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现代财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走向现代财政:"国家治理财政"视角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7.78 5.9折 64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吕冰洋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307732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4元

货号1202743868

上书时间2024-11-2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吕冰洋,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2011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2017年度青年“长江学者”,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税务学会理事与中青年税收研究会副会长,财政部“财政政策专家工作室”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出版的著作有《央地关系:寓活力于秩序》《轻与重:中国税收负担全景透视》等。

目录
第一章  财政的出发点:从公共物品到公共秩序

第一节  什么是财政?

第二节  财政研究基础的新维度:公共秩序

第三节  公共秩序的内涵及演化逻辑

第四节  市场经济发展对公共秩序的冲击

第五节  结论

第二章  “国家治理财政”的基本框架

第一节  国家能力两大支柱及其与财政的关系

第二节  现代财政制度的职能:保护、生产和分配

第三节  国家治理体系:增进公共秩序

第四节  国家治理财政的框架

第五节  结论

第三章  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方向:从经济到社会

第一节  财政制度的秩序意义:民主法治基础上的社会整合

第二节  中国财政制度的演变逻辑:从嵌入企业到嵌入社会

第三节  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方向

第四节  结论

第四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演变逻辑与改革方向:国家能力视角

第一节  央地关系治理的难题与财政的作用

第二节  政府间财政关系对国家能力的影响

第三节  政府间财政关系演进与国家能力的提升

第四节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改革方向

第五节  结论

第五章  发挥两个积极性的财政体制作用与改革

第一节  两个积极性的内涵

第二节  财政包干制下两个积极性的发挥

第三节  分税制下两个积极性的发挥

第四节  地方积极性发挥的历史阶段论

第五节  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

第六节  结论

第六章  匹配国家治理结构的转移支付体系构建

第一节  “上下相维”的治理结构中的一对矛盾及转移支付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建设:在平衡中提高效率

第三节  专项转移支付:偏好错位下的积极均衡策略

第四节  对口支援和干部派遣:国家能力支持下的特殊转移支付

第五节  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方向

第六节  结论

第七章  税收制度演变逻辑与改革方向:从嵌入经济到嵌入社会

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两个嵌入与两个匹配

第二节  1949-1978年税收制度特点:嵌入单位

第三节  1978-2013年税收制度特点:嵌入企业

第四节  2013年后的税制改革:迈向嵌入社会

第五节  结论

第八章  税制结构的重构:从国民收入循环出发

第一节  传统税制结构划分方法的弊端

第二节  按国民收入循环划分税收结构

第三节  关于税制结构的四个命题

第四节  税制结构与税收原则的关系

第五节  我国税制结构的问题与改革方向

第六节  结论

第九章  地方税系的建设原则与方向

第一节  建设地方税系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划分整体原则

第三节  当前地方税建设应以受益性原则为导向

第四节  税种性质与对应政府层级分析

第五节  结论

第十章  匹配两个积极性的税种和分税制改革

第一节  分税制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困境

第二节  开征零售税并作为地方税

第三节  增值税分享改革的方案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改革:重视收入功能、发挥局部调节功能

第五节  开征房地产税并作为中央税

第六节  结论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平台,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对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意义重大。本书深入分析中国财政的理论基础、运行规律与改革思路,试图构建一个崭新的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推动中国国家治理实现“经济有效、社会有序、政治包容”。这是一本关于全景式展示中国财政运行规律的书。

主编推荐
作者团队认真分析研究了“十四五”时期以及203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6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9大远景目标、12大具体举措,围绕新发展、新理念、新格局,策划出版了这套“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
    组织撰写出版这套“丛书”旨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主要出发点,着力探索构建以自主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努力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积极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