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郊区的家:封闭社区和周边邻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城市郊区的家:封闭社区和周边邻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3.74 5.8折 5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封丹 著作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33784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1577204

上书时间2024-11-20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封丹1982年生于江苏泰兴, 2011年获得中山大学人文地理 学博士学位,现为华南师范大学 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 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 究领域为家的地理、移民的社 会文化地理及边界问题,目前 关注封闭社区、非志愿移民和 深港频繁跨境者。

目录
目录
1 绪论 1
1.1 “家”的内涵 1
1.2 郊区化和封闭社区 2
1.3 广州的住宅郊区化 4
1.4 研究问题 9
1.5 案例地和数据 10
2 社会文化制度对封闭社区发展的影响中国和荷兰的对比研究 21
2.1 封闭社区在全球发展 21
2.2 封闭社区的发展机制 22
2.3 我国封闭社区发展相关研究 26
2 4封闭社区在中国和荷兰的发展差异 27
2.5 社会文化制度对封闭社区的影响 29
2.6 结论 46
3 飞地效应:物质和社会景观破碎化 48
3.1 封闭社区的飞地效应 48
3.2 物质景观的破碎化 49
3.3 对周边社区的空间影响 52
3.4 结论 55
4 飞地效应:封闭社区与周边邻里的关系 58
4.1 “飞地”的社会表征 58
4.2 围墙与日常活动空间 61
4.3 围墙与邻里社会关系 66
4.4 结论和讨论 76
5 围墙的意义:围墙内外居民的视角 78
5.1 围墙的意义 78
5.2 居民对“封闭”意义的感知和态度 80
5.3 围墙外地方居民的感知和态度 89
5.4 结论和讨论 94
6 大城市郊区“家”的社会构建 96
6.1 景观的象征性意义 96
6.2 围墙和大门的象征性
6.3 家和边界 101
6.4 广州郊区的家、权力和身份 105
6.5 小结 119
7 结语 123
7.1 封闭社区和分裂城市的关系 123
7.2 封闭社区和“虚假”地方(Pseudo-Places ) 128
7.3 围墙和大门的象征性 130
7.4 实践意义:围墙该不该建? 131
参考文献 136

内容摘要
大型封闭社区的快速蔓延已成为我国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和广州这类大城市的普遍现象。2016年2月《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也将封闭社区问题提上议程。本书围绕封闭社区,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参与式考察等方法,拟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纵向对比不同历史阶段居住区形态,横向对比不同国家封闭社区的发展;2.围墙等边界的作用意义以及对地方的影响;3.封闭社区内外居民的社会关系;4.从“边界”和“家”的视角解读封闭社区内外居民的身份和归属感。

精彩内容
    1 绪论

    1.1 “家”的内涵

    人对环境的情感依恋一直是人文主义的核心话题,人与环境的关系被认为是“个人和文化身份以及安全感的关键因素”,而“家”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环境,也因此被赋予了至关重要的意义。人文主义代表人物Relph( 1976)将“家”形容为“人类存在的参考位置”,是个人意义的来源;同样地,Marcus把人类居住的房子看作是自我的镜子,“家”则象征着人们对精神完整性的追求,“我们所有人,毕其一生,都在向完整性( wholeness)的状态努力,成为一个完整的自我。不管我们自己是否意识到
    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是这一过程的反映,事实上,在我们通往完整性的旅程中,地方具有强大的作用
    家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Marcus,1995)。在中国文化中,“家”不仅是发现自我的地方,更是人的灵魂很终安息的地方( Su,2014)。因此,“家”是一个极具情感和力量的词汇( Duncan and Lambert,2004),是理解社会和空间的关键场所( Domosh,1998)。

