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斯特环境与贵州民族墓葬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喀斯特环境与贵州民族墓葬文化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0.97 6.4折 8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严奇岩 著 著作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16817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0元

货号1201488194

上书时间2024-11-20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严奇岩,1971年生,江西莲花人。2007年6月毕业于西南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暨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历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秘书长。近年来,主要从事民族文化史和区域历史地理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2部;获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3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喀斯特环境与贵州喀斯特文化
第一节 贵州喀斯特溶洞与人类的穴居
第二节 喀斯特溶洞与贵州古人类遗址
第三节 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
第二章 喀斯特环境与贵州石葬文化
第一节 贵州石板墓
第二节 水族干栏式石板墓
第三节 彝族的向天墓
第四节 石室墓
第三章 喀斯特环境与贵州崖葬文化
第一节 贵州的悬棺葬
第二节 贵州的岩洞葬
第三节 贵州的岩腔葬
第四节 贵州的岩墓
第四章 喀斯特环境与贵州各民族喀斯特墓葬文化的生成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
第二节 社会环境与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
第三节 文化环境与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
第五章 贵州民族墓葬文化对喀斯特环境的响应
第一节 喀斯特墓葬文化中的风水信仰
第二节 风水信仰与贵州各民族墓地风水林的保护
第三节 从碑刻看贵州苗族对洞葬环境的保护
第四节 从墓葬方式看喀斯特墓葬文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五节 从喀斯特墓葬看贵州喀斯特环境的变迁
第六章 贵州各民族喀斯特墓葬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第一节 贵州各民族喀斯特墓葬文化的特点
第二节 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的价值
第七章 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的时空变迁与现实启示
第一节 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的时空变迁
第二节 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与我国当前的殡葬改革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是我们理解环境与文化响应的典型“剖面”。严奇岩编著的《喀斯特环境与贵州民族墓葬文化》选取历史时期贵州各民族传统墓葬文化(包括悬棺葬、岩腔葬、岩洞葬和岩墓等崖葬文化以及石板墓、石室墓、向天坟等石葬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生态学、民族学、考古学和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利用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系统地研究贵州民族墓葬文化与喀斯特环境的互动:一方面探讨贵州典型的喀斯特环境对历史时期各民族喀斯特墓葬文化生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分析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对喀斯特环境的响应机制,阐明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蕴含的生态观。
