化工类专业拓展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工科类专业的选修课程教材,还可以作为干部培训、党员学习的参考资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