    “家”并不仅仅意味着房子那样的物理空间,“遮风挡雨的庇护所,或者装满家具等物体的容器”,更是个人和社会意义根植的地方( Papastergiadis.1996)。因此,家既是具体又是抽象的空间,饱含“意义、情感、经历和社会关系,是人类生活的中心”( Blunt and Varley,2004)。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家被理解为人类可以依赖和放松的理想空间,私密、亲密和舒适。正如Tucker(1994)所言:“大量的人毕其一生精力寻找家园,挣扎在现实和理想家园的缝隙里。”这种将家等同于天堂的理解越来越受到学者的批判,因为对家的感知不能一概而论,对某些人而言,家是理想的地方,意味着放松、归属和亲密,对另一群人却是充满暴力和恐惧的场所( Brickell,2012)。例如,有研究指出柬埔寨的妇女在家里遭受了性别暴力( Brickell,2008),对儿童和青少年而言,家也可能是威权和暴力的地方( Jones,1995)。批判的声音主要来自女性主义地理学家,呼吁对家的研究需要“打开家门,往房子里面看看”( Domosh,1998)。

    然而,仅仅是“打开家门,往房子里面看看”并不足以理解“家”的意义。首先,家的空间尺度不只是一栋房子,还可以是社区、城市、国家甚至全世界( Blunt and Dowling,2006)。其次,家的建构是基于更广泛的地方、国家和优选背景。有学者指出,温暖、愉悦和安全的家的感觉是建构在内和外的( inside/outside)二元划分基础上(Mallett,2004),内在的家是天堂,而外面的世界则是危险的空间( Dovey,1985)。凝聚感、安全感和庇护感是通过排斥和规训的行动实现的,反之,这也是压迫性的过程( Schroder,2006)。本书正是采用以上对“家”的理解来探讨中国住宅郊区化背景下的住房景观。

    在中国社会,“家”一直是一个重要且稳定的概念。大多数人将他们的“家”追溯到祖先生活的地方,作为个人身份的重要来源。即使发生迁移,“家”作为地方和社会归属的概念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下来。然而,随着当前大规模的人群离开故土,以及茌现代化和城市化推动下地方发生靠前程度的变迁,人们的“家”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本书通过对郊区景观的关注,试图揭示“家”在这一情境下的重构,以及不同方式之间的关联。

    1.2 郊区化和封闭社区

    郊区化,是美国城市标志性的生活方式。至20世纪60年代,大约一半的美国人生活在郊区( Gregory et al.,2011: 731)。郊区化很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城区人口负增长而郊区人口迅速增长为典型特征(冯健,2001)。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郊区化现象逐渐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大连、苏州和杭州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城市出现,成为中国城市新的增长极( Yue et a1.,2010)。住宅郊区化是当前城市郊区化很显著的特征,中国大城市新建居住区六成以上分布在郊区,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至2020年上海中心区、近郊区和郊区的人口将分别为220万、580万和800万,郊区将成为人口主要聚居地;北京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也将城市边缘地带规划为人口主要居住地(邹卓君,2004);自1990年起,广州市也开始出现明显的郊区化现象(谢守红和宁越敏,2006)。Huang指出,我国新开发的住宅小区,几乎全部为封闭社区的形式( Huang,2006)。

    封闭社区通常指使用大门和围墙等方式限制公众进入的居住区,很核心的特征是其运作模式,即整个社区在一种社会性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下运作的方式( Atkinson and Blandy,2005)。这种契约能够保证所有社区居民共同出资维护居住楼、开放空间和设施,负担共同的服务支出,如垃圾清理及清洁工和保安的雇用等成本。契约性居住区在美国和英国的一些非封闭社区中也存在。因此,Atkinson和Blandy将物理的进入性限制特征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共管方式结合起来,将封闭社区定义为:封闭社区用围墙或篱笆将居住区封闭起来限制公众进入,小区居民的行为受法律契约的约束,小区居民具有管理社区的集体责任( Atkinson and Blandy,2005)。

