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趋势把握与政策选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趋势把握与政策选择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3.45 3.9折 85 全新

库存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伯超

出版社上海社科院

ISBN9787552042276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5元

货号31870456

上书时间2024-08-1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伯超,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统计学与数量经济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创新发展、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已在《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经济问题》《上海经济研究》《财经问题研究》《科学学研究》《应用经济学》(Applied Economics )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1项、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项课题1项、国家高端智库课题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多项,多篇决策咨询专报获得上海市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政策选择篇
第一章 R&D补贴政策效果与制造业企业的策略性行为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模型设计
第三节 计量模型、变量的设定及描述性统计
第四节 实证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二章 重点产业支持政策对制造业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创新资源错配测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创新资源结构性错配测算结果及其分析
第四节 中国重点支持产业政策对制造业行业间双重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
第五节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三章 区域试点型政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第一节 影响机制分析
第二节 实证策略
第三节 区域试点型政策对城市自身创新成果、投入规模及其利用效率的作用
第四节 三类区域试点型政策对城市之间创新投入配置效率的作用
第五节 异质性分析
第六节 结论与启示

第二篇 趋势把握篇
第四章 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的影响机理分析
第三节 计量模型与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五章 制造业企业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与研发投入强度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模型构建与分析
第三节 制造业企业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对其研发强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主要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六章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效应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影响机制与研究假说
第三节 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第四节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第五节 机制检验
第六节 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三篇 案例篇
第七章 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赋能浦东制造业创新发展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实施现状分析
第三节 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深化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建设工作的对策建议

第八章 浦东硬核科技企业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研究
第一节 主要概念与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总体情况分析
第四节 主要问题分析
第五节 国内重点城市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政策举措与经验总结
第六节 对策建议

第九章 上海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上海事业单位类型新型研发机构经典案例分析
第三节 上海市事业单位类型新型研发机构面临的体制机制瓶颈分析
第四节 国内可借鉴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经验探索
第五节 对策建议

第十章 浦东硬核科技企业孵化服务体系研究
第一节 浦东硬核科技企业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浦东硬核科技企业孵化服务体系的短板和不足
第三节 优化浦东硬核科技企业孵化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聚焦中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关于政策工具的选择,重点研究了R&D补贴政策、重点产业支持政策与区域性试点政策对于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积极性、创新资源投入强度与利用效率,以及创新资源在行业间与城市之间配置效率的影响。在趋势把握方面,重点研究了制造业服务化、数字化与内部收入分配的公平化对企业创新行为与创新能力的影响。在案例分析方面,鉴于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以上海着力打造的新型创新机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新型创新主体(新型研发机构),和新型创新平台(硬核科技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例,深入研究如何充分发挥政府端和市场端的双重积极性,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紧密结合,进而激发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制造业内部创新资源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
中国制造业企业走过了引进和消化国外优选技术的历程后,必须通过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及生产技术,发展自主品牌,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本书探讨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可能路径,对于相关理论和实践都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