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期预算框架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期预算框架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0.79 5.0折 42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天琦 著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9607135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1202152991

上书时间2024-11-2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天琦,女,1988年出生,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财政理论与政策、预算绩效管理和普惠金融。2012年至今先后参与国家财政部、发改委、中宣部等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以及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研究课题的写作,在《税务研究》《中国金融》《当代财经》《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余篇。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2

1.1.1研究背景2

1.1.2研究意义4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综述6

1.2.1国外研究现状6

1.2.2国内研究现状12

1.2.3研究述评16

1.3研究的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17

1.3.1研究思路17

1.3.2主要研究方法18

1.3.3研究的主要内容18

1.4研究创新与不足19

1.4.1创新之处19

1.4.2研究不足20

第二章中期预算框架下的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分析21

2.1相关概念的界定22

2.1.1年度预算22

2.1.2中期预算框架22

2.1.3跨年度预算平衡24

2.1.4预算绩效管理24

2.2相关理论基础26

2.2.1新公共管理理论26

2.2.2周期性预算平衡理论27

2.2.3公共选择理论29

2.2.4委托代理理论30

2.3中期预算和年度预算框架下的预算绩效管理31

2.3.1中期与年度预算框架下预算绩效管理的联系31

2.3.2中期与年度预算框架下预算绩效管理的区别32

2.4构建中期预算框架下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33

2.4.1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和公共资源使用效益33

2.4.2优化财政支出顺序和保障重点项目34

2.4.3加强对潜在财政风险的认知与控制35

2.4.4提高程序性能,强化内部绩效控制36

第三章中期预算框架下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现实考察39

3.1中期预算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现状分析40

3.1.1中期预算改革发展演变及现状40

3.1.2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发展演变及现状43

3.2中期预算框架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施的可行性57

3.2.1中期预算与预算绩效管理存在天然、有机的框架联系基础57

3.2.2不断完善的制度条件为两者协同发展提供制度基础58

3.2.3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措施的不断深化59

3.2.4地方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实践内容不断深入61

第四章中期预算框架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基本逻辑与现实困境63

4.1中期预算框架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基本逻辑64

4.1.1综合的中期预测体系65

4.1.2中长期的事前绩效目标管理65

4.1.3事中绩效运行跟踪监控67

4.1.4事后绩效评价与评价结果应用67

4.1.5中期预算报告的制定与公开机制68

4.2中期预算框架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存在的难点与问题68

4.2.1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还处于探索推进阶段69

4.2.2中期预算仍处于过渡阶段,与预算绩效管理未实现有效衔接71

4.2.3预算管理模式仍存不足,难以支撑改革推进74

4.2.4预算配套设施尚不完善,不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76

4.2.5预算法律机制约束乏力,制约着改革体系的构建78

第五章中期预算框架下的预算绩效管理:国外实践与经验总结81

5.1OECD国家的中期预算框架下的预算绩效管理82

5.1.1英国82

5.1.2美国86

5.1.3新西兰90

5.1.4澳大利亚92

5.2经验借鉴与启示94

5.2.1国外改革经验总结94

5.2.2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98

第六章推进中期预算框架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对策建议103

6.1推进中期预算框架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原则与思路104

6.1.1推进中期预算框架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原则104

6.1.2中期预算框架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思路105

6.2深化中期预算框架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主要建议106

6.2.1全面推进、逐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的改革发展106

6.2.2逐步促进中期预算与预算绩效管理的衔接联动110

6.2.3提高中期预算框架下宏观经济与财政收支预测的质量111

6.2.4逐步健全设计科学、管理规范的预算管理程序114

6.2.5构建中期预算框架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配套措施116

结论121

参考文献125

内容摘要
本书的研究视角较为新颖。从国内外研究文献整理可以看出,当前,无论是在预算绩效管理,还是中期预算的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将两者衔接在一起探讨的研究较少,尤其是构建中期预算框架下的预算绩效管理的探讨,其独立的分开研究的原因在于,国内对于两者的研究方式是实践反推理论研究,因此依据中期预算与预算绩效管理独立开展的实践情况进行的相关研究。为更好地分析两者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结合,文章除探讨了两者协同推进的理论基础,还着重笔墨借鉴OECD等国如何将中期预算与预算绩效管理协同推进实践进展进行详细梳理,国际经验表明,两者在理论与实践中的作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也是本书希望强调的论据点。

