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品红楼小人物(增订版)
  • 细品红楼小人物(增订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细品红楼小人物(增订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5.02 4.4折 79 全新

库存2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田崇雪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22819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31897335

上书时间2024-07-09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田崇雪,山东巨野人。百家讲坛主讲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文艺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第三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三等奖获得者,第八届中国电视金鹰节电视艺术评论金鹰奖二等奖获得者,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迄今为止已出版《文学与感伤》《遗民的江南》《悲剧精神与华语诗学》等论著多部,发表文学评论、文学作品百余篇,创作多部电视专题片、电视剧、电视散文。

目录
新版序
《细品红楼小人物》原序

香菱: 身世浮沉雨打萍
赖嬷嬷: 奴才二字如何写
焦大: 老兵不死慢凋零
龄官: 野百合也有春天
柳湘莲: 真是银样镴枪头
刘老老: 礼失而求之于野
尤三姐: 非常美且非常罪
妙玉: 禅房花木深几许
鸳鸯: 生而为奴当如何
赵姨娘: 可恨之人亦可怜
一僧一道: 梦醒之后家何处
贾雨村: 一生真伪有谁知
蒋玉菡: 梨园弟子白发新
贾敬: 开挂人生却躺平
林如海: 飞红万点愁如海
小红: 紧紧抓住梦的手
紫鹃: 敢问紫鹃在不在
茗烟: 从来佳茗似佳人
盲人摸象说袭人
光风霁月说晴雯
俏不争春说平儿
古董商人冷子兴


新版后记

内容摘要
《细品红楼小人物》(增订版)为百家讲坛“红楼小人物”系列讲座一手讲稿结集。主讲人田崇雪教授融会数十年红学研究心得,厚积薄发,围绕22位边缘人物,以“小人物”视角观照红楼世界,映射个体情感经历及命运,娓娓道来,足见真章,旨在还《红楼梦》以诗之气质、情之内蕴、灵之感悟。全书对话感、亲和感显著,是一本另辟蹊径的红学佳作,可给读者带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及审美享受。

主编推荐
1.本书为百家讲坛“红楼小人物”系列讲座一手讲稿结集。论述更精密,引证更详实。正所谓“耳闻”不如“目睹”,执此一编,读者可以反复阅读,静心体味。
2.世人都晓红楼好,此中真味若个知?百家讲坛主讲人田崇雪教授将数十年读红、阅世心得倾囊相授,带您俯瞰《红楼梦》里的微尘众生。
3.小人物大手笔,小视角大学问。红楼无闲笔、闲人,字里行间、一点一画,尽是世间百态。这是一堂文学课,更是一堂人生课。

精彩内容
香菱:身世浮沉雨打萍她是《红楼梦》中第一个登场的女性,也是《红楼梦》最后一个收场的女性。贯穿全书,自始至终,既是线索人物,又具典型意义。我们的开篇,就从她讲起。
香菱,一个美不自知、苦不自怜、拙不自弃的珍珠般的女孩儿。
香菱,原名甄英莲,生于天堂姑苏,长于名门望族。其父甄士隐,其母封氏。三岁那年,元宵佳节,仆人霍启抱着甄英莲看社火花灯,由于中间霍启去了一趟厕所小解,再出来时,发现甄英莲已经被人贩子拐去。大约长到十二三岁光景,人贩子开始将甄英莲标价出售。先是卖给小乡绅冯渊,这冯渊也是智商不在线,给了钱却不急着要人,非要等到他认为的三日之后的好日子才来取人,这就给贪婪的人贩子留下了空档期,随即又把甄英莲卖给了金陵一霸,江湖上有着“呆霸王”名号的薛蟠。结果呢,冯薛两家都不相让,最后大打出手。人贩子被打个半死;小乡绅冯渊被打个稀烂,拖到家中,三天就死了;恶少薛蟠在贾雨村和门子的策划之下逃脱了法律制裁,逍遥法外,带着甄英莲进京了。
