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简介
"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最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
《儒藏》(精华编一四四)收录明朝黄淮、杨士奇等编《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七至卷二五三,共计37卷,内容涉及慎刑、赦宥、兵制、征伐、任将、马政、荒政、水利等方面。
黄淮(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明洪武三十年进士及第,官至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有《省愆集》《介庵集》等。杨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泰和(今安徽太和)人。历官翰林院编修、侍讲,官至少师、兵部尚书。有《东里全集》《别集》《续编》及《文渊阁书目》等。
《历代名臣奏议》系黄淮、杨士奇任辅佐太子的东宫官时奉旨编纂,汇编上自商周、下至宋元历代约两千余位名臣的奏议而成,以期为皇太子和大臣从政时提供借鉴。全书分为君德、圣学、孝亲、敬天、治道、经国等66门,辑录历代名臣奏议八千余篇。取材广泛,举凡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典制沿革、民族关系等,无不收录。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历代名臣文集或总集中的奏议,另一部分则是来源于历代正史中的君臣对答之语。因所收均属涉及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因其所收资料时代跨度大,篇幅大,卷帙浩繁,《历代名臣奏议》长期以来都没有标点整理本,《儒藏》(精华编)本是其首个现代标点整理本,将极大地方便相关学术研究。
此次校点,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明永乐内府刊本为底本,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参校奏议作者文集、《宋朝诸臣奏议》、《续资治通鉴长编》及二十四史等相关文献资料。文集用通行版本,《宋朝诸臣奏议》用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续资治通鉴长编》和二十四史则用中华书局点校本。稿件整体标点准确,校勘充分,整理质量较好。
作者简介
《儒藏》(精华编)的编纂方为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历代名臣奏议》点校者为张希清、张衍田等。张希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宋史;张衍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献等。
目录
一四四册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十七
慎刑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十八
赦宥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十九
兵制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二十
兵制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二十一
兵制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二十二
兵制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二十三
兵制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二十四
兵制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二十五
宿衛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二十六
征伐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二十七
征伐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二十八
征伐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二十九
征伐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三十
征伐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三十一
征伐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三十二
征伐
16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三十三
征伐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三十四
征伐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三十五
征伐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三十六
任將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三十七
任將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三十八
任將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三十九
任將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四十
任將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四十一
任將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四十二
馬政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四十三
荒政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四十四
荒政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四十五
荒政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四十六
荒政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四十七
荒政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四十八
荒政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四十九
水利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五十
水利
17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五十一
水利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五十二
水利
歷代名臣奏議卷之二百五十三
水利
内容摘要
\"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最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
《儒藏》(精华编一四四)收录明朝黄淮、杨士奇等编《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七至卷二五三,共计37卷,内容涉及慎刑、赦宥、兵制、征伐、任将、马政、荒政、水利等方面。
黄淮(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明洪武三十年进士及第,官至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有《省愆集》《介庵集》等。杨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泰和(今安徽太和)人。历官翰林院编修、侍讲,官至少师、兵部尚书。有《东里全集》《别集》《续编》及《文渊阁书目》等。
《历代名臣奏议》系黄淮、杨士奇任辅佐太子的东宫官时奉旨编纂,汇编上自商周、下至宋元历代约两千余位名臣的奏议而成,以期为皇太子和大臣从政时提供借鉴。全书分为君德、圣学、孝亲、敬天、治道、经国等66门,辑录历代名臣奏议八千余篇。取材广泛,举凡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典制沿革、民族关系等,无不收录。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历代名臣文集或总集中的奏议,另一部分则是来源于历代正史中的君臣对答之语。因所收均属涉及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因其所收资料时代跨度大,篇幅大,卷帙浩繁,《历代名臣奏议》长期以来都没有标点整理本,《儒藏》(精华编)本是其首个现代标点整理本,将极大地方便相关学术研究。
此次校点,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明永乐内府刊本为底本,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参校奏议作者文集、《宋朝诸臣奏议》、《续资治通鉴长编》及二十四史等相关文献资料。文集用通行版本,《宋朝诸臣奏议》用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续资治通鉴长编》和二十四史则用中华书局点校本。稿件整体标点准确,校勘充分,整理质量较好。
主编推荐
《历代名臣奏议》长期以来都没有标点整理本,《儒藏》(精华编)本是其少有现代标点整理本,将极大地方便相关学术研究。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