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9.44 4.1折 ¥ 4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编者:(法)于贝尔·雷弗|责编:郎琪杰|译者:王晨雪|绘画:(法)达尼埃尔·卡萨纳韦
出版社中国友谊
ISBN9787505754058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1508334
上书时间2024-09-04
智者的声音
科学哲学学者让-雅克•萨洛蒙1私下里总是说:现如今,真正的学者越来越稀有,有一天甚至可能消失。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目光中不无狡黠之色。事实上,那些学者已被“专业人士”取代,后者也被他称为“科学专家”。萨洛蒙极其尊崇学者。他认为,如今“科学专家”的人数已达历史最高,这一群体对世界命运的影响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大,而那些真正的智者和运用其智慧思考科学及整个世界的大科学家却不够多。当然,还有爱因斯坦、西拉德、查戈夫、奥本海默等一位位声名显赫的科学家,他们也是,甚至首先是伟大的智者和无可置疑的哲学家,萨洛蒙对他们推崇备至。萨洛蒙所说的现象,于贝尔•雷弗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痛心地观察到了。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年轻的实验员,在魁北克亚北极地区一个叫作本特溪的军事科学营地工作。他工作的地点紧挨着拉布拉多半岛,所谓的化学实验室也不过是搭在一望无际的冰原上的一个小窝棚。正是在那里,他意识到了一个毋庸置疑的可悲事实:在本特溪,科学是为工业和利润服务的。
这也许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于贝尔•雷弗待人如此热情真诚。和他在一起时,我们深深体会到他就是一位智者。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他从没有忽略过形而上的或者道德、伦理的重大问题。他不是一名普通的天体物理学家,在我们眼中,他更像是一个渴求答案的外行人。因此,我们喜爱他、尊敬他,更愿意倾听他。他就是指引我们的那个声音,带领我们思考那些最为复杂的命题:为什么会“有”一些东西而不是“无”?大自然是否冥冥之中有一个计划?人是否能适应自己?
一张照片,映照人生
于贝尔•雷弗总是随身携带一张黑白照片,那是20世纪40年代还是孩子时的他拍摄的。照片中,一条泥土小道在灌木丛中蜿蜒前伸,没入斑驳的树影,最终消失在无尽的黑暗里。让于贝尔•雷弗着迷的是这条小路的去向:它通向哪里?那里有什么?眼睛看不见的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于贝尔•雷弗将目光转向天穹,以探索他曾经无法看到的答案。如果说照片上消失在树影中的小路是他探索的动力来源,那么其普通亲切的自然景色也贴合他近来的关注点:生态与环境。因为多年以来,于贝尔•雷弗不断将目光伸向天空更远处,但也同样意识到不能忽略地面上发生的事情。因此,从2000年起,他开始关注环境恶化问题。从2001年至2015年3月,他担任人类与生物多样性协会名誉主席,以学者的身份积极宣传保护生命及生物多样性。
艺术家与世界:追寻柏格森的步伐
一百多年前,哲学家亨利·柏格森就指出,在他看来,知识学说与生命学说似乎本就是不可分割的,而本书的副标题《宇宙与艺术创造》2的言下之意恰恰与此说相呼应。于贝尔•雷弗将大自然的创造过程和艺术家与创作冲动之间的关系做了许多对比,这与柏格森1907年的名著《创造进化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上,亨利·柏格森曾对此做过大量的论述,他提出了称为“生命冲动”的概念(这种普遍原则蕴藏在所有物质生成之初并主宰其发展),却没有提及造物主的存在。这一巧合真是妙不可言:一位20世纪初的伟大哲学家的直觉竟与一位毕生研究太阳系及宇宙化学物质起源的天体物理学家的结论如此契合。柏格森在《创造进化论》中有一个经典段落,用面对空白画布的画家这一意象来表达他对“生命冲动”的直觉:“一幅完成的肖像取决于模特的特征、画家的天性以及在调色板上搅在一起的颜料。然而,即使了解了这些决定因素,任何人,包括画家本人,也不可能准确地预见画作完成的样子,因为要预见这幅画作,就得在它被画完之前把它画出来,而这本身就是个自相矛盾的荒谬假定。对于我们生命中的、应由我们去描绘的一个个瞬间,情形更是如此。每一个瞬间都是一件艺术创作。画家才能的成熟与退化,只受其作品的影响。同理,我们的每个状态,在其存在的那个瞬间,就在改变着我们的自身,因为那是我们刚刚为自己设立的新形态。因此可以说我们的所作所为取决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不过,还需要补充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所作所为也造就了我们本身,我们在不断地创造新的自我。3”
在本书中,于贝尔•雷弗也像柏格森一样用艺术创作打比方,让我们明白上帝为什么不是唯一的宇宙建筑师——不论他会不会掷骰子4。
完美的组合
我还想简单介绍一下本书的绘者达尼埃尔·卡萨纳韦,他简直就是上天派来的。我们未曾奢望能有人将于贝尔•雷弗的语气和意图如此贴切地表达出来,而达尼埃尔的绘画与构图做到了。这也许并不是偶然,毕竟达尼埃尔自小师从绘画大家乔治·贝维尔(1902—1982),在不断地临摹其画作的过程中爱上了绘画。1935年的一天,贝维尔被国防部任命为官方天文画家,从此以后,这位画家(可惜如今几乎被人遗忘了)总是在自己的签名中加上一颗星星。2000 年,在第一批著作获得成功之后,达尼埃尔将同一颗星星加在了自己的签名中。二人隔着时空眨了下眼,这颗星顿增诗意……
