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三部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三部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3.58 5.5折 98 全新

库存7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列文森|译者:季剑青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62097

出版时间2024-06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31923562

上书时间2024-07-24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译者导言
总序
第一卷  思想连续性问题
  前言
  导论:特殊和一般的历史求索
  第一部分  早期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的色调
    第一章  清初思想中经验主义的流产
      1.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2.科学与清代的经验主义:它们相合的程度
      3.科学与清代的经验主义:它们的非同一性
      4.骚动和稳定:对之前一个论断的回顾
      5.结论
    第二章  明代和清初社会中的业余理想:来自绘画的证据
      1.社会与艺术中的明代风格
      2.学者反学院主义的悖论
      3.折中主义与鉴赏力
      4.结论:作为业余理想之腐蚀剂的现代化
      插曲:儒教以及它与道家的联系的终结
  第二部分  中国文化的现代变形:思想选择的张力
    第三章  中国本土选择中的折中主义
      1.时间的考量变成空间的考量
      2.曾国藩的折中主义
      3.“中国”在普遍价值判断上遭受的侵犯
    第四章  体和用
      1.合理化
      2.谬误
      3.“体用”概念哲学意义的弱化
      4.拒斥“体用”和拒斥革新:倭仁
      5.拒斥“体用”和寻求新的合理化:经典的认可
    第五章  今文学派和经典的认可
      1.给中国历史注入新价值:康有为
      2.今文经学认可的失效
    第六章  现代古文经学对今文维新学说的反对、反动和革命
      1.反动的古文经学的攻击
      2.革命的古文经学的攻击
      3.经书与历史
    第七章  民族主义在脱离过去中的作用
      1.对满族的攻击
      2.文化主义和民族主义在争取忠诚上的竞争
      3.传统被重新整合入民族主义
    第八章  对普遍有效性的强调:(1)维护传统
      1.“择东西之精华”
      2.蔡元培的例子
      3.“物质”与“精神”:“体用”合理化方案的末路
    第九章  对普遍有效性的强调:(2)攻击传统
      1.儒教、基督教以及中国的选择
      2.反传统主义对民族主义的压力
      3.民族主义面对的社会压力:既要推动传统的僵化,
      又要否定传统的僵化
      4.对传统精神中创造力僵化的指控
    第十章  共产主义
      1.共产主义对痛苦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吸引力
      2.残余的传统主义
      3.对传统主义的让步:理性的策略还是情感的投入?
      4.阶级分析
      5.“反传统主义—本土主义”的融合
    第十一章  西方列强与中国革命:文化变革的政治面向
    结语:新词汇还是新语言
      1.欧洲和中国的词汇变化:艺术与观念
      2.语言的变化和连续性问题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二卷  君主制的衰败问题
  前言
  第一部分  残迹的意味:最后的儒教与君主制(I)
    第一章  君主制神秘性的丧失
      1.作为喜剧人物的洪宪皇帝
      2.晚清:儒教被重新界定为现代思想的对手
      3.民国:儒教与君主制观念的窄化与交织
  第二部分  张力与活力
    第二章  儒教与君主制:基本的对峙
      1.张力的记录
      2.与封建主义的关系
      3.与法律的关系
      4.异族征服的因素
    第三章  儒家官僚制人格的演变
      1.贵族制、君主制与官僚制:三重奏的三个乐章
      2.作为君主抑制贵族制的工具的官僚制
      3.作为君主抑制官僚制的工具的贵族制
      4.儒家官僚阶层的反抗
    第四章  儒家内部的基本对抗
      1.内与外
      2.私与公
      3.家庭与宗族
      4.个性与学术
      5.先例与法规
      6.自由与监督
    第五章  儒教与君主制:专制控制的限度
      1.道德主义
      2.忠诚
      3.恐怖
      4.权力的馅饼
      5.“太极”
      6.普天之下
      7.朋党
      8.德性、权力与无能为力
      9.国家与皇室
  第三部分  张力线的断裂
    第六章  官僚制长期不为社会革命所动:儒教的作用
      1.君主与人民
      2.“寄生虫”效应
      3.智识劳动的重要性
    第七章  官僚制的脆弱之处:思想上的受攻击点
      1.太平天国对儒家当权者的抨击的新鲜之处
      2.儒家内在性学说的关键特质
    第八章  太平天国对儒家之“天”的冲击
      1.“传统的”叛乱者:与太平天国在观念上的分歧
      2.太平天国的“天”与权力的超验氛围
      3.《圣经》作为经书之接替者的意义
      4.太平天国与儒家的关系
      5.太平天国的平等主义
      6.太平天国的独特冲击在心理上造成的反响
      7.儒教与官僚制功能的分离
  第四部分  意味的残迹:最后的儒教与君主制(II)
    第九章  时代错置的形成
      1.革命的名与实
      2.形式与内容
      3.残余的君主制和日本人支持的意图
    结语:日本和中国的君主制的神秘性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三卷  历史意义问题
  前言
  第一部分  脱离历史
    第一章  微弱的生命:廖平与儒教和历史的分离
      1.生平
      2.原创性问题
      3.从典范到预言
      4.从预言到终结