这甄英莲被买进薛家之后,先是做了薛姨妈的丫鬟,后被薛蟠死缠硬磨了整整一年,才征得薛姨妈同意,纳为妾室。在薛蟠出门经商的时候,这甄英莲又被薛宝钗带进了大观园,并取名香菱,得以和群芳为伍,这才有了投到黛玉门下认真学诗的情节。再后来,薛蟠迎娶夏金桂为妻,香菱迎来她更悲催的噩运。原来这夏金桂貌美心毒,是个标准的悍妇、妒妇兼毒妇,不但嫉妒香菱的美貌、才情和人缘,甚至连香菱的名字都嫉妒,勒令其改名为秋菱,并设下圈套,挑唆薛蟠殴打香菱,直至作法自毙,误饮了原本用来毒死香菱的毒药,一命呜呼。直至最后,通行版的《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交代,从甄士隐口中得知,女儿英莲难产而死。
这就是香菱悲剧的一生。
在整部《红楼梦》中,香菱的故事虽然篇幅短、容量小、出场少,但却万万不可小觑。
如果说甄家的一场小荣辱是贾家的一场大兴衰的预演,那么我们也可以说,香菱个人一生的遭际是大观园中少女群体共同悲剧命运的缩影。非但如此,香菱还被作者赋予了另一项重大的使命:结构全书,自始至终。
下面,我将从三个层面来分析香菱。
美不自知香菱这个女孩的容貌不是一般美,而是非常美。
香菱之美,作者是通过多重视角告诉给我们的。
第一重视角,父亲的视角。孩提时代,“年方三岁”的香菱还不叫香菱,而是叫英莲。在父亲甄士隐眼中,那是“女儿越发生得粉装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玩耍一回;”(第一回)“粉装玉琢”说的是肤色白皙,“乖觉可喜”说的是机警灵敏,惹人喜爱。美丽而且可爱,这是童年的香菱。当然,这是父亲的视觉,而且是一个“年过半百,膝下无儿”,视女儿为“掌上明珠”的父亲的视觉,免不了有偏爱的成分。
第二重视角,门子的视角。这是在英莲被拐之后、被卖之前。门子原本就是甄士隐家隔壁葫芦庙里的小沙弥,只是后来葫芦庙大火之后,变身为门子。香菱之所以为门子一眼认出,一是因为彼此是邻居,二是因为香菱的美丽有着鲜明的面部特征:“眉心中原有米粒大的一点胭脂 ,从胎里带来的。”(第四回)传统相面术认为,这是标准的美人痣。白皙的面门上长了一颗红色的美人痣,而且是胎里带来的。雪白之中一点朱红,表明什么呢?表明香菱之美是一种天然之美、自然之美,同时呢,还表明“不可改变”。对一个人来说,“不可改变”的是什么呢?除了美貌,就是命运。
第三重视角,薛蟠的视角。这时的香菱已经是十二三岁年纪,豆蔻年华,真真应了那句俗话:“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在胸无点墨的“呆霸王”口中,却给出了“生的不俗”的评价。没有具体容貌描写,只此四字,便把香菱的内在气质和盘托出:“不俗”。说一个女孩“不俗”,应该说,这是一种非常高的评价。因为绝大部分人都很难“免俗”,一旦“不俗”,那就算是“出众”了。“不俗”到什么地步?两个买家不惜为她豁出去了,冯渊为她改了“酷爱男风”的性情,丢了性命;薛蟠为她大打出手,背负了人命官司。
第四重视角,周瑞家的视角。周瑞家的何许人也?王夫人的陪房,冷子兴的岳母,场面中人,也算是阅人无数。这时的香菱已经被薛家带到贾府,从身似浮萍到终有归宿:“这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的小蓉奶奶的品格儿。”(第七回)小蓉奶奶是谁?秦可卿啊!秦可卿有多美?兼具了林黛玉、薛宝钗双重的美丽,作者无以名之,所以叫“兼美”。秦可卿可谓是作者的理想之美和美之理想。小小年纪就遭遇不测之祸的香菱竟然有蓉大奶奶的品格,既坐实了前面薛蟠“不俗”的评价,又预示了这种美而悲的结局。我们知道,香菱是《红楼梦》中第一个登场的女性,秦可卿则是《红楼梦》中第一个死亡的女性。
第五重视角,贾琏的视角。香菱被薛蟠正式纳妾之后,贾琏与香菱的一次偶遇,令贾琏感叹香菱之美,一种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羡慕嫉妒恨的复杂情绪溢于言表。从贾琏的视觉看来,香菱的“标致”之美算得上是一种典型之美或者美之典型。
香菱那么美,家人知道,外人知道,上上下下都知道,那么她知道吗?
