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共4册)/冯骥才文化散文系列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26.86
4.1折
¥
312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冯骥才|责编:关俊红
出版社浙江文艺
ISBN9787533969424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12元
货号31813131
上书时间2024-08-1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现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等职。他是“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其“文化反思小说”在当今文坛影响深远。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二百余种。代表作《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单筒望远镜》《艺术家们》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韩、越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五十余种。多次在国内外获奖。他倡导与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传统村落保护等文化行为对当代人文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目录
《域外古城》
牛津的老房子
巴斯入手里的巴斯
在莎翁故居看到了什么?
寻根
城市的历史美
翁弗勒尔
拉丁区,我们那条小街
精神的殿堂
活着的空间
睡着的小城
意大利断想
重光西斯廷
朝圣,去乌尔比诺
托斯卡纳的风光
泡在水里的威尼斯
如梦的瓦豪
收藏家园
一先令的古堡
辉煌的书巢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百水的怪楼
保卫克里姆特画室
月光里的舒伯特小楼
离我太远了,皮兰
今天的布拉格
古希腊的石头
在芬兰的感想
最美的小镇
苏兹达利的木屋
俄罗斯也有古村落问题
苏哈洛夫
细雨品京都
奈良的味道
《古艺》
古艺
南乡问画记
探访缸鱼
武强屋顶秘藏古画版发掘记
大理心得记
亻革家·反排·郎德
王老赏
内丘神码
追寻盘王图
细雨探花瑶
手抄竹纸
邂逅苗画
草原深处的剪花娘子
执意的打捞
绵山彩塑记
活着的木乃伊
天后宫剪纸
东丰台年画
杨家埠的画儿
四访杨家埠
废墟里钻出的绿枝
豫北古画乡探访记
三地年画目击记
贺兰人的唱灯影子
倒提金灯曲
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
《古村·古俗》
古村
大雪入绛州
榆次后沟村采样考察记
谁救四堡?
土楼的活法
奇乡李方屯
半浦村记
水西庄
保定二古村探访记
太行山的老村子
黄海边古渔村探访记
涂了漆的苗寨
晋地三忧
白洋淀之忧
我为慈城担忧
胡卜村的乡愁与创举
中国最古老的村落在哪里?
古俗
打树花
拜灯山
长春萨满闻见记
小雨入端午
七夕·摩喝乐·仲爷
进香
年意
守岁
逛娘娘宫
年夜思
过年和辟邪
年文化
除夕情怀
大年三十
终岁平安
老母为我“扎红”带
春节是怀旧的日子
福字是最深切的春节符号
团圆,春节的第一主题
春运是一种文化现象
《域外古艺》
纸莎草和最古老的纸画
结识里卡尔罗
世外美髯公
揭去伪装的《最后的晚餐》
泥泞天使
地中海的菜单
城市的文物与文化
家庭的遗产
塞纳河边的中国古董
双重的博物馆
科隆大教堂
萨尔茨堡的性格
锤子锤出来的艺术
一千年的手工
老墙里的宝藏
木偶大师艾赫尔
又跳又唱又一年
阿尔卑斯山的精灵
在维也纳买古董之一
在维也纳买古董之二
在维也纳买古董之三
留住昨天
别急,哈尔施塔特
维也纳怀旧
一个画家和一个国家
从简朴到简约
从圣彼得堡到杨柳青
拜谒阿理克
冬宫里的会谈
费特节没有主席台
美国博物馆的中国画
老东西
最好读的历史书
在大阪市立美术馆内的断想
内容摘要
《域外古艺》收录与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德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与传统技艺及传统技艺保护者相关的游记,多角度展现了世界各国的传统技艺、传统民俗及传统技艺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及面临的困惑。
《古村·古俗》是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冯骥才数十年来从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结晶,由古村、古俗两部分内容组成。在现代化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冲击下,人们与传统日渐疏离,冯骥才强烈关切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主动承担起发掘、
保护、传承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重担,承担起对全社会呼吁、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务,通过几十年风雨兼程在非遗大地上的实实在在的工作,致力于让人民真
正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并在认识的过程中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责任。《古村·古俗》一书即是为延续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创作的具有创新性、
开创性的文学作品,更是写给每一位中国人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动指南,对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民素养、提升文化软实力都有着非凡意义。
《古艺》全书共收录25篇文章,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真实记录。阐释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面对的困境、文化遗产保护调查的进展、取得的保护成果以及需要继续致力的地方。
《域外古城》收录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捷克、芬兰和日本等国古城、古建筑、名人故居等保护工作有关的游记,展现了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具体措施及取得的丰富经验。
主编推荐
编辑推荐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是世界性课题
关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留住我们的根
精彩内容
纸莎草和最古老的纸画世界上最古老的纸画在哪里?