主编推荐
本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分析入手,以现实发展为推进改革的基础,探究了中期预算框架下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的可行性,提出了构建中期预算框架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基本逻辑,分析了实践中推进改革的现实难点与问题,通过以国外实践经验为参考,提出了符合我国改革进度与现实发展的相关建议,也为更为深入的推进中期预算改革与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完善现阶段预算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

精彩内容
        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叠加石油危机冲击,多数OECD国家陷入低增长困境。与此同时,各国政府在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对社会福利、公共服务直接投入不断增加,经济的低增长又引发税收收入的减少,双重压力下导致公共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因此,各国政府一方面面临削减开支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公众信任危机的扩大化,助长了要求重塑政府的改革呼声。为应对持久恶化的经济和财政业绩问题,政府重塑改革的浪潮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尽管各国改革具体实践有所不同,但改革取向都基本侧重于引入私人部门竞争机制和管理办法,提升公共管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中期预算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成为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方式,通过构建中期预算框架,明确政府财政绩效评价与绩效评价标准的制定,以结果为导向,重视投入产出与效果,中期预算与预算绩效改革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中期预算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能够有效缓解财政赤字压力,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推进预算管理改革的两大主要趋势其中这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开始逐步尝试将中期预算与预算绩效管理的结合,提出两者的协调配合能加强预算控制,显著提高各级政府的绩效水平,有效改善财政收支矛盾,实现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进入阶段性下行、深度结构调整期,并呈现出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刺激政策消化产生的三期叠加效应,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社会民生诉求扩大,社会发展艰巨转型,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加剧。第一,经济增速的换挡期,高速经济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力争将经济增速保持在一定合理区间;第二,结构调整阵痛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避免引发整个经济发展的阵痛;第三,是前期刺激经济政策的消化期,面临结构性、趋势性特征的问题产业,难以满足市场中长期需求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新旧动能转化需要一定的调整期消化改善积压矛盾。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性支柱,亦是经济社会的综合反映。近年来受经济减税降费和经济发展增速换挡等影响,财政收入步入中低速增长,收入一定程度下降,又基于财政保改革、促发展任务要求,支出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突出。
    在此复杂新形势下,财政收入矛盾加剧、预算决策与财政支出和中期财政规划脱节、预算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现象日益严重,陷入收入增加、支出膨胀、分配难做、管理混乱的恶性循环,为我国预算管理带来巨大障碍与挑战,预算管理制度亟待完善。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指出,“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2018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同年9月,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都对当前完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方向。开展中期财政规划,实行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以财政绩效目标、支出责任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为基本环节,以绩效指标与事业成本为衡量核心,建立的财政支出管理模式,在提高政府效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与效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解决预算决策与财政支出、中期规划脱节提供了重要途径,弥补了“重投入”导向预算不足和资金分配混乱问题,提高了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了中期预算与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并开展了相应的改革试点探索,两者的理论研究都取得了诸多成果。实践上,1998年,我国首次开始制定国家五年财政发展规划,2008年,河北省、河南省焦作市、安徽省芜湖县推开了中期预算改革试点,2014年,中央层面提出“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也在中央与地方层面先后展开,地方层面,2001年开始,率先在湖北、福建、北京等地开展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工作试点[2];中央层面,为配合政府绩效评价,在行政、农业、经济建设、社会保障等公共支出领域,中央级部门逐步推开了项目支出为主的绩效评价工作,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财政资金分配的合理性,绩效理念开始逐步渗透到中央和地方各预算部门。2018年,《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颁布,更是表明中国面向绩效视角的财政收支管理的战略性转型的来临。
    但是,从实践中可以看出,中期预算试点主要以中期财政规划为基础推开改革实践,而目前的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也主要以短期、年度预算为基础,短期推行的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夯实预算绩效改革的制度保障、技术手段和组织人员等实践基础,但不利于财政资源跨年度的有效配置;中期财政规划的不健全,不利于中长期财政效益的改善,影响了长期财政目标的实现。国外经验表明,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是基于中期预算基础上,两者互为辅助,密不可分,共同推动预算管理的进程,提高财政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效率。基于此,为推动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结合我国对中期预算、预算绩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