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家为国 清代中期内务府的官僚体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60.21
6.8折
¥
88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黄丽君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81441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88元
货号1202839834
上书时间2024-11-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问题意识 1
第二节研究架构 16
第三节材料取径 20
上编:体制
第一章近臣仆隶:内务府的人群组成与组织建置 27
第一节内务府的组织沿革 27
第二节包衣的任官规则与户口名色 58
小结 72
第二章皇帝的管家:清代总管内务府大臣的出身与选任 75
第一节堂官的职官性质与行政职责 78
第二节盛清君王对于堂官的人事裁择 85
第三节十九世纪堂官选任趋势的改变 120
小结 133
第三章循分供职:包衣的身份义务与内务府挑补制度 135
第一节官僚体制的挑补规则 136
第二节旗务体系的挑补规则 146
小结 166
第四章铨衡升骘:内务府司官的迁转与考课 168
第一节官僚体系的迁转与考课制度 169
第二节武职体系的迁转与考课制度 191
第三节内外迁转的皇权与体制因素 208
小结 231
下编:变革
第五章因时势变:清代中期以后包衣税差的置撤与功能 237
第一节包衣税差的体制沿革 238
第二节盛清时期包衣税差的政治职能 248
第三节十九世纪包衣税差功能的转变 259
小结 283
第六章登科历阶:科举制度与内务府官员的进身机会 287
第一节文科乡会试 288
第二节翻译科与武科乡会试 309
第三节皇帝对包衣参与考试的态度 326
小结 333
第七章纳赀授官:清代中期以降包衣的捐纳、捐输与报效 336
第一节嘉道朝内务府包衣的捐纳分析 340
第二节咸丰朝以降包衣的捐输与报效 373
小结 395
结论 397
第一节化家为国与体制变迁 397
第二节包衣仕途选择的主体性 400
第三节统治型态的变革与原因 403
附录1清代总管内务府堂官年表 409
附录2清代内务府堂官出身表 430
征引书目 440
内容摘要
清代的内务府是中国历史上特殊的政治机构,成员主要由皇帝直领的上三旗包衣。由于上三旗包衣的身分是皇帝的家奴,出身低微,并基于必须为家主当差的义务,宦途也大多从内务府起步。但在清代的官僚体系中,内务府的人事铨选不归兵部、吏部负责,不仅独立于外朝部院体系,本身还带有浓厚的封闭性。加上清初内务府的升迁考课制度尚未健全成熟,因此大多数的包衣一辈子事功无着,长久在基层当差。在这个情况下,盛清时期能够活跃于政坛上的包衣,大多是与皇帝关系亲密,才有被特别拔擢的机会。质言之,清初包衣个人与家族的荣显,皇权君宠是一个重要的关键。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边“体制”共四章,考察十八、十九世纪皇帝任用内务府官员的模式,分析内务府人事制度的变迁,下编“变革”则分析了十九世纪清代君王依赖制度任用包衣的原因,考察内务府包衣追求仕途进身的个人主体性等问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