内容摘要
 约瑟夫·里奇蒙德·列文森(JosephRichmondLevenson,1920-1969)是美国历史学家,也是继费正清之后对美国的中国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代表学者。《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是一部思想史著作,分为三卷,相继出版于1958、
1964、1965年,1968年出版合订本,是列文森的代表作。该书从哲学思想、官僚制度、政治文化、社会心理和理想人格等层面,生动分析了儒家文化的精神特质以及儒家社会与政治的本质特征,重点论述了儒家文化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角色与命运,洞见迭出。全书以其宏大的架构和所讨论的问题的重要性,成为中国研究领域无法回避的经典巨著。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命题,如传统与现代、历史与价值、保守与激进、东方与西方、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等,在本书之后的众多甚至是任何一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著作中,都可见
到对这些问题或明或暗的回应。列文森的价值早已超出了著作本身,他的思考与写作方式,他提出问题的角度,至今仍启发着一代又一代学人。

精彩内容
 第二卷第九章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儒家文化的一个突出的、无处不在的价值就是它的反职业主义。儒家个人教养的理想是一种人文主义的业余主义,而儒家教育在反职业的古典主义方面,也许在世界上享有最高的地位,这种教育相应地发展出一种帝国的官僚体系,在这个体系内,人际关系远比抽象的工作网络重要(就像在一般的儒家社会中,人际关系远比法律关系重要一样)。在这些方面——这一点绝非偶然——它不同于现代工业化的西方的官僚制,而且至少在观念上,也不同于中华民国的官僚制。把清代的幕僚或幕友与民国的科长秘书做一
番比较,也许能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清代和民国的所
有这些头衔,都是用于行政首脑的私人秘书和顾问。他们的角色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他们与各自长官的关系以及他们的法律地位却有很大的差别:民国的秘书顾问是正式的官吏;而在清朝,这一类的人物则属于官员的朋友,职能上不是部属,或者说不受公家的俸禄。
就像张謇——一位有现代思想的实业家(后来成了袁世凯的支持者,尽管他是出于老交情而非复古心态,并且是怀着不安做出这样的决定的)——以讽刺的口吻评论的那样,从省级到地方,清代所有的官员都能自己任命助手,就像汉代和唐代的“幕职”那样,任用熟人来进行治理。
民国对“官”的强调以及对“臣”的排斥,标志着
它对一个职业化的、反文人的世界的明确的现代追求,在这个世界中,科学、工业和进步的观念(所有这些都具有非个人的因而也是非儒家的含义)都被要求放置到首位来考虑。这不仅是优先选择哪一项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这个世界确实已经在改变和接管中国,不仅制造了反传统主义者,也改变了传统主义者。“臣”作为文明的主人和产物,是有很高教养的非专业化的自由人,他把“工作”,把政府的“事务”(当然,这些即便在旧制度中也是必要的,但却多少有些让人讨厌,它们更像是需要付出的代价,而非通过声望而赢得的奖赏)贬低到“官”的范畴,但这样的“臣”是那无法挽回的过去的人物了。从“官”和“臣”的帝国到“官”的民国,意味着真正的改变。
帝国在“革命”中解体了。“革命”本身失去了它的传统上的字面意义,被比作现代的革命,它解放了人们的心灵,使他们意识到中国文明的内容在发生变化。
中国的帝国形式变成了不合时宜的事物。“臣”作为其中之一,其意义也发生了像“革命”那样的变化,而正是“革命”毁掉了真正属于它的世界。
因为——我们之前已经提到——“臣”不仅与“官”并举,而且在清朝也与“奴”并举。“奴”是用来指满族官员的词,它把他们和满族君主的清朝联系在一起,而中国皇帝的清朝则把儒家“臣”的身份留给了汉族的官员,这种身份代表了大臣与君主之间的那种经典意义上的高贵关系。然而,革命党的共和主义却扩大了“奴”这个词的应用范围,并且由此也就标志了“臣”的世界的消灭。教条主义的共和主义者剥夺了“奴”一词字面上的专门含义(这一含义一直是用在满族官员身上的,他们在法律的意义上是“奴”,尽管他们用这个词似乎只是出于礼仪),使得它在比喻的意义上能够用来表示九五之尊的所有臣民。正如民国的部长伍廷芳在1912年发给蒙古王公的一封安抚性电文中所说的,所有人——汉、满、蒙、回、藏——在清朝统治下都经受了奴隶之苦,而在一个伟大的共和国内,所有人都是兄弟
。于是,站在共和主义者的立场上来看,为“臣”就不是把自己和奴隶区分开来,而是做奴隶。因为没有哪个“臣”是没有“王”或“君”的,没有哪个儒家士绅置身于王权之外——至少在理念上是如此,无论在现实情况下这种王权与儒家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有多么紧张。(儒者本就需要帝国,即便他们憎恶秦始皇。)作为天命之更换的“革命”原本是要在一个继续存在下去的帝国官僚体制中取消“奴”(满族官员)而保留“臣”(汉族官员)的地位。但是现代革命意义上的“革命”——它不只是在形式上反对帝制——回过来头来把“臣”和“奴”混为一谈,把它们全都取消了,仅此就宣告了帝国的终结。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