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散文排行榜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3.07
2.9折
¥
45
全新
仅1件
作者编者:周明//王宗仁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
ISBN9787563945870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3450337
上书时间2024-07-3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2015中国散文排行榜》由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周明,原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宗仁选编,收入2015年中国最具价值散文30余篇,包括韩小蕙、朱以撒、王充闾、刘庆邦、莫言、余华、刘心武、柯云路、周国平、车前子等名家新作,全面展现了2015年度散文创作风貌。
作者简介
王宗仁,1939年出生于陕西扶风县,1958年入伍到青藏高原。历任汽车驾驶员、总后勤部新闻干事,创作室主任。国家一级作家,享受政府津贴。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出版作品三十余部,多次荣获文学奖项,并有数篇散文作品收入初中语文课本。
周明,陕西周至县人,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历任《人民文学》常务副主编,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兼任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冰心研究会副会长。
出版作品集十余部,参与主编《历史在这里沉思》等大型丛书十余部。获全国图书金钥匙奖等十余项文学奖,有作品在国外翻译出版。
目录
中华文化为何长寿
——《中华读本》引论
血光中的奋抗
——日军大轰炸时期的重庆人民抗战纪事
死去活来七里槐
不能忘却的追忆
父亲和母亲的写作
母亲像一缕阳光
父亲如是说
解读中国故事
母亲的奖章
柳青的“于心不安”
黔北往事
读书读久了,你总会信仰些什么
一个在校大学生该怎样练习写作
香臭
战争中没有“小孩”
相约仙游寺
巴斯和巴斯邮政博物馆(外一篇)
于坚随笔
万里与九江长江大桥
服饰的活性和通达
协和医学告诉我十件事
向死而生的7个学分
泥土哪里去了
林冲的“走”
——小说内部的逻辑与反逻辑
感念
乡愁的模样
花间那壶酒
废村里的生命
水,生命之源
人生与电视的“一年级”
兵种胎记:用左手的是步兵
我的习书历程
女大校那一天抹了红指甲
东洋镇
昏迷的炮弹
白求恩文学作品二题
瞭望孔里的八廓街
香火人间
仙侣
大厂流年
向西的河流
带着女儿行走沙家浜
坊中田间三十年
最美的路
面对燃烧的灵魂
三撼冲天溪
沾一身夜色
做个会做鞋的女子
心愿
德艺双馨满天霞
——写给我军第一代歌词女作家刘薇
壶中日月长
雁石坪下有韩滩
抬头仰望
干娘在天堂
妹妹刘华北
岁月河流上的码头
麦收的味道与记忆
华阴老腔
我和丈夫的饮食战争
坝美村
1980:梦若磐石
团圆
十六岁的秦腔
百德
龙山问禅
品味两代开闽王
“野败”的美丽之寻
湘西散记
梦幻天堂湖
安多之夜
淮宝支队
内容摘要
为了梳理、总结和展示2015年(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国散文创作的实绩,我们从浩如烟海的散文作品中精选出70余篇,奉献给散文爱好者和广大读者。
《2015中国散文排行榜》编者周明、王宗仁本着
文学的良知,在跟踪全国一年来各种报刊发表的散文作品的基础上,依据艺术性、思想性、专业性的原则,经过反复斟酌和研究,披沙拣金,把立意新颖独到、以情感人、表达优美灵动的作品荟萃于一册,从而使之成为中国年度散文的精华读本。读者可从中陶冶情操,滋养心灵,领悟人生,启迪心智,并可增益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提高人生境界和写作水平。
精彩内容
中华文化为何长寿——《中华读本》引论余秋雨一
我以三十多年的时间,系统地探索了中华文化。
探索的方式是,遗址考察、一全球比照、典籍研究、跨国演讲。
探索的课题主要分四个方面——空间意义上的中国;时间意义上的中国;人格意义上的中国;审美意义上的中国。
围绕着这四方面的内容,我从已经出版的二十余卷《秋雨合集》中选出八本,作为《中华读本》,供广大读者参考。
为了不使体量太大,我犹豫再三,删去了一些本来也可以收人的著作。例如,在国外的古文化遗址对中华文化进行比照的考察纪录,以及对中华文化的专项学术研究。留下来的,就是一部比较纯粹又比较好读的中华文化简明读本了。
这部读本的主要部分,我都在国内外很多机构和大学演讲过。在国外演讲,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我原定的题目是中华文化,而听众总要追着我询问中国最近遇到的国际舆论压力。他们的问题大多属于政治范畴,而我,则竭力把它们纳入文化。文化是一种悠久而稳定的集体人格,决定着很多复杂问题的最终选择。而且,从文化来谈,也符合我的身份。