    20世纪80年代早期,封闭社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居住区形态在美国出现,随后在优选其他国家陆续出现,拉丁美洲、西欧、中东、东南亚等均可见封闭社区的踪影(秦瑞英等,2008)。在学术领域,封闭社区被认为是后现代城市主义或飞地城市主义的典型表征空间.“新围墙城市”( Judd,1995)、“堡垒城市”( Blakely and Snyder,1997)、“分裂城市”(Marcuse et al.,2000)、“私有化城市”( Glasze et al.,2006)等新兴术语也纷纷出现。这一系列话语不仅意味着空间被围墙或篱笆等物质分隔,成为一系列“禁止进入”之地,还意味着各个空间实体具有私有和独立的特征,或者说能够脱离周边邻里或整个城市系统,与其他地方呈选择性的和蛙跳式的联系( Christopherson,1994)。同时,空间分隔的背后是消费社会的兴起。曾经的公共空间逐步转化为消费空间,转变成为以消费为导向的、半私有化的和受严密监控的“迪斯尼世界”( Relph,1991; Zukin,1991; Warren,1996)。它们建立在一个并不存在的故事基础之上,与它们所在的地方历史无任何联系,并且能够在优选任何地方迅速复制。空间分隔的背后还存在社会关系的断裂。社会越来越“极化”,封闭的空间成为特权阶层的权力景观,构成封闭空间的围墙成为阻止穷人或社会地位较低人群入侵的隔离带( Brodie,2000)。

    物质景观并非看上去那样无辜( Duncan and Duncan.2004),它的产生和维持必然涉及复杂的权力关系。正如美国郊区发展过程中,郊区蕴含了梦想,远离城市的噪声、拥挤和污染,创造出田园般的家庭生活,象征着美好生活和向上流动;同时郊区也是一场噩梦,充斥着无聊、一致性和社会排斥,害怕少数族裔和穷人( Hall et al.,2010)。本书以广州郊区为案例,分析封闭社区围墙和大门这一边界景观背后的社会及权力关系。

    1.3 广州的住宅郊区化

    细心的广州人会发现,今年7月以来,很多华南板块的新开楼盘,都带有十年字样,如雅居乐花园的“十年小雅”、华南碧桂园的“十年华南”等。

    外地人或难解其中三昧,但本地人却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10年,“华南板块”,从一派蕉林稻海、田园风光的荒坡之地,变成一座移民新城。

    10年,曾在这里耕耘、发轫的地产商们,如碧桂园、星河湾、雅居乐等,已成为海内驰名的地产巨鳄,从华南走向全国。

    10年,由“华南板块”开启的中国房地产业“大盘模式”,成为房地产历目前一个重要关键词,引一时风骚。

    很重要的是,10年, “华南板块”成为几十万新广州人的家,也成为广州城市狂飙突进的样本与缩影。

    ——《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①

    “华南板块”位于广州市的近郊区番禺区,是广州市很早在郊区建设大型社区的区域,是广州市住宅郊区化的典型区域。1993~2001年,广州市的商品房主要集中于越秀区、荔湾区和海珠区等城市中心区;2001-- 2005午,新建住宅开始向郊区如番禺区扩张,也是“华南板块”初步形成的阶段,远郊区花都区和增城区也开始发展;2005~2008年,广州市远郊区南沙区、花都区、增城市和从化市经历了快速发展;2008~2010年新开盘的商品房主要分布在广州市的远郊区(图1-1)。总之,1993~2010年经历了明显的住宅郊区化的过程,很先开始的是位于广州市南面的番禺区,然后不断向北面的白云区、花都区和从化市及西面的萝岗区(现并入黄埔区)和增城市发展(图1-1)。

    图1-1 广州市商品房发展区位的变化(1993—2010年)

    从2000~2010年,广州市番禺区由一片田园变成了一座移民新城,建成了千亩以上超大规模楼盘如华南碧桂园、锦绣香江、星河湾、南国奥林匹克花园、广地花园、华南新城、雅居乐和祈福新村8个居住区,另有若干中小型和大型楼盘。这类位于广州市郊区的新建住宅区均为大型封闭社区。这类大型封闭社区侵入郊区,与周边农村仅一墙之隔,围墙两边是社会经济背景和物质生活环境形成强烈对比的两个世界。从物理环境上看,封闭社区的大门和围墙造成了传统乡村景观的“破碎化”,以围墙为主要标志的封闭社区将围墙内外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封闭社区围墙内的物质景观由房地产开发商精心营造,而封闭社区外的物质空间则经历了历史的自然变迁过程;从社会结构上看,封闭社区通过对特定生活方式的营造及价格因素的选择,主要吸引的是中高收入人群,这一群体与本地原居民的社会经济背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改变了当地传统的社会结构(图1-2)。

    (a)南浦岛桔树村和海龙湾之问的边界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