达维德·范德默伦
比利时漫画家,《图文小百科》系列主编
本书是《图文小百科》系列作品之一,两位作者挑战用极小的篇幅和极通俗的手法来探讨宏大的课题:宇宙和艺术的创造力。作者用极其简练、生动、仿佛日本俳句的语言,配合巧妙的图像,以著名的哲学家、艺术家为例,为读者同步讲解了宇宙的诞生、生命的起源和人类创作的共通原理,并自然地引出出一个“正能量”的结论:“行为产生结果,人类对自身的思考赋予存在意义……我们应努力让世界更加美好。”
于贝尔·雷弗(Hubert Reeves),1932年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是世界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也是著作等身的科普作家,擅长将高深的科学知识变成外行人、儿童读者的趣味读物,有“星空诗人”的美誉,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9631),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奖项。他在加拿大、美国、法国的多个大学、研究院任职,曾担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部主任、NASA(美国太空总署)科学顾问、人类与生物多样性协会主席等,曾获得多个国家的几十项高级荣誉和奖项。
达尼埃尔·卡萨纳韦(Daniel Casanave),1963年出生于法国阿登省,从兰斯美术学院毕业后,凭借四面开花的丰富创作成为法国当代艺术的重要一员。他是著名的插画师、布景师、漫画家,创作儿童读物,改编经典文学作品,与多位科学家共同创作科普作品,还有余力成为一家出版社的联合创始人。
一套包罗万象的图文小百科,打开一个精彩纷呈的大世界;欧洲行业专家联手欧洲知名漫画家,打造专业性和艺术性兼具的知识图鉴
《图文小百科》系列是由法国达高出版集团策划的一套致力于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普及知识的精品百科丛书,涵盖科学、技术、社会、自然、文化、历史等广泛的领域。该系列每本一个主题,法国编辑团队利用强大的人脉资源,为每个主题专程邀请一位领域内专家的同时,还为其量身配备一位擅长创作该题材的漫画家,二者强强联手,反复尝试打磨,最终向读者呈现兼具文字专业性和画面艺术性的作品。图文并茂,精心编排,让学知识变得轻松起来。
《图文小百科:宇宙》尽显大师手笔,两位作者在极小的篇幅里将两种镜头、两种推论方式、两种呈现方式来回切换,轻松拆解两大深奥主题。
本书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以科学加艺术的方法比较研究宇宙和人类艺术的创造两大课题。编剧雷弗是顶级的天体物理学家,更是世界知名的畅销科普作家,在这本面向全年龄段读者的作品中将深入浅出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他首先举重若轻,抓住“创造力”这条线轻松串起宇宙的诞生、构成和历史。其次引入一个并列主题,即人类艺术创作的动力和原理,二者互为例子,互证互明:宇宙与个人的行动原来在冥冥之中异曲同工。视角仿佛用超高倍数的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两种镜头来回切换,巨大的天体与基本粒子可以等量齐观。不拘一格地妙用归纳法、演绎法且丝毫不露论证的痕迹,顺滑得只仿佛老者在跟你聊天。轻松、巧妙的漫画为文字加成,既是文字的图像诠释,本身又是“艺术创作”的*佳例证,更有“画中画”等好玩的设定,使人在轻松理解之余不禁惊叹两位作者处理如此庞大的课题时居然能表现得如此游刃有余。
大道至简,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轻松化。带领读者祛除对未知、玄奥之事的膜拜,转而对真正的“建筑师”,对自身力量,产生应有的敬意。
一般的论文用术语的迷宫将简单的问题做无比繁复、晦涩的阐述,本书恰恰是将真正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两大主题剖析得简单明了。这要得力于编剧的另辟蹊径。科学与艺术两线并进,在交汇处碰到了哲学——这是玄乎的说法,而作者就抓出两个哲学概念,连结并打通了两大主题中的关节,仿佛告诉我们:“不就是宇宙和人类的创造力吗?你只需要记住两个词——‘创造性相遇’和‘涌现性’——好了,跟我们来,一会儿就都搞明白了。”作者用慢镜头展现了从无到有的魔术手法,证明了真正伟大的不是上帝,而是大自然;又从太空落回地面,从浩瀚的宇宙归结到每一个人,于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全新的视角和格局看待其他或大或小的问题,更可以重新认识自身行动的意义和价值。
两位作者挑战用很小的篇幅和通俗的手法来处理一个大问题:宇宙。编剧作者用极其简练、生动和仿佛日本俳句的语言,绘图作者配合以相应的图像,两位共同以著名的哲学家、音乐家、画家的名言或故事为例,为青少年读者同步讲解了宇宙的诞生和生命的起源,在普及基本天文、物理知识的同时揭示宇宙的诞生与人类艺术创造之间其妙的共同之处,并有余力推导出一个“正能量”的结尾:“行为产生结果,人类对自身的思考赋予存在意义……我们应努力让世界更加美好。”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