种种迹象表明,香菱之美,她自己竟然浑然不知。所以,我今天要给出的香菱的第一个性格特征就是:美不自知。
为什么要强调“美不自知”呢?
当一个女孩容貌特别漂亮,可是她却不知道自己漂亮的时候,往往也是她最可爱的时候。为什么?因为一个漂亮的女孩一旦知道了自己漂亮,几乎没有谁能做到不去利用自己的漂亮。当漂亮成为获利的工具的时候,漂亮自然降格为功利。这个时候的女孩固然漂亮,但已经不那么可爱了,甚至有些可怕了。
美不自知,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天然格调、自然风流,特别值得我们所有人珍视。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香菱可谓是既美丽又可爱的典型。
所有这一切,作为当事人的香菱竟然懵懂无知,一派纯然的天真未凿。香菱之美,该是美到何种地步?香菱可爱,该是可爱到何等程度?实在词穷,只能套用贾宝玉惊叹薛宝琴、邢岫烟等一干美女时那句著名的感叹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人来!”苦不自怜香菱这个女孩运气不是一般差,而是非常差,以至于一提到香菱,就会让人马上想到“命苦”“苦命”,她几乎成立“苦命”的象征。
香菱运气之差,作者同样是从多个角度给我们描述的。
首先,是宿命的角度,这来自癞头和尚的谶语。《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甄士隐一场大梦醒来,看到奶妈抱着女儿英莲出来,便接过来逗她玩耍,这时,梦中一僧一道走来,“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舍我罢,舍我罢!”(第一回)我们看到,作为方外之人的癞头和尚给香菱下的断语是“有命无运”四个字,神秘而真实,真实而神秘。
这里我想就此谈谈“命运”。所谓“命运”并非迷信,其实是一个人的定数和变数,先天和后天。“命”是定数,是先天,指的是一个人的家庭出身、禀性天赋,这个几乎无法选择,不可改变,往往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层次和方向;“运”是变数,是后天,指的是一个人的人生路径、机遇权变,条件具备的时候可以选择,而且往往变革着一个人一生的层次和方向。二者之关系往往是:命决定着运,运反作用于命。
其次,说香菱“有命无运”,虽然是谶语,但是又真实得可怕。
所谓“有命”,含义有二:一指的是香菱生在苏州。苏州是什么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是香菱的好命,生在了一个好地方。二指的是香菱生在甄家。“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也推他为望族了”,既然是望族,那也就是说不是一般的家庭,而是有着一定名望和地位的家庭,这同样决定了香菱的好命,生在了一个好人家。“苏州”是好地方,“甄家”是好人家,这四个字构成了香菱的“命”,还真不能说不好,也就是癞头和尚所说的“有命”。
所谓“无运”,含义多重:一指的是“童年的被拐”,这是香菱“无运”的起点,由不得她自主;二指的是“少年的被卖”,这是香菱“无运”的延续,由不得她自主;三指的是“成年的被辱”,这是香菱“无运”的巅峰,应该由她的性情负责。嫁给薛蟠作妾,她可以选择反抗或承受,但她选择了承受;遭受悍妇夏金桂的凌辱和蹂躏,她可以选择反抗或承受,但她选择了承受。四指的是她的名字,一生之中,三易其名,“运气”之悲,无以复加。这一点很多红学家都会谈起,这里不妨一说。
生于姑苏甄家,原本是书香世家,三四岁时,名唤英莲,这应该是乳名。传统中国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乳名,通常是由父母或者祖父母来命名。“英莲”时期的“香菱”被父母视若掌上明珠,应该是其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父疼母爱,尽享天伦。可惜的是过于短暂,昙花一现,对她来说似有若无,模模糊糊;更可惜的是这种在成年人看来的幸福,因为当事人年幼懂,没有知觉,对当事人来说也就无所谓幸福或不幸福。更兼被拐之后,她被人贩子无数次殴打、恐吓,即便有一些朦胧的记忆也不敢回忆,差不多全部遗忘。因此,对香菱来说,童年的幸福,记着不如忘了。被卖给薛家之后,因为忘了姓名,被薛宝钗命名为香菱。还好,名叫香菱的这一段时光,应该说是她一生当中最华彩的岁月,最幸福的时光,她似乎找到了归宿、寄托和希望,诗成了她的救赎。可惜的是好景不长,自从薛蟠娶了正妻夏金桂,更悲催的岁月在等着她。夏金桂不但嫉妒她的美貌,而且连她的名字也一并嫉妒,勒令她改名为秋菱。“秋菱”时期的“香菱”,便开启了她地狱般的生存模式,从最初的指桑骂槐到后来的侮辱凌辱,直到最后竟然差一点被毒死。好在这姑娘的确“有命”,而且命硬。夏金桂不作不死,夏死之后,她才从“秋菱”重新回到“香菱”。香菱的故事还没有完。后四十回,确切地说是最后一回,许多年后,已经出家的甄士隐和已经官复原职的贾雨村再次相会于月迷津渡,谈起当年的掌上明珠,如今却因难产而死,老泪纵横的甄士隐直接以“英莲”呼之。自此,“香菱”的名字重新又回到了乳名“英莲”,同时也算是完结了她“有命无运”的人生旅程。
身世浮沉,雨打飘萍。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忘却、都不能自主的女孩,一个被拐来卖去、百般凌辱的女孩,一个幸福的时光总是昙花一现而苦难的岁月总是漫长无比的女孩,却一直懵里懵懂,一点都没有觉察到命运对其是如此不公的女孩,多少人为她洒下同情之泪!