我想,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说:“在中国!”但这个回答的来源并非一种史实,而是一种印象。原因有二:一、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始用纸作画者当数国人;二、中国人在元代以前基本上是用帛和绢作画,只有苏轼和文同少数几个人展纸一试,这是读过艺术史的人早已明白的常识。故而中国人沾沾自喜地认定自己是纸画的鼻祖。
其实,早在1898年,考古学家们就从开罗附近法老的墓葬品中发现了绘制精美的纸画。这些纸画距今至少有五千年,也就是五十个世纪!遗憾的是,过惯了幽闭生活的中国人对此却一无所知。
古埃及人这种纸画所
采用的纸,与我国东汉宦官蔡伦用树皮和麻布做原
料制造的纸完全不同,它是直接取自尼罗河三角洲生长的一种水草,名叫Papyrus,一译纸莎草,一译纸草。这种草丛生着
修长的叶子,中间伸出一
根根大拇指粗的很长很长的茎秆,最长达五米,顶端开花,状似灯芯草。古埃及人便用刀割下这茎秆,切成一段段,削去绿色的外皮,再将里边甘蔗一
般白色的茎心切成极薄的片儿,浸泡在水中;六天之后取出来,用圆形木棍擀去茎片里的水分和糖分,以防生虫,然后把这些薄薄的茎片像编竹席那样编成一片片,放在重物下轧平,便成了一种草制的纸,也称纸莎草纸,或草纸。这种草纸光洁柔韧,富有弹性,纸面上有草茎的纤维经纬交织,非常美观。而且纸莎草纸经过编织与黏接,可以很大。在出土的纸莎草纸中,最长的竟有四十米。它的使用价值也就很高。
古埃及人发明和创造了可以书写和绘画的纸莎草纸,使得他们的文化更加灿烂辉煌。他们的生活、事件、思想、宗教,得以记载下来。历史有了记录,文化有了积累,终于也有了珍贵的文献传之后世。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祭司体文字都必须由一种具有高度书写才能的书记官来完成。这些书写在纸莎草纸上的古代书法,还是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同时,富于才华的古埃及人,又将他们画在石壁上、
泥板上和陶片上的美丽的图画,搬到纸莎草纸上来。由此而诞生的纸画便成了古埃及艺术最富魅力的形式之一。
纸莎草纸天然是一种棕色,或深或浅,偏黄偏红,很像我国古画年深日久之后那种颜色,古雅又柔和。古埃及最早使用的书写墨水是黑色与红色。
红色如同砖红,黑色相当于中国的墨色,用以勾勒形象轮廓。古埃及的纸画以线描为主,线条中没有情绪,力求勾画准确;线条中间平涂色彩,这些颜料都是使用动植物和矿物的原色,故而绚丽明朗,富于装饰意味,与早期中国工笔重彩十分酷似。还有,他们使用的笔也是用这种草茎削成的,茎秆柔软,因此线条很少尖锐锋利,也缺少中国毛笔那样丰富的变化与表情。然而,艺术总是在限定中创造自己。为此,埃及的绘画才分外简洁、凝重和古朴。
世界上一切民族的形成、存在和繁衍,都离不开水的恩泽。对于几乎整个被黄沙覆盖的埃及,尼
罗河里流淌的全是圣水。
蓝幽幽的波涛冲开茫茫沙海,并在它两岸硬生生催发出生命的绿。它不仅给埃及人带来果腹的食粮和遮体的衣棉,还滋养出这种使埃及文明大放异彩的纸莎草。他们的纸和笔全来自这种奇妙的草呵!埃及人感激上苍的这一恩赐。纸画中便常常可以看到被他们奉若神明的纸莎草的形象与图案,连卢克索神庙巨大石柱的柱头,也
雕刻着绽开的美丽的纸莎草花……在距举世闻名的吉萨金字塔不远的一家专门制作纸莎草画的画店里,一位年轻的姑娘切断一
根纸莎草的茎秆,她让我看看这茎的剖面,竟是三角形的。她说:“瞧,金字塔!”她的眸子像星星
一般发光,她为这天生如
此神奇的纸莎草感到自豪!
古埃及的文化在被阿拉伯人征服后渐渐消失,纸画也随之消亡。直至1798年拿破仑的军队入侵,古埃及的文明才被重新发现并由此惊动了欧洲。一百多年来,随着西方考古学家蜂拥至埃及,发掘法老墓葬,纸画才得以重见天日。但此时它仅仅是珍奇的历史文物,古老
的造纸技术却久已失传,世无人知了。
P1-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