本书可供历史地理学、历史学、人文地理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学者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阅读和参考。

精彩内容
    **章 喀斯特环境与贵州喀斯特文化
    **节 贵州喀斯特溶洞与人类的穴居
    在中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喀斯特分布面积超过12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贵州处于世界三大连片喀斯特发育区之一的东亚片区中心,即以贵州为中心连接桂北、滇东、湘西及川东南等地构成一片的地区所占的面积*大程度,超过55万平方千米,是世界*大程度、*集中连片的喀斯特区,也是世界喀斯特发育*典型、*复杂、景观类型*多的一个片区。贵州喀斯特出露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192%,若加上覆盖型和浅埋藏型喀斯特,喀斯特分布面积约占全省的7379%。贵州发育喀斯特的基岩分布之广,厚度之大,相对面积比之高,又比较集中连片,这不仅在全国是**的,就是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是罕见的①。贵州除赤水、雷山、榕江、剑河4个县(市)无喀斯特分布外,其余各县(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岩溶发育,分布着不同的岩溶地貌类型和形态类型组合。喀斯特分布面积占所在县(市)土地面积70%以上的县(市)共42个,占全省总县(市)数的49%;贵州喀斯特分布的县(市)比重之高,在全国也是**的①。因而,贵州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喀斯特省”(表1-1)。
    表1-1贵州省各地(州、市)喀斯特区与非喀斯特区面积及比重②
    贵州是中国*典型的山地省,也是中国**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全省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嶂,峰耸岭峻,岩峭谷深。
    喀斯特环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峰林平原和河谷平原,其间有中等规模的河流穿越,水土光热条件充足,经济繁荣,交通方便,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另一类是峰丛洼地、石山山区和石漠化地区,这类地区土少水深,植被稀少,水源奇缺,土地贫瘠,童山濯濯,交通闭塞,生产落后,经济萧条,生活艰难。贵州岩溶地貌发育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岩溶发育区,受地质构造和结构的影响,岩溶地貌与流水常态侵蚀地貌交错分布,致使岩溶分布具有明显的条带性;第二,岩溶地貌类型齐全,在贵州几乎可以见到岩溶区所有的地貌形态和类型;第三,岩溶具有向深性发育和迭置发育的特征。
    贵州不但是我国一个强烈岩溶化的高原,有其自身形成和演变的主要特征,而且其内部的区域分异也十分显著。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根据形成喀斯特物质基础——碳酸盐岩的不同和地貌类型的差别,贵州连片区域喀斯特地貌大致分为黔中—黔西南喀斯特峰林区、黔南—黔西北喀斯特峰丛区、黔北—黔东北喀斯特丘丛—峰丛区等三区①。按地貌形态成因的区域相似性原则,贵州的地貌,可划分为两个大区,即东部山地丘陵区和西部高原山地区,其下又可划分为10个二级区,即东部山地丘陵区分为3个二级区:黔东南中山低山丘陵区、梵净佛顶中山区和黔东北低山丘陵区;西部高原山地区分为7个二级区:黔北山原中山区、黔中丘原盆地区、黔南山原中山低山盆谷区、盘江红水河低山丘陵区、黔西南丘原中山区、黔西高原中山区和赤水、习水低山丘陵台地区。
    其中,黔南山原中山低山盆谷区大致在苗岭以南、红水河以北、北盘江以东、三都以西的地区,包括黔南州的都匀、平塘、惠水、荔波、独山、罗甸、长顺、三都,安顺地区的紫云、关岭及黔东南州的丹寨等县市的全部或一部分。黔南山原中山低山盆谷区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占全区总面积的80%,成为贵
    州岩溶类型*丰富、发育*复杂的一个地区,特别是峰林类地貌在省内具有代表性。本区溶洞以数量多、规模大、类型及结构复杂为特征②。
    洞穴,又称为山洞、溶洞、岩洞,是喀斯特岩溶地区一种特有的地貌形态,在云、贵、川、桂等省区都有广泛的分布。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地貌强烈发育的省份,是世界著名的喀斯特之乡,也是世界上喀斯特溶洞分布*广、发育*典型的地区。
