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灾备灾与社区儿童保护体系建设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4.4
4.2折
¥
5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李海梅,郭沁 著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37266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1716701
上书时间2024-11-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李海梅,女,1978年生,江苏徐州人,四川大学博士。现任成都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灾害社会工作与儿童保护研究。2011年6月以来,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等10余项。在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发表论文15篇,其中CSSCI期刊12篇。出版教材1部,参编教材和专著2部。
郭沁,男,1983年生,四川内江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在读博士。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学校研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2项,参编教材和专著3部,发表论文5篇。
目录
上篇基本理论:灾害新论、儿童权利保护与杜区儿童保护体系
章厘清脉络:灾害认知与灾害研究范式
节认识“灾”与“害”:致灾因子、诱因与脆弱性的“三角关系”
第二节“传承”与“重构”:灾害研究范式的重要转型
第三节困境破解:灾害研究的最新发展与反思
第四节别样“灾害”:灾害与儿童脆弱性
第二章建制与行动:儿童权利保护
节必要的“理解”:概念界定及基本内涵
第二节应有的“坚守”:儿童权利保护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责任的“承担者”:儿童权利保护主体
第四节特别的“守护”:灾害儿童权利保护
第三章“最后一公里”的启示:社区儿童保护体系建设
节缘起:社区儿童保护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第二节解读:社区儿童保护体系框架构成
第三节行动:社区儿童保护体系运行机制
第四章延伸:减灾备灾中社区儿童保护能力建设
节资源整合:社区能力建设
第二节智力行动: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
第三节坚持儿童优先:儿童能力建设
中篇实践分析:5·12汶川特大地震、儿童友好家园(CFS)与儿童之家建
第五章沉痛的记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实
节认知地震:概念界定与类型分析
第二节特大灾害:5·12特大地震诱因及灾害影响
第三节脆弱与韧性的综合体:5·12地震与灾区儿童
第六章儿童友好家园:国际灾害社区儿童保护理念的本土化尝试
节儿童友好家园:国际先进理念与模式本土化发展的典范
第二节助推灾后重建:儿童友好家园“2008-2011”三年建设成效显著
第三节拓展服务:依托儿童友好家园探索社区儿童保护体系建设
第七章儿童之家建设:儿童友好家园实现成功转型
节顶层设计:儿童友好家园向儿童之家转型
第二节落地生根:儿童之家对儿童友好家园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第三节百花齐放:顺势而为推进儿童之家建设(量的加强,质的保障)
下篇政策推进:儿童优先视角的减灾备灾与社区儿童保护体系建设
第八章儿童优先视角的减灾备灾:试点探索推进儿童之家建设
节学以致用:灾害社会学研究对灾区儿童保护的启示
第二节抛砖引玉:试点推进儿童优先视角的减灾备灾项目
第三节最新理念:建立并运行省级儿童工作资源中心
第九章政策推进:多措并举推进灾害社区儿童保护体系建设
节顶层设计:以建设省级儿童工作资源中心为契机,推进社区儿童保护体系建设
第二节实务取向:依托试点儿童之家,促儿童优先视角的减灾备灾运行机制
第三节借智借力:依托专家智库力量,在“整合”资源中显效力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李海梅、郭沁著的《减灾备灾与社区儿童保护体系建设研究》由三篇共九章内容构成。在上篇,以四个章节回答与灾害儿童保护相关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现行有关灾害研究的范式转变之前是怎么样的,新的研究范式有什么创新突破,不同研究范式如何应用于儿童保护和灾害社会工作实践。在中篇,基于对“儿童友好家园”的多层次、多角度剖析,对灾害儿童保护展开实证分析。在下篇,着重通过“四川省儿童优先视角的减灾备灾项目(2016~2018)”的探索实践,结合前两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未来儿童保护工作的可能目标方向及相关政策探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