大概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不久吧,“中国威胁
论”和“中国崩溃论”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论断同时在国际风传,一波又一波。很自然,这也成了我在国外经常遇到的话题。开始是在演讲结束后有听众站起来提问,后来渐渐变成了邀请者事先拟定的演讲主题。
要反驳这两论,既易又难。说易,是因为中国在历史上确实没有威胁过别国,也确实没有整体崩溃,可以启发听众从过去推知未来。说难,是因为历史并不是未来,所以必须挖出不威胁又不崩溃的文化根源。
从文化根源上反驳“中国威胁论”,这件事,我在二〇〇五年七月二十日联合国世界文明大会的主旨演讲中已经作了尝试。这个演讲的纪录很快就发表了,后来还收人多本书籍,社会反响不错,其中的论点和论据常常被各国要人引用。但是,我对“中国崩溃论”的反驳却一直没有系统发表。
没有发表的原因是我自己,因为我觉得这中间包含着一个重大学术课题,匆忙发表可惜了。
什么重大学术课题?那就是:“中华文化为何长寿”。
解决了这个学术课题,“中国崩溃论”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中华文化为何长寿?这个问题,可以成为我们研究中华文化的基点,其意义,远远大于反驳。
记得我冒着生命危险贴地考察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希伯来文化、阿拉伯文化时,一路上都在默默对比着中华文化,心中一直藏着这个问题。在不必冒生命危险考察克里特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河文化、
恒河文化时,也做着同样的对比,藏着同样的问题。
至此,我仍然觉得自己的考察还不完整,因此又认真走访了欧洲的九十六座城市。一路上,还是不断对比,不断自问。
考察回来后,发现自己变了一个人。我从中华文化的批判者,变成了中华文化的阐释者。当然还会批判,但以阐释为主。先在香港凤凰卫视开了一个《秋雨时分》的专栏,围绕着中华文化为何长寿的问题,讲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整理成文字。
现在,要出版《中华读本》了,显然不能把这个重大问题遗漏。抽不出时间整理完整的文稿,那就提纲挈领地罗列几点,作为整套读本的引论吧。
好,那就让我们郑重地面对这个题目。
中华文化的长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比长寿更重要的是,与人类其他古文化相比,它是唯一的长寿者。因为只有它,不中断地活到了今天。
唯一的长寿者——这是一个惊人的奇迹,就连一
切不熟悉中华文明的人也无法否认的奇迹。
唯一的长寿者——这是一种横跨几千年的韧劲。
不管承受何等风波依然健在,不管经历多少次“将亡”“濒死”依然重生,那就不存在任何侥幸和偶然了,而是由时间锻铸成了一种坚韧无比的必然。
唯一的长寿者——这又是一种体量庞大的覆盖。
覆盖到大江南北。九州大地,而不是一隅一角的悠久。因此,不可限量的空间也就加持了不可思议的时问,构成一种举世无双的宏伟。
唯一的长寿者——这又是一个精彩不绝的盛典。
也就是说,不是一种萎靡不振的时间拖延。在这个盛典中,挨个儿矗立着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大秦大汉、大唐大宋、大明大清,挨个儿矗立着一排排先哲、
诗人、明君、贤臣、良将、神医、巧匠,挨个儿矗立着浩如烟海的典籍、墨卷、名著、艺术……形成了至高等级的文明长廊。
唯一的长寿者——仅仅这个事实,就足以让这个民族的很多失意者、自卑者、忧郁者、绝望者突然在心底重新点燃火苗,下决心更好地活下去。对-一般人来说,这个事实,更能隐隐地增添一份对生命的自我确认。
不错,中华文化也有很多弱点、盲点、污点,其中有一些还会让同胞痛心、国人愤恨,使他们一次次垂泪深夜、呐喊荒原。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中的大多数,也很难断然割舍,彻底背叛。即便在最混乱的年代,汉奸,仍然为全民所不齿。这种现象,在其他文明中很难找到。
其他文化在地域对峙、教派纷争、军阀割据中也
会产生不少人员的身份自叛、边界跨越。这会造成一
时一地的喜怒,却不会引起太广泛的反应。中华文化则完全不同,非此即彼,非正即反,立场明晰,不容飘移。踏错一步就会直追人格,牵动远近、留迹历史。原因是,它的生命基座非常稳固。我在《文化之痛》一书中,就写到了中华文化在灾难中的坚贞守护。
从十九世纪开始,中华文化由于看不懂、赶不上新的世界格局,蒙受过很多失败和羞辱。我们的前辈在一次次忿恨之后也曾从外人的鄙视和嘲笑中吸取过很多有益的教训。但是,如果从更悠远、更广阔的眼
光来看,那些人鄙视和嘲笑全人类唯一长寿的古文化,至少是轻薄的。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