    多山、多洞是贵州喀斯特地貌两个*为典型的特征。在湿热气候和长期地壳间歇性上升作用等影响下,喀斯特洞穴特别发育,几乎是无洞不成山。喀斯特洞穴是指可溶性岩石因喀斯特作用而形成的地下空间,又称溶洞。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之下,贵州有着中国甚至是世界*多*美的地下喀斯特溶洞。
    穴居是人类*古老的居住方式之一。在多数地区, 步入文明时代就已进入了地面定居阶段,而在我国南方,穴居文化却延续到近现代。穴居与干栏居、地面居一样,也是南方民族的重要聚落类型。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天然溶洞多,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保留了众多的穴居方式。
    穴居在贵州高原各民族中曾甚为常见。作为一个穴居民族,侗族曾被称为“洞人”、“洞崽”等。另据《太平寰宇记》载,仡佬族之祖先僚,“杂居溪洞,多是蛮僚”。黑苗则有“山苗”、“洞苗”之分①。贵州有部分是洞村,即住在山洞里,如黔南大小麻山一带苗族的穴居,明代以来就有记载。穴居是一种古老的群居形式,在一洞之内分成若干个小家庭独立生活。
    在长期的穴居过程中,溶洞早已深深地烙进了贵州先民的文化。“随洞而居”的习俗,“洞”就成为村寨的代名词。据乾隆《镇远府志》介绍,有的地方是以洞管寨,即一洞管若干寨;有的则以寨管洞,即一寨可管若干洞②。
    “竖眼大田溪洞”曾是镇远的县级建置,四周上下有二十二洞,包括“上里”十洞和“下里”十二洞③。今很多村寨地名都带有“洞”字,如今黔东南三穗、天柱、锦屏、黎平和从江5县,共有25个乡名带有“洞”字,乡以下村落以“洞”作词尾的多达82个④。洞成为村寨的代名词。洞与洞往往结成区域联盟,故有六洞、古州八万洞、九洞、十洞、邛水十五洞、四十八洞等地域名称。
    根据文献记载,苗族*初是在绝壁陡崖上凿穴而居的。嘉庆《大清一统志?贵阳府》载,“孟、牯羊苗,在广顺州金筑司。择悬岩凿窍而居, 不设床第,构竹第上下,高者百仞”。
    贵州麻山地区的孟牯羊苗是*突出的穴居族群之一。孟牯羊苗又称康佐苗、“孟、牯羊苗”、炕骨苗、老苗、山苗、班苗或洞苗等⑤,康熙时期,田榕《黔苗竹枝词》载“营窟为巢上古司,岁时伏腊有秦风”。原注:“孟、牯羊苗悬岩凿窍而居,高者百仞。”①乾隆时期,余上泗《蛮峒竹枝词》载“任籍悬岩凿户栖,攀萝上下倚云梯;如何亲殁还歌舞,只怕来年杜宇啼”。原注:“牯羊苗多于悬岩户而居,高者百仞。”②张澍《黔苗竹枝词》载“凿窍悬崖百仞高,簧梯上下似轻猱;关心啼鸟声声血,何处人间觅属毛”。原注:孟、牯羊苗“择悬崖凿窍而居”③。舒位《黔苗竹枝词》载孟、牯羊苗“山房缥缈际青天,百尺梯头踏臂眠;才到三更春梦觉,泪花一斗听啼鹃”。原文注孟、牯羊苗:“择悬崖凿窍而居,不设床第,构竹梯上下,高者或至百仞。”④毛贵铭《西垣黔苗竹枝词》“悬崖屋舍闹尸来,亲死儿孙笑几回”。原文注:“孟、牯羊苗在广顺州金筑司,居百仞悬崖,不设床寝。”⑤
    其实,孟、牯羊是两大洞名称,孟洞位于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的板当,牯羊洞位于长顺县,两地苗族均为同一支系,文化特征一致⑥。孟、牯羊羊洞所在地为贵州麻山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地表多溶洞和石林,穴居方式体现了孟、牯羊苗对喀斯特环境的适应。
    贵州至今仍有深居大山洞穴的苗族。在今天贵州麻山地区的苗族仍有几百人过着穴居的生活,这是对喀斯特环境的生态适应。即使所处的生态环境中没有可供利用的天然洞穴,相关的人群还会通过人工的办法建构洞穴,满足“穴居”习俗的需要⑦。麻山苗族中一直延续真正意义上“穴居”的还有三百多人,分散在紫云、罗甸、长顺、望谟4县,其中,中外闻名的有紫云中洞“穴居”点。
    中洞穴居(图1-1)苗寨地处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格凸河镇格丼村一巨大喀斯特洞穴中,海拔1241米,洞口向南,高30米、宽80米、进深200米,面积16万平方米。现有民房17栋,均为三开间木结构房屋,四周用木板或竹笆围起,中堂为堂屋,堂屋左侧为火房,其余均为卧室。楼上用木板铺平,放置粮食和杂物,无屋顶或有简单遮盖用以防灰尘。洞内原有一所小学(含4间教室和1个篮球场),2008年下半年搬迁合并到格丼小学,今教学设施仍保留。洞里面居住着18户苗族同胞,计80余人,以罗、王、梁、吴等姓为主。近年来当地政府“扶贫”,努力改变他们的居住环境,分批次在洞外为每户修建一栋新的砖瓦房,这些被迁出崖洞的穴居苗族,除有5户*终告别洞穴生活外,其他人家终因恋洞又纷纷搬回洞中。
    图1-1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格凸河镇中洞穴居图①
    第二节 喀斯特溶洞与贵州古人类遗址
    喀斯特生境是人类独特的文化摇篮和赖以生存的家园,而洞穴更是喀斯特地区人类所必须利用甚至维系生存的特殊环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