为什么要强调“苦不自怜”呢?
这是因为,当一个女孩命运特别悲苦,可是她却不知道自己苦命的时候,往往是她最可怜的时候。为什么?因为一个苦命的人儿一旦意识到了自己的命苦,几乎没有谁能做到不自怨自艾,到处诉说,以博同情。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当苦命沦为博得同情之资本的时候,悲苦的分量自然减轻,悲情的故事成为街谈巷议的谈资,无价变成了廉价,悲剧变成了笑话。此时的苦命人虽然依旧命苦,但是已经很难再获得更多的同情和怜悯,甚至还会走向反面,特招人嫌,因为苦主已经开始自轻自贱了。
苦不自怜,同样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品格,尤其值得我们所有人重视。
拙不自弃香菱这个女孩看起来不是一般笨,而是非常笨。
作者几次三番地告诉我们香菱这个女孩给人的感觉就是“呆”“懵”“痴”“憨”“笨”“一根筋”,甚至连回目上都标明了“呆香菱”这样的定性。但是列位看官千万不要被作者瞒过,这是作者正话反说,正如那两首写贾宝玉的《西江月》,不过是借一种世俗的眼光来评判一个不易被人觉察的女孩的灵口慧心。
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就是《红楼梦》中的经典段落:香菱学诗。
“香菱学诗”成了她“有命无运”的一生中唯一的亮色,成就了她一生当中除童年遥远的幸福时光之外的又一段幸福时光,同时也越发衬托出其更加悲催的“无运”人生,算是作者“以哀景写乐,以倍增其哀乐”叙事艺术的妙用。
对香菱本人来说,“学诗”绝不是附庸风雅,而是生命的再造、灵魂的救赎。因为有了诗,香菱的人生才开启了华彩的乐章。她堪称是个苦学派,刻苦、努力、执着。从最初的旁若无人的沉思冥想,被人讥笑为“呆子”,到后来醒里梦里都在写诗,被人讥笑为“魔怔”,直至最后写出了令大观园中所有的才子才女为之叫好的诗篇,从而被刮目相看为“仙人”。是诗,拯救了她;是诗,唤醒了她;是诗,让她重返童年,找到了真正的归宿,重回精神的故乡。
有那么一节,足以证明香菱原本的慧根和悟性。《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在林黛玉这个优秀的诗人指导下,香菱把王维的诗集几乎读了个通宵,之后向林黛玉汇报阅读心得。
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必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第四十八回)当贾宝玉听到此处,不免感叹:“‘会心处不在远’,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我想,不止宝玉,任何一个读者读到此处都会感叹:香菱这姑娘悟性真好!
如此之聪慧,那么为什么作者却偏偏将其书写成笨拙呢?
