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3.24
3.2折
¥
42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郭海鸿|责编:雷阳//靳红慧
出版社深圳
ISBN9787550737099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31806657
上书时间2024-09-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男,1971年生,籍贯广东蕉岭,客家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青年文学》《文学界》《作品》《广州文艺》《山西文学》《特区文学》《清明》等刊发表中短篇小说。2014年出版长篇小说《银质青春》,短篇小说《十七号台风》获第七届深圳青年文学奖,长篇小说《深圳快递》获深圳原创文学拉力赛优秀奖等。曾在《南方都市报》《品报》《深圳商报》等开设专栏,并进修于深圳大学首届作家研究生班。
目录
第一章 李改梅
第二章 朱查理
第三章 李改梅
第四章 朱查理
第五章 李改梅
第六章 张教授
第七章 朱查理
第八章 李改梅
第九章 朱查理
第十章 李改梅
第十一章 张教授
第十二章 李改梅
第十三章 张教授
第十四章 李改梅
第十五章 朱查理
第十六章 尾声
内容摘要
长篇小说《过关》以深圳、香港两个家庭、两代人的交往为主线,书写新时代背景下深港融合发展中人的美好感情、纯真之爱以及年轻人的创业历程。朱查理父子与李改梅一家的人生相逢相遇,既充满戏剧性、偶然性,也带有时代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小说既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世界与精神世界,又反映了商业活动的复杂与诡谲,既观照到老年人的婚恋幸福又呈现了年轻人事业打拼的艰辛,有较多的戏剧冲突元素和时代性表达。作者笔触细腻,对人性人情有精准的把握和表达,塑造了李改梅、朱查理、张教授等立体而丰富的人物群像,展现了他们不同的精神世界。同时亦对宏阔的时代有着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写出了都市商业场域的复杂肌理,是一部有着温热的时代感和鲜活的当下性的优秀作品。《过关》写的是有限几个人的交集来往,它所揭示的却是一个大主题,即深港协同发展。
精彩内容
节选一
李改梅回来了,仿佛半个黄贝岭的人都闻到了她从湖南带回的气味:辣椒的气味、腊肉的气味、樟树油的气味,还有悲伤的气味。很多人都不相信她回来了,在他们的预想中,她至少要在胡家冲待上个把两个月,那样才合情理,才足够消除一个丧夫之妇的悲痛。可才多少天呢,人就回来了?有人说,莫非这娘们半路把男人的骨灰撒了,转身回了深圳?
这当然是开玩笑的。天底下谁都可能干出那样的事,李改梅绝对不会。如果那样,他们所认识的这个女人就不是李改梅。并非说李改梅的夫妻感情有多深,而是人们所认识的李改梅,就是个讲礼节、讲规矩的人。
李改梅是坐大巴车回深圳的。昨天下午两三点钟从县城开出,今天早上五点多就到了。黄贝岭的老乡多,县里开来的客车特意在这里设了个上落点,车头上标着“直达黄贝岭”,方便得很。路线是承包的,司机已经熟透,嚼着槟榔,说笑间就从湖南开到了广东。一进入深圳地界,司机就开始打电话,通知那些托运货物的人到黄贝岭等车卸货。车底下是行李舱,除了乘客的行李外,全是家乡的土产,有人甚至把老家坐惯了的旧凳子也弄到深圳来,说是怀旧。在乡亲们的心中,一辆客车就是流动的乡愁。
李改梅放下行李,洗了澡,才合了个眼,手机接二连三响了起来。
电话里问,老板娘,要不要沙发,七成新的?
李改梅说,不要,我不做这个了。
又有人问,阿姨,明天下午有时间不,帮忙找几个人做个清洁,顺便送你们一张木床,我用不着了。
李改梅说,对不起,没时间哦,不够人手,你找找别人吧。
李改梅和丈夫在这里待了二十多年,知道他们号码的人不计其数。他们靠这个号码,跟无数的人产生关联。他们手机不离身,不论在什么场合,有电话一定接。在他们心里,从来没有“骚扰电话”这个说法。
节选二在桥上堵了两个多小时,车终于开始像蜗牛一样挪动了。前方的车辆闪动着欢庆的车灯,桥面上一片耀眼的光。朱查理坐正了身子,给梅姨发微信:“梅姨,明天我到深圳。”不过一秒钟,梅姨就回了语音,好像一直在等他的音信,早已经把语音录好,随时按下发送键似的:“你有事忙你的吧,我这边不着急的,先不管他。”“我不忙。”朱查理回她。
和许多中老年人一样,李改梅不太习惯组织文字,而是用语音给他留言,或是为了省话费,用微信通话。朱查理却不太喜欢,好像怕被人听出言语中的破绽似的。常常是梅姨发语音,他用文字回复。
前方的车流松动了,车子终于跑快了一点,司机的心情也快乐起来,知道朱查理没睡觉,把音响的音量调高了。
朱查理反复听梅姨的语音,这个语气,他听了十几年,太熟悉了,此时,他仿佛听出了其中的悲伤与孤独。
梅姨比老胡小四岁,今年也五十岁了。认识他们的时候,老胡三十八岁,第一眼看上去,老气得像是个快五十岁的人,而初见梅姨,她则像个年轻媳妇,与老胡像差了二十岁。后来打交道多了起来,慢慢熟了,知道了他们的真实年龄,那种第一眼看到的差距慢慢缩小,还原了真实的状态。老胡看上去大四岁,梅姨看上去小四岁,十几年的时间里,这种差距一直没有改变。只是,现在那个大四岁的男人不在了。没有了他在前面挡着,小四岁的胡家冲女人梅姨,会不会突然加快老去的速度?
