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松鹰,国家一级作家,全国突出的科普作家,中国社会派推理小说领军人物,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多部,撰写伟人传记36 部,其作品多次荣获全国大奖,他被誉为“用文学家的笔触,写科学家的故事”的人。荣获的主要奖项有:冰心儿童图书奖(三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作品奖(三次)、首届中国青年图书奖、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届世界华人科普图书奖金奖。小说代表作《杏烧红》英文版由美国圣马丁出版社出版,并荣登2018 年美国《图书馆杂志》推理小说排行榜榜单。
目录
序
前言
些可桢生平简历
引言
第一章 年少屐痕
生于水乡
第一个驿站
来到上海
北上唐山
第二章 负发美利坚
游必有方
伊大与哈佛
崭露头角
第三章 旷世的奠基
教书初体验
再执教鞭
高高的北极阁
播种
第四章 山长水阔
履新
好雨知时节
车辚辚
路漫漫
第五章 风雨大西南
漂泊休止符
“东方剑桥”之誉
深沉的韧性
大树浓荫
第六章 走近朝阳
又见西湖
煎熬的日子
等待天明
春风送暖
第七章 登高望远
集结号
山川入梦来
奋蹄孺子牛
阅览四季
第八章 永远的星辰
信赖
学无涯
心中的手杖
老骥伏枥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少儿文学书。
讲述了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气象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物候学创始人,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竺可桢波澜壮阔的一生。文中介绍了竺可桢的学习和科研经历,讲述了他是怎样从一个懵懂孩童,找到自己的奋斗方向,从而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生动事迹,以及为祖国做出的丰功伟绩。文中展现了竺可桢热爱学习、刻苦钻研、
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鼓励孩子们志存高远,爱科学、学科学,为自己的梦想奋斗,成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本书故事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介绍了竺可桢的生平和与他相关的科学知识,内容深入浅出,语言
生动流畅,绘图精美,是一本优质的少儿文学书。
主编推荐
① 引导孩子找到兴趣所在从拥有不被认可的奇怪爱好,到成就影响世界的大发明,曲折跌宕的故事无一不激励着孩子,让他们发现、承认并肯定自己的独特爱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② 帮助孩子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书中详细的实验步骤和过程、阅读材料和思考过程介绍,不仅能让孩子们学到具体的学习方法,也能让他们明白多实践、多阅读和多思考的重要意义。 ③ 帮助孩子提升逆商,修炼强大内心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而科学家们在面对各种困难时的阳光和坚持不懈的心态,为孩子们注入精神力量,让孩子们不惧困难,坚持前行!④ 用文学家的笔触讲述科学家的故事采用文学家的笔触,深入科学家的生活,用生动的语言将科学家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作者拒绝艰深的公式,拒绝生硬的说教,让孩子们在故事中自然领悟⑤ 插图精美、考究 ,让孩子沉浸其中配有精美的插图。以图片的方式还原科学家的生活背景和发明的场景,帮助孩子理解文字的同时,也让孩子情不自禁就沉浸其中。
精彩内容
第一章年少屐痕生于水乡天色渐渐地放亮。
东边,曹娥江温润的水汽上方,泛起了若明若暗的鱼肚白,慢慢地,一条浅浅的光带形成了。在这条不规则的光带上下,不断洇出五彩的云霞,越来越多,越来越亮……凝滞了许久,突然,太阳像脱去了华丽的大氅一样,庄严地、洒脱地喷薄而出,金色的光芒倏地照亮了宁绍平原上绿水环绕的东关小镇。