这正说明作者对人情世故体察细微:香菱原本是很有天赋的,不过是因为“一重未了一重添”的人生遭际,使其变得看似木讷、貌似呆憨了。
“呆子”—“魔怔”—“仙人”,香菱学诗“三部曲”这一经典段落之所以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不仅是因为励志,不仅是因为苦工,而是因为激发,通过学诗、诵诗、写诗,香菱天赋中的诗性被激活、被唤醒,虽然迟了些、慢了些,但毕竟慧根还在。更是因为对比,没有这一段执着的学诗岁月来映衬,香菱的“呆”“懵”“痴”“憨”“笨”“一根筋”就真的被坐实了;没有这一段执着的学诗岁月映衬,那些无尽的屈辱和坎坷,哪里能激发起读者更广泛而深刻的同情?一个天才的诗人就这样生生地被埋没了!这一段执着的学诗岁月恰恰证明:一旦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懂得了人生的价值追求,就会绽放出惊人的才华。
一个人天赋的聪明当然是值得骄傲的,可怕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世间大半聪明人都难逃“聪明误”的下场。香菱的可贵在于一直认为自己并不聪明,所以才要加倍努力,不抛弃、不放弃、不自弃。
当一个女孩儿神情木讷,状似呆憨,而她又特别上进、特别执着的时候,也往往是最值得为她点赞的时候。
当一个女孩非常美又非常苦,如果再没有点超越的情怀和人生的寄托,是非常容易自甘堕落或者被社会所吞噬的。还好,香菱遇到了她一生中的贵人、恩师林黛玉,领着她走向了诗意的人生,使她焕发出惊人的魅力。美丽之外,再加魅力。任何时候,人得先自救,自个成全自个。拙不自弃,同样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人生品格。
其实,香菱的这种所谓“呆”“懵”“痴”“憨”“笨”“一根筋”,在我看来,更愿意看成是一种天真未凿。在心机重重的成人世界里,作者为我们塑造这么一个天真未凿的女孩,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
这种天真未凿,在童年时代,表现为“乖觉可爱”,是一种天性的自然流露;在少年被拐岁月里,则表现为一种“痴”“憨”“木讷”,未尝不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在成年之后,依然保持着这种天真未凿,则是一种超越的单纯:虽然历经磨难,但是赤子心性未减。“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怎么不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人生品质呢?
美不自知,苦不自怜,拙不自弃,这便是香菱这一小人物身上最突出的性格、品格。
作者塑造香菱这么一个小人物,其以一当十、以少总多的象征意义,更为值得强调。
她是《红楼梦》最早登场的女性,她是《红楼梦》最后离场的女性。作为甄家的千金小姐,从丢失的那一刻起,甄家就迅速地走向败落。甄家的悲剧,堪称后来贾家悲剧的预演。进入贾府,她还亲历了贾家的盛极而衰。作为薛蟠的小妾,她当然见证了薛家的败亡。曹雪芹之所以借周瑞家的口,说她像极了东府里的蓉大奶奶也绝非闲笔,而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暗示:与钗黛合一的秦可卿相比,相同的是美丽;与选入宫中做皇妃的大小姐元春相比,相同的是身份,皇妃虽贵,但与妾同;与作为遇人不淑的二小姐迎春相比,相同的是遭际,二人都遭受着同样的家庭暴力;与作为远嫁番邦的三小姐探春相比,相同的是都远离了故乡,无根飘零。当然,香菱还与很多丫鬟的命运相同,从香菱身上,我们还能看到袭人、晴雯、平儿等一干美丽少女的影子,这正好印证了《红楼梦》的深刻主题:“千红一哭(窟),万艳同悲(杯)。”但是,与群芳相比,香菱自有其独特的魅力,用香菱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不独菱花香,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般清香的。但他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清香比是花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鹅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也是令人心神爽快的。”(第八十回)作者借夏金桂刁难香菱之机,借香菱之口,为菱香辩护,为自己辩护,堪称是其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的最好阐释。
面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浑然不知、全然不顾,还在一味地发挥着其审美的天性,陶醉在无花不香的清新高远的境界里,香菱呆萌到让人心疼的地步。
自然的单纯人人都曾有,超越的单纯则是极为罕见。所谓“超越的单纯”就是,哪怕历经沧桑,依然赤子心性。一个饱经忧患的人,是非常容易堕入颓唐的;一个渡尽劫波的人,是非常容易消极躺平的。不是孤高冷僻,就是人情练达、世故圆滑,而作者笔下的香菱,依然保持着一派天然。
身世浮沉,雨打飘萍。有命无运,结构全书。端的是“一角红楼千片瓦,压低历史老人头。”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