老胡与梅姨的年龄差距是四岁,而老胡与朱查理的年龄差距是十六岁。从二十四岁来到深圳,转眼间,朱查理自己也是个快四十岁的人了。他认识老胡和梅姨一家时,并没有想过会跟他们有多长时间的交往,更不可能想到他会在十几年后送别其中的一位,和他的家人一样,承受这种失去亲人的悲伤。
节选三看着司机走出医院急诊区,他才放心地回到急救室。
根据医生的描述,患者因脑出血倒地、昏迷,如果判断没错的话,此前患者服用过大剂量的安眠药。但是,从常识上来讲,安眠药与脑出血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巧合,只能理解为患者服用安眠药后,发生碰撞、摔跤、跌坐等,导致脑出血发生。至于为什么服用过量的安眠药,是自己主动的,还是外界因素导致的?
“说白了,是自杀还是他杀,这个需要警察做结论。”医生道,他之所以建议公司报警,是希望院方尽量避免事后不必要的纠纷。作为医生,他经历得太多了。
警察对医生的分析表示肯定,但觉得他话多了,制止他继续往下说。
自杀?他杀?这两个朱查理都不能接受,他认为都不可能。凭他们十多年的交往,他坚信赵总不属于选择自杀的人,他们做的是正当生意,更不存在他杀。
“你可以保留意见,但是不要随意下结论,法律要的是证据,”警察也制止了朱查理,“调查结果会说明一切。”受到警察的断喝,朱查理背脊上掠过一阵凉意。在这种情况下,他无暇顾及自己的体面,他的心在急救室里,耳朵敏感地接收着从里面传来的动静。他在心里一遍遍祈祷,希望赵总一定要挺过来,他挺过来了,一切就都不需要争论了。
突然,走廊上一阵骚动,传来嘈杂的人声,原来是赵总的家属来了。朱查理赶紧迎上去。见到他,赵总的老婆哭喊起来:“你们快把人还给我,快把人还给我!我不要过这样的日子了,我们要回安徽,我们要回老家!”节选四第一次见到梅姨,他怔住了,有那么三分钟的时间,他的视线停留在她左眼眼角那枚黑痣上。也许是被他看得不自在,梅姨转过来身子,故意跟老胡说话。这颗黑痣比普通纽扣要小一圈,好像并没有规定要长在那儿的,只是无意间滴落在宣纸上的一朵墨影而已。他之所以怔了一下,是因为他妈妈的右眼眼角也长了一颗黑痣,两颗黑痣的大小和浓淡几乎一模一样。小时候,在妈妈的怀里,他总是喜欢用小手抠这颗痣,有时被他抠痛了,妈妈会打一下他的小手。后来,慢慢地,这颗痣在妈妈的脸上不再那么显眼,在儿子的心中已经和妈妈的脸长成了一个整体。
看到梅姨那一瞬间,朱查理想,如果此时妈妈来到这里,和这个叫梅姨的女人站在一起,会是什么情形?一左一右,两颗黑痣会达成何种共识?它们之间,是否会有一个密码?如果这个密码是存在的,又由谁掌握?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很奇怪的,也常常是一种冒险。
节选五自从莱克来到家后,胡丹丹回家的次数也多了。奇怪的是,过去那么多年,一直大大咧咧的女婿朱宝林,竟然也因为这只猫而愿意跟老婆回来了,有时是他自己回来,预约带莱克去洗澡、剪趾甲,不亦乐乎。朱宝林还在网上给莱克买了一个不锈钢的碗座,饭碗水碗固定在上面,再不怕被它踢翻了。每来一回,朱宝林都要把莱克的照片、视频发朋友圈,好像是晒他的亲密伙伴。
李改梅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在一只宠物面前,这些人情世故淡薄的年轻人,却表现出了体贴温暖的一面?
“你们回来是看猫的,不是来看娘的吧?”李改梅笑话他们。
“看猫是一回事,看娘也是一回事,两者不能等同。”从不愿意主动搭理丈母娘的女婿,忽然变得能说会道了。
“妈,这只猫来了以后,你变了个人。”胡丹丹说。
“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变得有耐心了,说话也没有那么尖刻了。”“就你会乱说!”李改梅心里明白,女儿话里有话。
这孩子从小就比别人多一些心思,敏感多疑,母女俩一年到头没几句好言语。这不由得让李改梅也往深里想,是不是自己跟老张的交往留下了什么痕迹?可是,除了一瓶救心丸、一袋猫粮,这屋里没有老张的任何物品,就算是这两样东西上也没刻他的名字呀!
这个胡家冲女人真是笨得可爱。还用刻字吗?张教授给她留下的痕迹太多、太深了。
李改梅每天都给老张发去几张莱克的照片,不分时间,只要是她觉得好笑好玩的莱克的萌态、凶态,便马上抓拍下来,给老张发过去。
老张不知从哪里下载了如此丰富的表情图,每收到一张莱克的照片,他就回一个表情图,表示点赞、鄙视、吃醋、侥幸、嘲笑等,每张图都让李改梅忍俊不禁,笑上好一阵。有时在公司,李改梅看着看着微信突然会被逗笑,身边的同事哪能知道,能逗笑他们主管的,并不是搞笑视频,而是一位香港老头。这位老头不用语言,也不用文字,每天源源不断地用表情图就能给她带来欢乐。而对老头来说,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支持他接近这个胡家冲女人。他们的努力卓有成效,很快就要抵达终点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