当清晨的阳光爬上竺家台门窗棂的时候,一阵清脆的婴儿啼哭声从房中传出,竺家最小的孩子出生
了。这个刚出生的孩子,名叫竺可桢,字藕舫,后来成长为当代中国一位伟
大的科学家。
孩子的父亲竺嘉祥喜出望外,他盘桓在自家小小的院子里,牢牢地记住了小儿子出生的这一天:清光绪十六年庚寅二月十七日(即公元1890年3月7日)。
绍兴,得名于南宋初期
。公元1127年,北方的金国攻陷宋朝的首都汴京,北宋灭亡了。宋高宗赵构丧魂落魄般地逃到江南,题字“绍祚中兴”,意为继承大统,皇室中兴。但在以后的岁月里,南宋统治者一无决心,二无谋略,三无实力,“恢复中原,,终于成为一句空话,但绍兴这一地名却从此沿用至今。
竺家祖辈本来聚族而居在绍兴县东关镇(现为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西5千米的保驾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但到了竺嘉祥成家立业的时候,社会动荡剧烈,中国已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老
百姓的日子越发艰辛。出于生计,竺嘉祥不得不离开家,来到东关镇谋生。
东关镇是宁绍平原水乡北部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这里,有一座座的石拱桥。桥上,整天穿行着
为生计奔波的人;桥下,舟来楫往,桨声欸乃。这里有一条条古老的青石板路,天长日久,路面被人们的鞋底磨得锃光瓦亮。
这里有一座座粉墙黛瓦的楼房,鳞次栉比,高低参
差,屋顶上那一株株灰暗的瓦松,仿佛无言地诉说着小镇悠远绵长的历史。
竺嘉祥在东关镇开设米摊,计升量斗,挣几个辛苦钱来维持生活。20岁左右,竺嘉祥与外村一位顾姓女子结婚。1876年,他们有了第一个儿子竺可材,2年后,生下二儿子竺可谦。之后,又生下三个女儿,最后,生下了小儿子竺可桢。顾氏脾气谦和,温柔正直,平时省吃俭用,家务杂事料理得停停当当。
竺嘉祥为人厚道,在当地口碑极好,加之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在做了几年卖米的生意后,逐渐有了一些积蓄,于是,他在镇西的米市街西头自己开
办了“承茂米行”。那时,东关镇上米店林立,大商号不断倾轧小商号,“承茂米行”本小门面小,又没有任何背景,生意做得非常艰难,全靠竺嘉祥的好人缘。“承茂米行”虽然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倒也勉强得以支撑下来。
谋生不易,使得竺嘉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培养子女上。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上学念书,做一个有知识的人。他一直坚信,有学问的人,才能鹏程万里,才能不重蹈自己生活窘迫的覆辙。可材、可谦都被送往私塾,接受科举教育。可谦因病辍学。可材一直坚持学习,后来在县城的一次考试中成绩优秀
,补了廪生,成为一名秀
才。
可材中了秀才,亲朋好友们都来祝贺,竺家确实风光了好一阵。竺嘉祥更是兴奋得满脸泛着红光。
他抚摸着竺可桢的头,微笑着说:“你看,你大哥已经中了秀才。你也要赶上大哥,争取做个秀才。”竺可桢不知道什么是“秀才”,他看着父亲那认真的样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第一个驿站竺可桢从小身体非常瘦弱,但天资聪慧,2岁时他己开始认字。东关镇上逢双日没有集市,全镇暂时摆脱了嘈杂和喧哗,显得非常静谧。这时,竺嘉祥在生意上没有多少事,就教竺可桢认字。竺可桢每认识一个字,就会得到父母的一阵夸赞,有时还会得到糖果、花生一类的奖励。这样,竺可桢认字的兴趣更浓了。有时,他正在妈妈怀中撒娇,但一听到爸爸让他去认字,就马上跌跌撞撞地走过去,兴致勃勃地跟着爸爸一个字一个字地认起来。
在竺可桢3岁时,竺嘉祥让他骑在肩上,到镇上访友聊天。青石板街道两边,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店号招牌。竺嘉祥点着各家招牌上的字,挑着教他,回程时再考问他。
一次,竺嘉祥指着街上一家布店的招牌问:“这是什么字?”竺可桢懵懵懂懂地看了看父亲,摇摇头。
父亲接着问:“那这家叫什么店?”大人的言谈中经常提到这家布店,竺可桢眼睛一
亮,答道:“这家店不是叫‘恒升布庄’吗?”竺嘉祥颔首一笑:“对呀
,这4个字就是恒升布庄。
”P3-6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