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简介
本书介绍了在很多学术领域做出过开拓性贡献、在科学史和学术史上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人物丁文江的生平事迹。作为中国地质学的开山大师,丁文江和他的团队使中国地质学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获得了世界声誉。地质学以外,丁文江在地理学、古生物学、历史学、教研学、少数民族语言学等领域也有独特贡献,是一位典型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作为欧化深、科学化深的中国人,丁文江在提倡科学研究方面不遗余力。在朋友的眼中,丁文江既是“良善有用的中国人”,又是“天生能办事、能领导人、能训练人才、能建立学术的大人物”,还是精于科学、长于办事的“现代稀有的人物”。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1910年留学美国,师从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归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作为民国自由派知识分子的领袖,其一举一动长期成为学术界、文化界与思想界关注的焦点。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白话文学史》和《胡适文存》等。
【媒体评论】
丁文江的所知所见实在太丰富了,简直就是一所老古玩店,五花八门、零零碎碎的东西,从中国军队装备的统计以及唐诗朗诵法,一应俱全。换句话说,应该把丁博士看作一部百科全书。——温源宁我以为在君确是新时代*良善*有用的中国人之代表;他是欧化中国过程中产生的*的菁华;他是用科学知识作燃料的大马力机器;他是抹杀主观,为学术为社会为国家服务者,为公众之进步及幸福服务者。——傅斯年
目录
引?言 001
一?家世和幼年生活 003
二?他的恩师——龙研仙先生 005
三?他在日本一年多——计划往英国留学 008
四?海上的救星 011
五?在英国留学七年(1904—1911) 013
六?第一次中国内地的旅行 018
七?地质科科长——地质研究所——北大地质系 022
八?民国初年的旅行——太行山与山西铁矿——云南与四川 026
九?丁在君与徐霞客 033
十?地质调查所所长(1916—1921) 039
十一?北票煤矿公司(1921—1925)——《努力周报》(1922—1923) 045
十二?《玄学与科学》的论争(1923)附论他的宗教信仰 056
十三?“大上海”的计划与实施(1926) 076
十四?回到地质学来:广西的地质调查(1928)——西南地质调查队(1929—1930)——北大地质学教授(1931—1934) 090
十五?独立评论(1932—1935) 103
十六?苏俄的旅行(1933)——最后三年的政论 113
十七?“就像你永永不会死一样” 132
附录?丁文江遗嘱 147
校勘后记 149
附录一?收回上海会审公廨暂行章程 153
附录二?龙研仙同情革命 156
后?记 158
内容摘要
本书介绍了在很多学术领域做出过开拓性贡献、在科学史和学术史上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人物丁文江的生平事迹。作为中国地质学的开山大师,丁文江和他的团队使中国地质学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获得了世界声誉。地质学以外,丁文江在地理学、古生物学、历史学、教研学、少数民族语言学等领域
也有独特贡献,是一位典型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作为欧化深、科学化深的中国人,丁文江在提倡科学研究方面不遗余力。在朋友的眼中,丁文江既是“良善有用的中国人”,又是“天生能办事、能领导人、能训练人才、能建立学术的大人物”,还是精于科学、长于办事的“现代稀有的人物”。
精彩内容
一家世和幼年生活丁文江,字在君,江苏泰兴县人。生于民国纪元前二十三年(光绪十三年丁亥三月二十日,当西历1887年4月13日),他在《努力周报》发表文字,常用“宗淹”的笔名,那当然是表示他崇敬那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他的父亲吉庵先生,是泰兴县的一个绅士。母亲单夫人,生了四个儿子,文江是第二子。大哥文涛,三弟文潮,四弟文渊。他还有不同母的弟弟三人,文澜、文浩、文治。
文涛先生有《亡弟在君童年铁事追忆录》,说:亡弟于楹裸中,即由先慈教之识字。五岁就傅,寓目成诵。阅四五年,毕四子书五经矣。尤喜读古今诗,琅琅上口。师奇其资性过人,试以联语属对日“愿闻子志”。
弟即应声日“还读我书”。师大击节,叹为宿慧。
在君的天资过人,他母亲很早就教他认字,故五岁入蒙馆就可以读书。这种经验,崔东壁(述)曾在他的《考信附录》里说的很清楚:自述解语后,[先君]即教之识字。遇门联扁额之属,必指示之;或携至药肆,即令识药题。……字义浅显者,即略为诠释。……以故,述投书时,已识之字多,未识之字少,亦颇略解其义,不以诵读为苦。崔东壁的自叙最可以给文涛先生这一段记载作注解,使我们相信“五岁就傅,寓目成诵”不是奇事,只是一个天才儿童早年先认识了许多字,后来拿着书本子,就觉得“已识之字多,未识之字少”,所以能“寓目成诵”了。
文涛先生又说:弟就傅后,于塾中课业外,常浏览古今小说,尤好读《三国演义》。………六七岁后,即阅《纲鉴易知录》;续读《四史》《资治通鉴》诸书,旁及宋明儒语录学案。
………于古人最推崇陆宣公(势)史督师(可法)。又得顾亭林《日知录》,黄梨洲《明夷待访录》,王船山《读通鉴论》,爱好之,早夜讽诵不辍。………时取士犹用八股文,塾师以此为教,亡弟亦学为之。………于古文,始尝推许韩昌黎,既而……乐诵大苏纵横论辨之文。年十一,作《汉高祖明太祖优劣论》,首尾数千言。
我详引这两段追记的话,因为在君十六岁已离家出国,他在日本时已能作政治文章,他读中国经史书,他作中国文,中国诗,都是在那十一二年中打的根抵。那根抵起于他母亲单夫人的教他识字,成于他自己在私垫时期的博览自修。
单夫人是一位很贤明的慈母。文涛先生说:先严………诸事旁午,鲜有暇暴,涛兄弟以养以教,壹以委之先慈。先慈于涛兄弟爱护周至,而起居动止,肃然一准以法:衣服有制,饮食有节,作息有定程,一钱之费,必使无妄耗。事能亲为者,毋役值仆。即不能,偶役值仆,亦不得有疾言厉色。
在君一生的许多好习惯,据他大哥说,是他母亲的家教“植其基”的。
P3-4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