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保障性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城市保障性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7.57 6.6折 42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一洲//邱小丽|责编:吴宇江//陈夕涛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

ISBN9787112282203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1202872872

上书时间2024-08-10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吴一洲(1981.11-),男,博士,副教授,国家注册城巿规划师。主要从事城镇化、城市规划与设计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在《城巿规划》、《地理学报》、《城市规划学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并获金经昌中国城巿规划优秀论文奖。出版专著1部,获省级科学技术奖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以及各类省部级课题多项。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竞赛奖项。近年来,负贵完成各地方政府的规划设计和研究咨询类项目30余项。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保障性住区的发展背景
  1.2  保障性住区建设历程与开发模式
    1.2.1  保障性住区建设的演变
    1.2.2  保障性住区开发模式
  1.3  2005—2013年杭州市保障性住区的规划布局历程
    1.3.1  杭州市“十二五”期间经济适用房历年规划情况
    1.3.2  杭州市“十二五”期间保障性住区建设历程
    1.3.3  已批经济适用房空间分布特点
    1.3.4  小结
第2章  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保障性住区的基本概念
  2.2  保障性住区种类与概念界定
  2.3  保障性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类与配置标准
    2.3.1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类
    2.3.2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第3章  国内城市居住区服务设施标准对比
  3.1  居住人口分级控制
  3.2  公共服务设施分类
  3.3  公共服务设施分类对比
    3.3.1  教育设施
    3.3.2  医疗卫生设施
    3.3.3  文体设施
    3.3.4  商业服务设施
    3.3.5  社会福利设施
    3.3.6  社区服务与行政管理设施
    3.3.7  邮政及市政公用设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外典型城市与区域保障性住区服务设施建设概况对比分析
  4.1  国内外典型城市与区域保障性住区选址规律
  4.2  国内外典型城市与区域保障性住区服务设施的案例分析
第5章  杭州市保障性住区主体特征研究
  5.1  杭州市保障性住区的居住主体概述
    5.1.1  杭州市保障性住区主体概述——申请条件
    5.1.2  保障性住区主体需求特征的理论分析
  5.2  杭州市保障性住区研究对象选取
  5.3  杭州市保障性住区居住群体的主体特征分析
    5.3.1  保障性住区主体特征与家庭结构分析
    5.3.2  保障性住区主体职业与收入特征分析
    5.3.3  保障性住区主体通勤特征分析
    5.3.4  保障性住区主体特征小结
  5.4  杭州市保障性住区主体各类服务设施的使用特征分析
    5.4.1  保障性住区服务设施关注度分析
    5.4.2  保障性住区医疗卫生设施使用特征
    5.4.3  保障性住区教育设施使用特征
    5.4.4  保障性住区文化设施使用特征
    5.4.5  保障性住区体育设施使用特征
    5.4.6  保障性住区商业设施使用特征
    5.4.7  保障性住区金融邮电设施使用特征
    5.4.8  保障性住区交通设施使用特征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率快速提升,根据统计局七普数据显示,2021年城市化率已达到63.89%。根据中国社会科学网研究,我国城镇化率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70%。城镇规模的快速扩张,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导致住房与社区发展等领域的社会民生问题。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居住需求的关键举措,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
自2008年底,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31号),中央便开始介入保障房建设的行动中。十八大时,中央政府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建设的城镇保障性住房数量规模,大约是过去10年的两倍;同时,提出社会治理“五有”战略目标,党十九大提出应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并提出到2035年显著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此,未来保障性住区建设仍将是我国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推进和完善中国保障性住区制度建设,是加快基本实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和实现“居者有其屋”目标的重要举措。
现今保障房住区建设对于解决城市新居民的迁入与安居问题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实现了“住有所居”的部分目标,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保障性住区建设的选址实施问题、保障性住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保障房供给的错位问题和保障性住区分配与使用的公平性问题等等。未来的保障性住区建设,为应对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需要更加创新、和谐、公正与多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